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景观设计说课稿

景观设计说课稿


景观课程设计
2
2.1 .岗位要求与教学内容设置关系
课程内容与标准确定
在装潢设计专业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根 据职业教育侧重技能应用能力培养的要求,加大 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该课程在实际的教 学过程中根据岗位实际工作要求,设计课程教学 内容,如展示空间设计与展具设计等,都是展示 设计学生在实际的工作中具体接触的工作环节。
F. 适当反映技术科学领域内的新发展
G. 努力增加教材品种,使之系列配套
景观课程设计
1
3.教材选用
自编讲义教材 (根据本课程和相邻课程教学改革 和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可调 整使用新出版的教材)
教材改革
4.教参资料
参考教材
A. 约翰??西蒙兹《景观设计学》 俞孔坚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 B. 樋口忠彦《景观的构造》1975年 C. 志水 英树《新建筑外部空间论》 D. 戴天兴《城市环境生态学》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2年 E. 郑宏《环境景观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
景观课程设计
3
3.3 学生在实践环节的具体操作
教法改革
学生在实践环节的具体操作是整个教学体系中的 重要环节,实训室的建立为课程的实训提供了有力的 条件。同时实训室软硬件的配置也为实训提供了有力 的保障。在具体的实训过程中真正做到学生与教师的 人机互动。通过教师端的管理,实时掌握学生实训动 向,解决学生在实训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五)《景观设计》在人才培养计划体系中培养了学生的全面的艺术专项设计能力 。
三、《景观设计》课程 改革思路方案做法成效
德 化 陶 瓷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设 计 艺 术 系
《景观设计》
Landscape design
1 2 3
教材改革 教学内容与标准确定 教法改革 学法改革 考试改革
4 5
参观校企合作装饰公司 与设计人员进行设计课题现 场交流。
景观课程设计
4
学法改革
1.本着“授人以渔”的目的,主要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以下学法:情境体验法、 调查分析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使之能客观反映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 度,充分体现学生在该课程学习中的创新能力,从而更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 成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 2、课堂的互动性学习改革。淡化传统课室枯燥乏味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时刻 能体验到学习展示设计的乐趣。如改变课桌椅的摆放形式,根据教学的需要采 用不同的方式———半圆式、全圆式、双圆式等,以便更好地开展各种教学活 动。这样做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起互相关心、 合作的团队精神。开展两人小组、多人小组、成行、成排、半班等多种形式的 活动。只有开展这些活动才能使每一个学生充分地参与课堂实践,才能体现出 设计语言的交际性,才能实现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
案探索→方案评价(1)→深入设计→方案评价(2) →修改方案→方案实 施→监理→养护、维修→ 项目(反馈信息)】
(3)课程考核:整体案例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单独完成一个课题的 能力,和在设计实践中单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谢谢! 请各位专家指正!
柏林索尼中心
景观课程设计
1
1.现行高等职业教育教材状况
A. 借用本科教材 B. 沿用专科教材 C. 使用出版的高职教材
教材与改革
教材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基本保证。
2.深化教材改革,突出高职特色
A. 具备科学的思想性 B. 专业针对性强 C. 符合我国的国情 D. 以培养能力为主 E. 基础理论适度
2
地位和作用
景观设计在人才培养方案 2007级装潢设计专业教学计划表中:必修课 在课程设置中:核心课程
柏林索尼中心
二、教学大纲
德 化 陶 瓷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设 计 艺 术 系
展示课程设计|
1
1.1. 课程专业定位
教学大纲分析
素 色 构 制 描 彩 成 图
室 大纲方案分析
(一)《景观设计》课程性质: 是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室内设计方向)的专业技术必修课 。 (二)《景观设计》课程安排: 课程安排在大三上学期,共90学时。 (三)《景观设计》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系统的理论讲授和科学的课题训练,使学生基本了解环境景观设计的基 本概念,了解环境景观设计的范围,以及环境景观设计与历史、文化、社会政治经济等 诸方面的相互关系,环境景观与城市设施包括建筑、街道、交通之间的关系。理解和掌 握环境景观设计的构成要素以及相互关系。通过概念性的方案设计与构思,启发学生的 创造性思维;并结合实践性的方案设计,使学生由浅入深的掌握环境景观设计的方法, 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出具有一定素质的环境景观设计人才。 (四) 《景观设计》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环境景观设计课程采用理论讲授、影像辅助教学、方案课题设计有机结 合的方式进行。引导学生正确运用环境景观设计的原理指导设计,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 的开发,全面了解环境景观设计的“过去、现在、未来”,使学生全面掌握环境景观设 计的规律与技巧。
景观课程设计
2
2.2 .课程具体教学内容设置
课程内容与标准确定
第一部分 景观设计概论 第一章 景观的概念把握 (重点) 第二章 景观的理论研究 第二部分 景观设计的方法 第三章 景观设计的原则 第四章 景观设计的调查 (重点) 第五章 景观设计的指标与手法 第六章 景观设计的步骤 (重点) 第三部分 专项景观设计 第七章 景观的构成、分类 第八章 常用专项景观设计 (重点)
德 化 陶 瓷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设 计 艺 术 系
1
人才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具有艺术设计基础理论, 具有较强的创新设计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适应于从事室内外建 筑设计工作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1、创新设计:创新就是尝试,尝试就意味着失败,也就是在不断的失败中总 结出来的,不同于常理的惯性的思维,而且要能比现有的有所进步! 2、实践能力:实际活动中处理和解决事情的一种能力 。 3、高技能人才:是指熟练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精湛的操作技能,能够 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难题,具有技师和高级技师及相应职级的人员。高技能人 才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是技术创新的实 践者和推动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之一。
室 内 专 题 设 计
景 观 设 计
毕 业 设 计
实 习 设 工 计 作
景观设计是装潢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门 重要课程。属于专业技能课范畴。
景观设计是装潢室内设计方向设计学科的技 术课程,使学生了解环境设计的历史文化背景, 掌握室外景观设计方法的一门必修课,涵盖面非 常广泛,包含了城市规划,建筑小品设计,种植 绿化设计,园林景观设计等等其中的一些内容。
日本播磨科学花园城
景观课程设计
2.3 . 教学内容重点简述
第六章 景观设计的步骤 1、重点:景观设计的基本步骤 景观的规划与布局 2、难点:景观设计中注意的问题
景观的规划与布局(用到知识点)
一、景观规划与构思 景观规划整体性构思应处理的几个关系 1、区域的划分:对功能设定的整体布局,确定了基地的土 地利用、场所功能与空间的划分。 2、各景观要素内容的确定:对各区域内景观设施内容确定。 3、各景观要素间的组织关系:如娱乐设施与服务设施、绿 化与道路的关系等。 二 、 景观的功能组织 功能分区确定后,要确定各区的具体内容。 1.交通:入口广场、主干道、次干道、步行道、停车场、公 交车站、路牌等。 2.活动场地:儿游戏区、老人活动区、健身区、中心广场等。 3.公共服务:购物区、服务中心、电话亭、垃圾桶、卫生间 等。 4.绿化:行道树、花坛、草地、水面、树林等。
景观课程设计
3
3.1 .教-学-做一体化改革思路
教法改革
多媒体教学演示+课内的具体实训+案例制作 作业的具体制作,真正突出“教-学-做”一体化
西单广场设计
A
B
C
D
E
F
景观课程设计
3
3.2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法改革
项目驱动法:提出问题--知识点讲解--实训解决问题--知识应用
案例教学法
1984年 哈佛大学唐纳喷泉
培养总要求:
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 义道路,遵纪守法,热爱艺术设计工作,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身心 健康,达到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思想道德要求)
2、掌握装潢设计基础理论和独立进行艺术设计实践专业知识,必要的艺术设计 创作的专业技能和方法的知识。 ( 专业知识要求) 3、具有独立进行艺术设计实践的基本能力、了解国内外艺术设计发展的动态、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能力和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 能力要求) 4、毕业前能通过国家(省级)计算机水平一级考试,参加相关职业技能鉴定, 取得装饰美工职业资格证书或其它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资格要求)
景观设计 Landscape design
主讲:陈春贵讲师
加利福尼亚州 赫尔曼_米勒公司庭园









院 ·艺


一 、 《景观设计》课程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心地位和作用 二、 《景观设计》课程 教学大纲 三、《景观设计》课程 改革思路方案做法成效
一 、景观设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心地位和作用
景观课程设计
5
学习评价与考核设计
1.评价考核设计思想:
考试 改革
突出实践操作技能考核,淡化知识结构体系一次性考核。
(1)加大形成性考核比重,减少终结性考核比重,以能力测评为核心,以过 程考核为重点,利用任务设定与设计制作的实际应用效果为最高评价。
(2)形成性考核:重视学生平时的学习状况,将学生平日的到课率、课堂 活动参与度、平时作业、测验、自主学习等综合到形成性考核中,以培养 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创造性。 (3)终结性考核:根据岗位能力要求,模仿工艺雕塑技术人员的要求考试 形式,结合学生实际,从三个方面对学生的技术能力进行考核:市场调研、 设计制作、市场检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