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1章电极的界面双电层性质ppt课件
第1章电极的界面双电层性质ppt课件
(2)电极的名称 规定 按电极电势的高低
负极:电势较低的极; 正极:电势较高的极。 按电极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 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的极(cathode) 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的极(anode) 原电池:正极=阴极;负极=阳极 电解池:正极=阳极;负极=阴极
( 3)电池符号的写法 规则: a. 原电池:左边:负极; 右边:正极 b. 用“∣”表示气-液,固-液,液-液相界面;用“,”表示
• Hush、Marcus、Gerischer等发展了严格的量子 电化学观点(量子电化学)
.
电化学的应用
• 电冶金 • 电镀 • 电合成 • 化学电源 • 电化学加工 • 化学传感器 • 电化学分析 • 金属的防腐
.
第一章 电极的界面双电层性质
1.1 电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1. 导体
能导电的物质称为导体。
(4)半电池的表示法,半电池电极反应的写法 电池 Zn(s) ∣ZnSO4(a1) || H2SO4(a2) ∣H2 (p),Pt 半电池 Zn(s) ∣ZnSO4(a1) Pt,H2 (p)∣H2SO4(a2)
电极反应写还原反应形式 Zn ─→ Zn2+(a1) + 2e
H2 (p) ─→ 2H+ (a2) + 2e CH3OH + H2O → CO2 + 6H+ + 6e-
气-固,固-固相界面。 c. 用“||”表示盐桥 d. 注明温度、压力、电极的物态;气体注明压力,溶液要注
明浓度或活度 f. 固体电极写在两边,溶液写在中间 如:Zn(s) ∣ZnSO4(a1) || H2SO4(a2) ∣H2 (p),Pt Ag(s),AgCl(s) ∣HCl(a1) || Sn4+( a2),Sn2+ ( a3)∣Pt 不涉及计算时也可以减化
• 法拉第1834年提出了法拉定律(电流与物质之 间的作用)
• 吉布斯(1873)和亥姆荷茨(1882)(电动势 与热力学)
• 阿累尼乌斯(1887)、德拜和尢格尔(1923- 1925)(电解质导电理论)
• 塔菲尔(1905)塔菲尔方程(电极动力学经验 公式)
.
电化学的发展史
• Butler(1924)提出电化学反应速度,并用动力 学公式推导出Nernst关系式(电极过程动力学)
电池过程
阳极 Zn
1.1 V
阴极
盐桥
Cu
ZnSO4
.
CuSO4
电池
电解池 原电池
原电池:若电池能自发地在两极上发生化 学反应,并产生电流,此时化学能转化为电 能,则该电池就称为原电池(primary cell)。
实用的原电池称为化学电源。
原电池的构成
电解质溶液
两个半电池(电极)
金属导体
原电池
理论电化学
主要参考书
1. 《电化学基础》高颖, 邬冰,化学工业出版社 2. 《电化学方法 原理及应用》A. J. 巴德,化学工业出版社
绪论
• 电化学研究对象 • 电化学的发展 • 电化学的应用
.
电化学
化学:研究物质变化极其伴随现象的规律和关系,物 质的量(浓度、摩尔)、变化的快慢(速度)、变化的 程度(平衡)、变化的条件….
• Warburg(1899)提出了用等效电路描述电极反应, Dolin、Frumkin(1940)提出第一个等效电路
• Dolin、Frumkin(1940)提出了交换电流密度 的概念
• Gurney(1931)对电子通过相界面的传递进行了量 子力学的探讨,并提出了电子的隧道传输机理 (量子电化学)
(5)电极的分类
我们这里介绍的是比较经典的分类。电极材料和与之相接 触的溶液分成四类:
第一类电极:电极与它的离子溶液相接触。这类电极可分 为两种情况:
(a)金属与它的阳离子,一般表示为M|Mn+
例如:Zn|Zn2+
相应的电极反应为:
M → M n++ne
Fe → Fe2+ + 2e
Cu → Cu2+ + 2e
第一类导体:电子导体。 金属、石墨、某些金属化合物,如 WC等。
特点:温度升高,电阻增大
第二类导体:离子导体,它依靠离子的定向运动而导电。 电解质溶液,熔融电解质,固体电解质(Nafion膜)。
特点:温度升高,电阻减小,电导增大。
2. 电池
(1)电池的概念 第一类导体作为电极(electrode),浸入第二类导体中 。当电流流过第二类导体时,正负离子分别向两极移动 ,同时在电极上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若用第一类导体 联结两个电极并使电流在两极间通过,则构成外电路, 这种装置就叫做电池(cell)。
电极电势为:
RT nFlnaMn
(b)非金属与其离子
例如:Pt, H2 (p)| H+(a) Pt, Cl2 (p) | Cl (a)
图1.3 氢电极
电极反应为: 12H2(p)eH(aH)
电极电势为:
RT
ln
p1/ 2 H2
F aH
p 是氢气的分压
.
第二类电极:金属与其金属离子可以形成难溶盐的
物理化学:是以物理的原理和实验技术为基础,研究所 有 物质体系的化学行为的原理、规律和方法的 学科。
电化学:相界面上伴随电子转移的化学变化
电化学的研究对象
电化学系统的构成 • 第一类导体(物理学) • 第二类导体(离子学) • 界面问题 (电极学,电极过程动力学)
.
电化学的发展史
• 伽伐尼(1791年发现电化学现象、伏打(1800 年建立伏打电堆)
固体电子导体 惰性固体导体
盐桥
外接电路
原电池将分子之间直接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电 极间接完成。每个电极上发生一个半反应—半电池反应 (或电极反应)。
如:Zn + Cu2+
Zn 2+ + Cu
• 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
Zn -2e
Zn2 ++ +2e
Cu
电解池(electrolytic cell):若在外电路中 并联一个有一定电压的外加电源,则将有电流 从外加电源流入电池,迫使电池中发生化学变 化,此时电能就转变为化学能,该电池就称为 电解池。
图1.2 原电池和电解池 (a)原电池 (b)电解池
.
Nafion膜
图1-1 PEMFC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示意图 阳极反应:CH3OH + H2O → CO2 + 6H+ + 6e阴极反应:3/2O2 + 6H+ + 6e- → 3H2O 总反应: CH3OH + 3/2O2 → CO2 + 2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