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基础形考任务答案任务一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各选项中,(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属于管理的对象。
2.“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的是(计划)的重要性。
3.人们常说“管理是一门艺术”,这强调的是(管理的实践性)。
4.当管理者接待来访者、参加剪彩仪式等社会活动时,他行使的是(精神领袖)的角色。
5.对于高层管理者来说,掌握良好的(概念技能)是最为重要的。
选择一项:6.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7.在组织中存在着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间的一个重大的区别就是,正式组织是以(效率的逻辑)为重要标准。
8.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在“战后”一片废墟上迅速发展起来,起主导和关键作用的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
9.计划工作的前提是(预测)。
10.每一层级的管理者都参与组织计划的制定,这就是计划工作的(普遍性)特征。
11.当外部环境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时,计划应是指导性的,同时计划期限也应该(更短)。
选择一项:12.选择方案就是根据评价结果,从各种可行方案中选出(最满意)的方案。
13.当预测者能够得到足够的准确数据资料时,采用(定量预测)是可取的方法。
14.企业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修正,使其更好地实现企业的宗旨,这就是确定企业目标的(权变性)原则。
15.目标建立过程中要注意,目标数量要适中。
一般地,要把目标限制在(5个)以内。
二、多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30分。
)1.根据管理二重性的原理,与自然属性相联系的是(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
2.明茨伯格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管理者在组织中扮演十种角色,这些角色被分为(决策制定角色人际关系角色信息传递角色)。
3.管理者在行使各种管理职能、扮演三类管理角色时,必须具备以下技能:如(概念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
4.外部环境是指对组织的绩效起着潜在影响的外部因素,它又分为(产业环境宏观环境)。
5.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士气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6.马克斯·韦伯指出,任何组织都必须由某种形式的权力作为基础,才能实现目标。
这些权力包括:(超凡的权力理性----合法的权力传统的权力)。
7.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彼得·圣吉教授出版了一本享誉世界之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下列选项中(建立共同愿景改变心智模式)是其主要内容。
8.物质文化是企业文化外在形象的具体体现,包括(厂容厂貌产品质量员工服饰产品设计)。
9.计划工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计划工作包括(制定计划检查计划执行情况执行计划)。
10.根据应用广度的不同可以将计划分为(作业计划战略计划)。
11.任何组织的经营目标都是多元化的,比如:(提高市场占有率高利润提高员工福利待遇)。
12.以下选项中,(成本期限收益风险)属于备选方案的评价指标。
13.按预测属性的不同,可将预测划分为(定性预测定量预测)。
14.组织经营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组织目标具有如下性质:(多重性变动性层次性 )。
15.目标建立过程中应该(期限适中尽可能量化企业目标把目标控制在五个以内)。
三、判断正误(每小题2分,共20分)1.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符合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的标准。
(对)2.处于不同管理层次上管理者,其履行的管理职能也是不同的。
(错)3.对于同一管理职能,不同层次的管理者所从事的具体工作的内涵也是不完全相同的。
(对)4.泰罗的科学管理既重视技术因素,也重视人的社会因素。
(错)5.彼得·圣吉教授认为,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不同,原因是他们的行为模式不同。
(错)6.现实中,许多中小型组织大量采用的是非正式计划。
(对)7.无论是定性预测还是定量预测都需要建立数学模型。
(错)8.企业目标为企业决策指明了方向,是企业计划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企业实际绩效的标准。
(对)9.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提出,企业目标惟一有效的定义就是创造利润。
(错)10.目标管理强调的是以成果为目标的管理。
(对)四、案例分析(20分)文化到位找到新感觉(1)银华公司是怎样认识到企业文化的作用的?答: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银华公司的管理和发展出现了困难。
通过调查分析,认为必须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即企业文化。
(2)银华公司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做了哪些工作?答“从机制方面,银华公司建立和完善了考核机制、监督机制、分配制度、人才选拔机制等。
从教育方面,银华公司注重引导和规范职工的日常行为;定期组织员工学习。
等等。
加强投入,包括人、财、物的投入。
(3)怎样认识企业文化的本质和作用?(8分)答:企业文化是指一定历史条件下,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
它包括三个部分: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
优秀的企业文化对外可以促进形成独特的企业形象定位,产生品牌效应,拓展市场和增加产品附加值;对内则形成强大的凝聚力,起到学习、维系和激励的功能,引导、协调并约束员工行为,在较高程度上实现员工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的一致,促进企业和个人的共同成长。
任务二9.在管理学中,组织的静态方面含义就是(责权利关系)。
10.责任、权力、利益三者之间不可分割,必须是协调的、平衡的和统一的。
这就是组织结构设计的(责权利对等)原则。
11.以下组织结构形式中,(矩阵制结构)最适用于组织部门间的横向协作和攻关项目。
12.某公司为了完成一项紧急任务,从各部门抽调有关人员成立了临时科研小组,任务完成后小组自动解散。
这种组织结构就是(矩阵制组织结构)。
13.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大小安排合适的岗位。
这就是人员配备的(量才使用)原则。
14.述职报告是对管理人员进行考评的一种方式,它属于(自我考评)。
15.有计划地安排管理人员担任同一层次不同的管理职务,以此全面培养管理人员的能力,这是管理人员在职培训的方法之一,即(职务轮换)。
二、多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30分。
)16.“战略”一词原意是指指挥军队的(科学艺术)。
17.确定组织的宗旨应避免(狭窄, 空泛)。
18.公司在为是否进入某一产业做决策时,需要考虑的问题有:(该产业是否具有吸引力公司是否拥有优势资源该产业的盈利能力)。
19.组织的总体战略主要有下列几种类型:(稳定型战略收缩型战略发展型战略)。
20.目前,新希望集团从生产饲料起家,后来又进入了房地产、旅游等行业。
这种发展战略属于(无关联多元化复合多元化)。
21.关联多元化发展战略的关键是新业务与原有业务之间在(生产系统产品的核心技术顾客基础销售渠道)等方面,有一定的关联性。
22.由基层管理人员负责制定,对合理组织业务活动等方面进行的决策,属于(业务性决策日常管理决策)。
23.定性决策方法是决策者根据所掌握的信息,通过对事物运动规律的分析,进行决策的方法。
主要的定性方法有:(德尔菲法头脑风暴法哥顿法)。
24.德尔菲法是一种改进的专家意见法,其实质是有反馈的函询调查,包括两个基本点,即(函询反馈)。
25.现代组织理论强调组织结构的设计应具有弹性,也就是说(组织的部门机构职责的规定职位的安排)都要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动。
26.事业部制组织结构又可以称作(M型结构多部门结构产品部式结构)。
27.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比直线制和职能制更有优势,它(保持了集中统一指挥的特点分工非常细密注重专业化管理)。
28.从组织需要的角度为其配备适当的人,这些人应该是(有知识的人有能力的人对组织忠诚的人)。
29.确定主管人员的需要量应该考虑以下因素:(组织现有的规模和岗位管理人员的流动率组织发展的需要)。
30.管理人员的内部提升机制具有一定的优势,比如:(调动内部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吸收外部人才保证选聘工作的准确性被聘者可以迅速展开工作)。
三、判断正误(每小题2分,共20分)31.目标和目的就是为实现组织的战略远景而设定的一套中短期的定性指标。
(错)32.只经营一种业务的小企业,或者从事专业化经营的大型企业,其业务层战略与公司层战略是一样的。
(对)33.组织实施稳定型战略就是保持组织的原有状态。
(错)34.决策者所选择的方案一定是最优化的。
(错)35.相对于个人决策,群体决策的效率较低。
(对)36.头脑风暴法与质疑头脑风暴法,两种方法一正一反,若运用得当,可以起到互补作用。
(对)37.组织发展是管理层的事,与普通员工无关。
(错)38.考评方法和考评系统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了管理人员考评结果的合理与否。
(对)39.贡献考评是决定管理人员报酬大小的主要依据。
(对)40.管理人员要与各种人相处,可能遭遇各种事件,因此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这样才能冷静的处理好意外和突发事件。
(对)四、案例分析(20分)准确决策与盲目投资1.决策包括哪些基本活动过程?其中的关键步骤是什么?(8分)决策过程:识别问题--确定决策目标--拟订可行方案—分析评价方案--选择方案--实施方案关键步骤是选择方案。
2.案例中两家企业形成鲜明对比的原因是什么? (6分)决策的正确与否是两家企业的发展形成反差的原因。
3.科学决策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6分)科学性的决策,要求决策者准确认识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并采取科学的程序和方法,做出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决策。
任务三1、领导者的权力来源包括职位权力和(自身影响力)两个方面。
2、管理方格理论提出了五种最具代表性的领导类型,其中,( 1-9型)又称俱乐部式领导者,这种领导方式对业绩关心少,对人关心多,努力营造一种人人放松的环境。
3、当领导者面对一个非处理不可的事情时,不直接处理,而是先搁一搁,去处理其他问题。
这种调适人际关系的方法就是(转移法)4、(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由低级向高级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的需要、保障或安全的需要、归属或承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5、根据强化理论,职工努力工作是为了避免不希望得到的结果,这就是(消极强化)6、沟通的深层次目的是( 激励或影响人的行为)。
7、( 书面沟通) 的最大的优点在于它持久、有形、可以核实。
8、下级不愿意向上级传递坏消息,怕被上级认为自己无能;而上级也可能没有注意到下级的贡献,把下级的贡献归到自己头上,引起下级不满。
这种引起沟通组织障碍的原因是(地位差异)。
9、人们只记忆经过自己的选择愿意记忆的信息,这种认知过程产生的沟通障碍是由于个体障碍中的(选择性知觉)原因造成的。
10、控制是一种动态的、适时的信息(反馈)过程。
11、管理人员在事故发生之前就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这样的控制活动,是控制的最高境界,即(前馈控制)12、在控制标准中,诸如单位产品产出所需工时数、耗电量、原材料消耗量,及单位机器台时产量、货运吨公里油耗等标准属于(实物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