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答案

第三章答案

图2-2 颗粒在流体一、 填空题1. 沉降物系置于力场、过滤、静电除尘2. 粉散物质、分散介质、劳动、环境3.简单、不理想、预除尘、多板4. 惯性离心力的作用5. c T t r K gRuu u ==28. 外力 悬浮液中的液体 孔道 固体颗粒10.滤渣 多孔 小 机械强度 织物、堆积、多孔固体11. 指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滤液体积 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通过的滤液体积。

13.颗粒本身的物理性质 形状、滤饼的空隙及单位床层的阻力 压缩性 14.板框过滤机、转鼓真空过滤机 15.斯托克斯公式、牛顿公式、艾伦公 二、名词解释1. 相与相之间存在相界面,界面两测性质截然不同。

其组成有分散物质(分散相)和分散介质(连续相)。

2. 依靠重力的作用而实现的沉降过程叫做离心沉降。

3.依靠惯性离心力的作用而实现的沉降过程叫做离心沉降。

4.固体堆积在滤材上并架桥形成滤饼层的过滤方式5.颗粒沉积在床层内部的孔道壁上但并不形成滤饼,这种过滤方式称为深层过滤。

6. 在外力的作用下,悬浮液中的液体通过介质的孔道,而固体颗粒被截留下来,从而实现固—液分离,即过滤。

7.过滤介质:是滤渣的支承物,它具有多孔性,阻力小,耐热耐腐蚀,足够机械强度。

常用介质有织物介质,堆积介质,多固体介质等。

8. 不可压缩滤饼:在外力作用下颗粒的形状、滤饼的空隙及单位床层的阻力均不改变,此种滤饼为不可压缩滤饼。

三、简答题1. 重力沉降过程(自由沉降):球形颗粒在自由沉降中所受三力,如图2-2所示: 重力:g d mg F s g ρπ36==, N ;浮力:g d F b ρπ36=, N ;阻力:颗粒阻力可仿照管内流动阻力的计算式,即参考局部阻力计算式,得:ρζρρζA F u A F p h u h d t d f t f =⇒⋅=∆=⇒=2222242222t t d u d u A F ⋅⋅=⋅⋅⋅=∴ρπζρζ由于是匀速运动,合力为零:d b g F F F =-24662233t s u dg d g d ρπξρπρπ=-ξρρρ3)(4gd u s t -=∴ (Ⅰ)式中, d ——球形颗粒直径,m ;ξ——阻力系数 ;s ρ,ρ——颗粒与流体密度,3-⋅m kg ; A ——颗粒在沉降方向上投影面积, 2m ;阻力系数ζ与Re t 的关系由实验测定,结果如图3-2所示。

图中曲线按Re t 值可分成四个区,即(1) 层流区,Re t ≤2(又称斯托克斯区) tRe 24=ξ (2) 过渡区,2< Re t <1036.0Re 5.18t =ξ(3) 湍流区,103< Re t <2×105 ζ=0.44 对应各区沉降速度u i 的计算公式如下: (1) 层流区μρρ18)(2g d u s i -=(2) 过渡区6.0)(27.0ts i Re gd u ρρρ-=(3) 湍流区ρρρgd u s i )(74.1-=2. (1)结构:主要用于分离气固悬浮物系,如图2-4所示:(2)原理:气体通过降尘室的停留时间,θ,(s ); ul=θ 颗粒在降尘室的沉降时间,t θ,(s ); tt u H =θ 式中,u ,t u ——气体通过降尘室速度,及颗粒沉降速度,1-⋅s m l ,H ,b ——分别是降尘室的长、高、宽,m当气流通过降尘室的时间θ,大于颗粒的沉降时间t θ时,颗粒被沉降下来。

即t θθ≥时,才可沉降。

或tu Hu l ≥, t s u H l u b H V ≤=⋅t s u b l V ⋅⋅≤∴3. 含尘气体以一定的速度切向进入器内,由于器壁的形状及前面的条件,气体将向下作螺旋运动;在运动过程中由于颗粒的密度大于气体的密度,则颗粒被甩向器壁滑落至出料口;除尘后的气体密度变小,将向上作反螺旋运动,从上方出气口出去。

4.过滤推动力: 1)重力过滤设备简单,过滤速度慢,生产能力低。

2)加压力过滤过滤速度快,对设备强度,紧密(密闭)性要求大。

3)抽真空推动力与真空度成正比,速率高,受大气压、过滤温度限制。

4)离心力过滤离心力大,过滤速率高。

滤饼中含液量低。

5.常用的有:常压过滤、加压过滤、减压过滤、离心过滤6.助滤剂:质地坚硬且能形成疏松床层的固体颗粒,要求不能与悬浮液反应即具有化图2-4 降尘室示意图学稳定性,能悬浮于料液中。

不易燃,不易爆,价廉、易得。

可将助滤剂混入悬浮液中或予涂。

常用的有:硅藻土、纤维粉末、活性炭或石棉等。

7.板框过滤机:(间歇操作)(1)结构:由交替排列的滤板、滤框与夹于板框之间的滤布叠合组装压紧而成。

板框数视工艺要求在机座长度范围内可灵活调节。

组装后,在板框的四角位置形成连通的流道,由机头上的阀门控制悬浮液、滤液及洗液的进出。

滤框:承挂滤布,积聚滤渣;滤板:压紧滤布,滤液的通道。

(2)安装:板框一般为正方形,板框角端开又圆孔,装合、压紧后即构成供滤浆、滤液、洗液的通道。

框的两侧复以四角开孔的滤布,框与滤布围城了个容纳滤饼和滤浆的空间。

洗涤板左上角的圆孔内还开有与板面两侧相通的侧孔道,洗水可由此进入框内。

滤板两侧表面做成纵横交错的沟槽,而形成高低不平的表面,凸部用来支撑滤布,凹槽是滤液的流道。

(3)操作过程:过滤→洗涤→去湿→卸料整理,四个操作步骤组成一过滤的周期。

(4)过滤:过滤操作:过滤阶段悬浮液从通道进入滤框,滤液在压力下穿过滤框两边的滤布、沿滤布与滤板凹凸表面之间形成的沟道流下,固体被截留在框内。

既可单独由每块滤板上设置的出液旋塞排出,称为明流式;也可汇总后排出,称为暗流式。

(5)洗涤:采用横穿洗涤法洗涤操作:(横穿洗涤法)需先将悬浮液进口阀和洗涤板下方的滤液出口关闭,然后打开洗涤水进口阀门。

洗涤水压入洗涤水通道。

经洗涤板角上的暗孔进入板面与滤布之间,洗涤液由洗涤板上的通道进入其两侧与滤布形成的凹凸空间,穿过滤布、滤饼和滤框另一侧的滤布后排出。

洗涤液的行程(包括滤饼和滤布)约为过滤终了时滤液行程的2倍,而流通面积却为其1/2,故洗涤速率约为过滤终了速率的1/4。

洗涤终了,若有必要可引入压缩空气使滤饼脱湿后再拆开过滤机卸出滤饼,结束一次过滤操作。

然后清洗、整理、重新组装、准备下一次操作。

常用规格的板框其厚度为25~60mm,边框长为0.2~2.0m,框数由生产所需定,由数个至上百个不等。

(6)特点:适用范围广,常用于固体含量高的悬浮液,也可用于过滤颗粒较细或黏度较大的物料,设备结构紧凑,过滤面积大。

但劳动强度大,滤布损耗严重,生产效率低。

8. 转筒真空过滤机:(连续操作)(1)结构与原理:转筒的多孔表面上覆盖滤布,筒下部浸入滤浆中。

内部分隔成互不相通的若干扇形过滤室。

转动盘与机架上的固定盘紧密贴合构成分配头。

转筒回转时各过滤室通过分配头依次与真空抽滤系统、洗水抽吸回收系统和压缩空气反吹系统相通。

所以回转一周过程中每个扇格表面即可顺序进行过滤、吸干、洗涤、吹送、卸饼。

为了不使这些系统彼此串通,在固定盘上设有不与任何通道相通的非开孔区(不工作区)。

(2)过滤操作:①分配头由紧密贴合着转动盘和固定盘构成,转动盘随筒体一起旋转,固定盘内侧面个凹槽分别于各种不同作用的管道相连。

②1格开始进入滤浆时,转盘上小孔便于凹槽f相对,从而与吸走滤液的真空凹槽相对,吸走滤液。

7所处的位置称为过滤区。

③扇形格转出滤浆槽,仍与凹槽f相对,继续吸干滤饼中残余的滤液。

8——10称为吸干区。

④格11处对应于凹槽f、g 之间,所以不与任何管道相连通。

11称为不工作区。

⑤扇形格转至12位知识,洗涤水喷洒于滤饼上,此时扇形格与固定盘上的凹槽g 相通,所以经另一真空管道吸走洗水。

12、13个称为洗涤区。

⑥14称为吸干区。

⑦15称为不工作区。

⑧16、17与凹槽(通入压缩空气的凹槽)相通,称为速吹送去与卸料区。

⑨18位置为不工作区。

(3)工作参数多在0.1~3 r/min ,浸入悬浮液中的吸滤面积约占总表面的30~40%。

滤饼厚度范围大约3~40mm 。

(4)特点:优点:连续进料,操作自动化,节省人力,便于在转鼓表面预涂助滤剂后用于黏、稀物料的过滤。

缺点:过滤推动力有限,滤饼含液量较大,常达30%。

附属设备多,投资费用高,过滤的面积不大。

滤饼洗涤不充分。

9.首先它们的推动力不同,一个是重力另一个是离心力;其次,它们的计算公式不同,重力沉降为ξρρρ34)(dg u s t -=,离心沉降为ru d u Ts r 23)(4⋅-=ξρρρ;最后分离因数是2r Tt u u Kc u Rg==,含义为c K 值愈高,离心沉降效果愈好。

常用离心机的c K 值在几十至几千之间,高速管式离心机的c K 可达到数万至数十万,分离能力强。

c K 值的大小说明了离心机的分离能力要比重力沉降设备的分离能力强。

1011.四、判断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