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浙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科学 第4节 物质的分类 教案(教学设计)

新浙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科学 第4节 物质的分类 教案(教学设计)

第2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第4节物质的分类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纯净物的一些特性;
2.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纯净物进行分类,并能运用实验的方法,通过对比对物质进行分类。

二、过程与方法
1.了解探究物质分类的方法;
2.掌握对纯净物进行分类的基本方法。

三、情感与价值观
1.体会科学观察是人们获取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
2.感受小组合作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4.培养合作的技能,对集体合作的意义有所体验;
5.在小组讨论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物质的分类方法。

对物质分类方法的系统掌握。

向学生们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物质的图片如:煤、水、食盐、水晶等。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1.将全班学生按每五人一组进行分组。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下列物质:氯化钠、硫酸、氧气、醋酸、氯气、氧化镁、高锰酸钾,并按它们的颜色和状态进行分类?
3.小组内部讨论后将答案写在方格纸中。

分类依据
样品特

样品名称
4.将各个小组的结果进行交流,把各小组的卡片进行展示,并让小组派一名学生进行介绍小组分类的依据。

5.教师给出一些分类的例子。

(1)按颜色分类:
白色:氯化钠、氧化镁。

无色:硫酸、氧气、醋酸。

黄绿色:氯气。

紫黑色:高锰酸钾。

(2)按状态分类:
固态:氯化钠、氧化镁、高锰酸钾。

液态:硫酸、醋酸。

气态:氧气、氯气。

(3)还可以从气味、溶解性等来分。

三、讲授物质的分类
1.提出问题,让各小组学生比较以下物质的不同:氧气与空气,蒸馏水与盐水,纯金和矿石。

2.选择学生进行回答。

3.将学生的答案进行总结。

4.结合教材进行讲授。

第4节 物质的分类
上课时由学生介绍自己搜集到的物质并按其组成进行分类。

学生对“保险丝到底是不是金属单质?”“洗衣粉到底是不是碱?”等发生了争论,课堂气氛顿时沸腾,学生情绪高涨,愉快而迅速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化学不再是抽象、枯燥的课本知识,而是-项充满活力与灵性、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学生从中体验到了科学的内在价值,真切地感受到了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例1 乙烯(C,H2)是最重要的石油化工产品。

乙烯属于( D ) A.盐 B.碱 C.氧化物 D.有机物
例2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方法。

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如果按照物质的组成对空气、纯碱、氧气、烧碱、水、硫酸六种物质进行分类,则下图中线框内的物质①②③④⑤⑥依次为( B )
纯 净 物 单 质
化 合 物
化合物 有机 化合物
氧化物
酸 混合 物
物质 碱 盐
金属 非金属
金属 氧化物 氧化物
A.空气、硫酸纯碱、烧碱、水.氧气
B.空气、硫酸、烧碱、纯碱、水、氧气
C.空气、硫酸、烧碱、纯碱、氧气、水
D.空气硫酸纯碱、烧碱、氧气、水
一、当堂反馈
1、主旨为“垃圾分类,美化地球”的“垃圾革命”正在金华市各地实施,某小区放着如图所示三只垃圾桶。

下列家庭垃圾应投入可回收垃圾桶的是(B)
A.废电池B.铝制易拉罐C.剩饭D.过期药品
2、在①MgO、CuO、CaO、SO
2;②C、Fe、S、P;③ZnCl
2
、BaCO
3
、HNO
3
、NaNO
3

组物质中,各有一种物质在分类上与组内其他物质不同,这三种物质分别是( B )
A.CuO、Fe、ZnCl
2 B.SO
2
、Fe、HNO
3
C.CaO、C、BaCO
3 D.SO
2
、S、NaNO
3
3. 物质的分类是我们正确认识物质的重要手段。

如图中,若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分别表示一类物质,则符合该图所示关系的物质分类选项为(B)
A.纯净物、混合物、化合物B.纯净物、化合物、氧化物
C.纯净物、单质、化合物D.混合物、单质、氧化物
4. 根据下列过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
A.向F溶液中滴加硝酸银会产生白色沉淀
B.D溶液中一定只有一种阳离子
C.CuO不可以通过一步反应变成C
D.G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233g
5. 经实验测定,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D )
A.该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B.该物质一定是单质
C.该物质一定是混合物 D.该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二、课后练习
6. “接龙”是用化学扑克(和普通扑克相似,牌面标注物质的化学式)作为工具的一种游戏,其规则:当上家出牌时,下家跟出的牌所标注的物质必须能与上家的牌面所示物质反应。

某局游戏中,甲到戊五人各有一张不同的牌,牌面
标注“CuSO
4”、“H
2
SO
4
”、“NaOH”、“Fe”、“Fe
2
O
3
”。

若甲的牌为
“Fe
2O
3
”,且按甲﹣乙﹣丙﹣丁﹣戊依次出牌时能满足“接龙”规则,则戊的
牌可能是(B)
A.NaOH或CuSO
4
B.Fe或NaOH
C.H
2SO
4
或NaOH D.Fe 或H
2
SO
4
7. 下列物质按氧化物、酸、碱、盐、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D )
A.水、碳酸、硫酸铁、碳酸钠、空气
B.五氧化二磷、乙酸、氢氧化钙、硝酸镁、胆矾
C.氯酸钾、硝酸、氢氧化铜、硫酸亚铁、天然气
D.氧化铁、磷酸、氢氧化钾、氯化钠、石油
8. 美国和日本的三位科学家以导电有机高分子材料的研究成果,荣获了2000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在其相关技术中,用碘来掺杂聚合物,使其导电能力增加107倍,具有金属般的导电能力。

碘(I
2
)属于(A)
A.非金属单质 B.混合物 C.化合物 D.金属单质
9. 按照一定的依据把物质进行分类,是我们认识物质的重要方法。

小王同学收集卜七种物质:①氢氧化钠,②氧化钙,③盐酸,④二氧化碳,⑤氯化钠,⑥铜,⑦石攫。

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D )
A.①⑤ B.③⑤ C.⑥⑦ D.②④
10. 某白色粉末可能含有Na
2CO
3
、Na
2
SO
4
、K
2
SO
4
、KCl、Ba(OH)
2
中的一种或几
种,为了探究其成分,小王同学按照如图所示流程进行了实验:关于该实验有以下说法:
①步骤Ⅱ中沉淀全部溶解。

则原白色粉末一定有Ba(OH)
2、Na
2
CO
3
,可能有
KCl
②步骤Ⅱ中沉淀部分溶解,则原白色粉末一定有Ba(OH)
2、Na
2
CO
3
、K
2
SO
4
③步骤Ⅱ中沉淀不溶解。

则原白色粉末一定有Ba(OH)
2,一定没有a
2
CO
3
④步骤Ⅱ中沉淀部分溶解,则原白色粉末的组成可能有 3 种情况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B)
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②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