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小草的词语和诗句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唐代:白居易《草/赋得古原草送别》译文:原野上长满茂盛的青草,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
野火无法烧尽满地的野草,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2、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
山南山北雪晴。
——唐代:戴叔伦《调笑令·边草》译文:边塞的野草啊,边塞的野草!野草枯尽,戍边的兵士也已老。
3、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两汉:佚名《青青河畔草》译文:河边的草地草儿青绿一片,园中茂盛的柳树郁郁葱葱。
4、天北天南绕路边,托根无处不延绵。
萋萋总是无情物,吹绿东风又一年。
——唐代:唐彦谦《春草》译文:不管是天北还是天南,小草总是长满路边,它连绵不断地向远处生长,处处都能够扎根繁衍。
茂盛的春草总是催人早日归家,春风吹绿小草又是一年。
5、露堤平,烟墅杳。
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
独有庾郎年最少。
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
——宋代:梅尧臣《苏幕遮·草》译文:堤坝上的绿草含水带露,远处的房屋在如烟春色的掩映下若隐若现。
雨后天色变晴,江水开阔,到处都是萋萋的芳草。
离乡宦游的才子年少成名,他穿上及地的青色章服,衣服颜色与嫩绿的草色互相映衬,十分相宜。
1、诗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出自2113:唐代·白居易《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释义: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
2、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出自:唐代·白居易《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释义: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5261,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3、诗句:一番桃李4102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出自:宋代·曾巩《城南》释义:热热闹闹地开了一阵的桃花和李花,此刻已开过时了,只见眼前春草萋萋,碧1653绿一片。
版4、诗句:萋萋总是无情物,吹绿东风又一年。
出自:唐代·唐彦谦《春草权》释义:茂盛的春草总是催人早日归家,春风吹绿小草又是一年。
5、诗句:春草绵绵不可名,水边原上乱抽荣。
出自:宋代·刘敞《春草》释义:春天的野草长得茂密,连绵成片,无法分辨它的名字,在水边、在土丘上随意发芽蓬勃生长。
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5.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卢纶:《塞下曲》)1.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4.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卢纶《塞下曲》)描写树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韩《寒食》)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4.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5..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杨万里《小池》)6.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贾岛《题李凝幽居》)7.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贺知章《咏柳》)48.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木落秋草黄,登高望戎虏岁暮百草零,疾风高冈裂《草》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注解】:1、离离:历历,分明的样子。
2、远芳:伸展到远处的草。
3、萋萋:茂盛的样子。
【韵译】:古原上的野草乱生乱长,每年春来茂盛秋来枯黄。
任凭野火焚烧不尽不灭,春风一吹依旧蓬勃生长。
远处芳草掩没古老驿道,延至荒城一片翠绿清朗。
春绿草长又送游子远去,萋萋乱草可比满腹离伤。
【评析】:这是咏物诗,也可作为寓言诗看。
有人认为是讥刺小人的。
从全诗看,原上草虽有所指,但喻意并无确定。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却作为一种“韧劲”而有口皆碑,成为传之千古的绝唱。
黄瓜是小草,春风何足叹.葛藟萦樛木,兔丝附女萝;夭夭二小草,洪荫仰巨柯。
内家新赐密云龙,只到调元六七公;赖有家山供小草,犹堪诗老荐春风.论卷排成手自删,多惭小草落人间.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绿茵遍野、铺青叠翠、草色青青、绿满人间、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南北朝.《敕勒歌》)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唐.杜甫.《春望》)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孟郊.《游子吟》)5、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唐.卢纶.《塞下曲》)6、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南北朝.陶渊明.《归园田居》)地球是我家,绿化靠大家。
一花一草皆生命,一枝一叶总关情。
来时给你一阵芳香,走时还我一身洁净。
小草有生命,足下多留“青”。
小草对您微微笑,请您把路绕一绕。
1,种豆南山,含有瘦草豌豆。
“回归园田居”陶渊明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春望”杜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4,狭窄的道路长草,晚上露水沾满了我的衣服。
“回归园田居”陶渊明5,森林,郁郁葱葱的草药。
“海景”曹操6,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黄鹤楼”崔颢7,毛檐低小,绿河草。
“清平乐·村居”辛弃疾网绿,野茫茫,牛羊风吹草低。
(“敕乐送”)的9,丽丽原来的草,一岁枯荣。
(白居易“赋古原草送别”)的10,谁做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的11,黑暗的森林草地抽搐,一般晚上引弓。
(路估庵“塞尔维亚之歌”)的12,唯一可惜的幽草涧边生有莺深树鸣。
(韦应物“滁州西涧”)的13,润街小雨如酥天,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张18早春是水务部门外”)的14,白草北批量折扣,胡雪那天在八月。
“白雪歌在这里送武判官”。
岑参与一、《赋得古原草送别》作者:唐代白居易1、原文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2、翻译原野上长满茂盛的青草,年年岁岁枯萎了又苍翠。
原野上的大火无法烧尽,春风一吹它又生机勃发。
芳草的馨香弥漫着古道,阳光照耀下碧绿连荒城。
又送游子远行踏上古道,满怀离情望着萋萋芳草。
二、《城南》作者:宋代曾巩1、原文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2、翻译春雨迅猛,池塘水满,遥望群山,高低不齐,东边西侧,山路崎岖。
热热闹闹地开了一阵的桃花和李花,此刻已开过时了,只见眼前春草萋萋,碧绿一片。
.三、《春草》作者:唐代唐彦谦1、原文天北天南绕路边,托根无处不延绵。
萋萋总是无情物,吹绿东风又一年。
2、翻译春天一到,天南地北到处都生长着路边的小草,依赖着草根,春草无处不绵延生长。
可茂盛的春草总要催人回家,春风吹绿小草又过了一年了!四、《游子吟》作者:唐代孟郊1、原文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翻译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五、《蝶恋花·侬是江南游冶子》作者:元代赵孟1、原文落尽杨花春满地,萋萋芳草愁千里2、翻译杨花落尽,芳草萋萋,勾起了我满腹愁绪。
描写小草的诗句:1、北山输绿涨横池,直堑回塘滟滟时。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这是王安石在神宗元丰七年(1084)与苏轼相会之后所写的一首表达达闲适心情的诗作.这一年,苏轼从他被贬谪的黄州迁至汝州,途经金陵,便同王安石相会.这时,王安石正赋闲在家,变法的失败,爱子的夭殇,皇帝的厌憎,因此情绪十分感伤。
在他是红极一时的宰相时,颇为清高的苏轼罕登其门,现在苏轼的到访让他极为感动.他亲往迎接,“野服乘驴,谒于舟次”(穿便服骑着驴子,到苏轼停船的住所拜会),二人同游钟山,诗酒唱和,相处甚欢.他们在一起谈诗、诵佛,王安石还破例与苏轼谈及时事,诸如关于用兵西夏等.没有再去过多地纠缠昔日的恩怨。
王安石还邀请苏轼也搬到金陵居住,以便两人成为邻居.金陵相会,使苏轼更加了解了安石的为人,后来他逢人就称赞:“不知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2、草色青青柳色浓,玉壶倾酒满金钟。
笙歌嘹亮随风去,知尽关山第几重。
唐朝高骈所作。
边方,边地;边疆。
春兴,春耕。
这里指春游的兴致。
《奉和对山僧》:“远心驰北阙,春兴寄东山。
”金钟,金属酒杯。
关山,关隘山岭。
《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木兰诗一》:“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高骈是晚唐朝廷倚重的边将,这首诗虽然字面上为描写草原上的景色,但在他的诗中却能感到消沉和悲凉气氛,没有纵横沙场、引兵杀敌的斗志和豪情。
作为边关将帅之诗如此,边塞诗在晚唐的格调自然可窥一斑。
3、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首古代民歌“敕勒川,阴山下”,说出敕勒川的地理位置。
阴山是绵亘塞外的大山,草原以阴山为背景,给人以壮阔雄伟的印象。
“天似穹庐,笼环顾四无比的圆顶毡帐将整个大草原笼罩起来。
“天苍苍,野茫茫”,天空是青苍蔚蓝的颜色,草原无边无境极其是,诗人的描写全从宏观着眼,作总体的静态的勾画,没有什么具体描绘,使人不免有些空洞的感觉。
但当读到末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进修,境界便顿牧民的家乡,牛由于牧草过于丰茂,牛群羊群统统隐没在一群,忽隐忽现,到处都是。
于是,由静态转为动态,由表苍姿,整个草原充满勃勃生机,连那穹庐似的天空也为之生色。
因此,人们把这最后一句称为点“吹”、“低”、的主动者――“风”字,备加欣赏。
4、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唐代王维《山中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释义: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后,夕阳西坠我关闭柴扉。
春草明年再绿的时候,游子呵你能不能回归?5、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滁州西涧》古诗译文:我只怜爱这河边生长那幽静的野草,树阴深处黄莺发出诱人的叫声。
因傍晚下了春雨,河面像潮水一样流得更急了;在那暮色苍茫的荒野渡口,已没有人渡河,但小船独自横漂在河边上。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