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实验总结(精彩9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计划大全、策划方案、报告大全、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条据文书、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plan summarie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insights, speeches, written documents, essay summaries, lesson plan material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高中化学实验总结(精彩9篇)化学(chemistry)是自然科学的一种,主要在分子、原子层面,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创造新物质(实质是自然界中原来不存在的分子)。
下面是本店铺精心为大家整理的9篇《高中化学实验总结》,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本店铺给您的好友哦。
高中化学实验报告总结篇一【实验名称】探究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实验目的】1、了解化学反应中往往有热量变化;2、知道化学反应中往往会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
【实验仪器和试剂】试管、剪刀、砂纸、塑料薄膜袋、2mol/L盐酸、氯化铵晶体、氢氧化钙固体、镁条。
【实验过程】实验1步骤:向一支试管中放入用砂纸打磨光亮的镁条,再加入5mL2mol/L盐酸,用手触摸试管外壁。
现象:有关反应化学方程式:结论:实验2步骤:向完好的塑料薄膜袋[高二化学实验报告(共2篇)]中加入约7g氢氧化钙固体,再加入氯化铵晶体,排除袋内的空气,扎紧袋口,再将固体混合均匀,使之充分反应。
现象:有关化学方程式:结论:【问题讨论】实验 1.2中反应物能量总和与生成物能量总和的相对大小有什么关系?四、高中化学必修2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座号【实验名称】探究铜锌原电池【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了解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2.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实验仪器和试剂】锌片、铜片、稀硫酸、导线、灵敏电流计、烧杯。
【实验过程】【问题讨论】分析构成原电池需要哪些必要条件?高中化学实验总结篇二一、制气原理:要求:学生应熟练掌握制气的化学方程式,应特别注意反应物的状态(固体或液体)及反应条件(加热或常温).1、会考突出教科书上原理的考查(1)O2——KClO3和MnO2共热、KMnO4加热(2)H2——Zn与稀H2SO4或盐酸(3)Cl2——MnO2与HCl共热(4)HCl——NaCl固体与浓H2SO4共热(5)H2S——FeS固体与稀H2SO4或稀HCl(6)NH3——Ca(OH)2固体与NH4Cl固体共热(7)SO2——Na2SO3固体与浓H2SO4(8)NO——Cu与稀HNO3(9)NO2——Cu与浓HNO3(10)CO2——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盐酸(1(1)CH4——无水CH3COONa与碱石灰共热(1(2)C2H4——乙醇、浓H2SO4170℃(1(3)C2H2——电石与水或饱和食盐水(1(4)CO——甲酸与浓硫酸共热2、高考则出现制气的替代方法(1)O2、2Na2O2+2H2O—→4NaOH+O2↑ 2H2O22H2O+O2↑O2不能用Na2O2和CO2反应制取.(2)Cl2、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2NaCl(固)+3H2SO4(浓)+MnO2(4)NH3、浓氨水与NaOH或CaO(5)SO2、Cu与浓H2SO4共热Cu+2H2SO4(浓)2NaHSO4+MnSO4+Cl2↑+2H2O(3)HCl:浓HCl与浓H2SO4混合 CuSO4+SO2↑+2H2O制SO2不能用C与浓H2SO4.因产生的气体为SO2、CO2的混合气注意点:(需用松软棉花的实验)1、用KMnO4制取O2时,为了防止生成的细小颗粒堵塞导管,在大试管口放一松软棉花。
2、实验室制取氨气时,由于氨气极易与空气中的水结合,导致外部空气向试管里“冲”,里面氨气向外逸出,在小试管口放一疏松棉花。
3、在制取C2H2时,若用大试管为反应器时,在大试管口放一松软棉花,防止生成的泡沫喷出。
4、Cu和浓硫酸制取SO2做性质试验的小试管口堵一块蘸有少量碱液的棉花防止污染。
二、气体的净化、干燥:1.气体的净化与干燥装置气体的净化常用洗气瓶(盛溶液)干燥管(固体)如图所示。
常见净化装置a b cd ea为加热固态试剂以除去气体中杂质的装置,为防止固体“流动”,两端用石棉或玻璃棉堵住,但要使气流通畅。
b、c、d一般盛液体药品,用于洗液。
e一般盛固体药品,往往根据增重可测出吸收物质的质量,用于定量计算2.气体的净化选择气体吸收剂应根据气体、杂质的性质(酸碱性、氧化还原性)而确定,所选用的吸收剂只能吸收气体中的杂质,而不能与被提纯的气体反应。
一般情况下:①易溶于水的气体杂质可用水来吸收;②酸性杂质可用碱性物质吸收;③碱性杂质可用酸性物质吸收;④水分可用干燥剂来吸收;⑤能与杂质反应生成沉淀(或可溶物)的物质也可作为吸收剂。
除气体中杂质气体除去方法:(1)吸收法:①难溶于水的气体(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如:HCl、NH(3)——水②难溶于水的气体(酸性气体)——碱性物质(氢氧化钠、石灰水、碱石灰、生石灰)③难溶于水的气体(碱性气体NH(3)——酸性物质(浓硫酸、五氧化二磷)④难溶于水的气体(H2S)——CuSO4溶液或氢氧化钠溶液⑤SO2(SO(3)——浓硫酸⑥CH4(C2H4或C2H(2)——溴水⑦Cl2(HCl)——饱和NaCl溶液(HCl易于水,饱和氯化钠降低了氯气的溶解)⑧根据氧化还原性吸收:CO2(SO(2)——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2)转化法:①CO2(HCl、SO(2)——饱和的NaHCO3溶液(反应转化为CO2.降低了溶解)②SO2(HCl、SO(3)——饱和NaHSO3溶液③H2S(HCl)——饱和NaHS溶液④CO2(CO)——通过灼热的CuO ⑤NO(NO(2)——水⑥O2——灼热的铜网吸收注意:CO2(CO)不能用点燃转化;C2H6(C2H(4)不能用加H2转化3.气体干燥剂常用的气体干燥剂按酸碱性可分为三类:①酸性干燥剂,如浓硫酸、五氧化二磷、硅胶。
酸性干燥剂能够干燥显酸性或中性的气体,如CO2、SO2、NO2、HCI、H2、Cl2 、O2、CH4等气体。
②碱性干燥剂,如生石灰、碱石灰、固体NaOH。
碱性干燥剂可以用来干燥显碱性或中性的气体,如NH3、H2、O2、CH4等气体。
③中性干燥剂,如无水氯化钙等,可以干燥中性、酸性、碱性气体,如O2、H2、CH4等。
在选用干燥剂时,显碱性的气体不能选用酸性干燥剂,显酸性的气体不能选用碱性干燥剂。
有还原性的气体不能选用有氧化性的干燥剂。
能与气体反应的物质不能选作干燥剂,如不能用CaCI2来干燥NH3(因生成 CaCl2·8NH(3)不能用浓 H2SO4干燥 NH3、H2S、HBr、HI等。
4.气体净化与干燥注意事项一般情况下,若采用溶液作除杂试剂,则是先除有毒、有刺·激性气体,后除其它气体,最后干燥;若采用加热除去杂质,则是先干燥后加热。
对于有毒、有害的气体尾气必须用适当的溶液加以吸收(或点燃)使它们变为无毒、无害、无污染的物质。
如尾气Cl2、SO2、Br2(蒸气)等可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H2S可用CuSO4或NaOH溶液吸收;尾气CO可用点燃法,将它转化为CO2气体。
高中化学实验总结篇三化学实验在高考题的比重是越来越大,目前高考实验命题的特点有二、一是突出考查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能力,二是突出考查实验探究能力,这一点在考试大纲中已有明确要求。
课本实验往往成为考查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命题的载体。
因此,课本实验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针对目前实验在教材中的分布比较分散,学生又难以掌握的现状,我组织了组内老师进行了整理,现发给你们。
一、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以配制100mL1.00mol/L的NaOH溶液为例:1、步骤:(1)计算(2)称量:4.0g(保留一位小数)(3)溶解(4)转移:待烧杯中溶液冷却至室温后转移(5)洗涤(6)定容: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当液面离刻度线1— 2cm 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凹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在同一水平线上(7)摇匀:盖好瓶塞,上下颠倒、摇匀(8)装瓶贴标签:标签上注明药品的名称、浓度。
2、所用仪器:(由步骤写仪器)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量筒)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3、注意事项:(1)容量瓶:只有一个刻度线且标有使用温度和量程规格,只能配制瓶上规定容积的溶液。
(另外使用温度和量程规格还有滴定管、量筒)(2)常见的容量瓶:50 mL、100mL、250mL、500mL、1000mL。
若配制480mL与240mL溶液,应分别用500mL容量瓶和250mL容量瓶。
写所用仪器时,容量瓶必须注明规格,托盘天平不能写成托盘天秤!(3)容量瓶使用之前必须查漏。
方法:向容量瓶内加少量水,塞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的五指托住瓶底,把瓶倒立过来,如不漏水,正立,把瓶塞旋转1800后塞紧,再倒立若不漏水,方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