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中考语文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易考词语分类突破复习素材 新人教版

2018年中考语文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易考词语分类突破复习素材 新人教版

2016湖南易考词语分类突破(一)初中生常考二、四字易混词语辨析1. 保证保障目前,从总体上看,学校的体育教育还存在诸多缺陷,如:体育课开课率和学生运动时间得不到保证,学校体育条件保障水平较低,场地设施和教师严重不足。

保证——确保既定的要求和标准,不能打折。

如:保证产品质量。

保障——保护(生命、财产、权利等),使不受侵犯和破坏。

如:保障人身安全。

2. 包括囊括商务印书馆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所收条目包括字、词、短语等,共有69000余条。

包括——包含、总括。

如:语文教学包括听、说、读、写四项。

囊括——全部包罗。

如:统一全国,囊括四海。

3. 必须必需菜籽油含有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等三种人体必需的脂肪酸,还有油酸。

必须——①副词,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必要。

如:学习必须刻苦。

②表示加强命令语气。

如:你必须离开。

必需——一定要有,不可缺少。

如:盐是生活必需品。

4. 变换变幻这个善良的老妇人,虽然一生当人家的女佣,但对世事的和家族的兴衰变幻,依然不缺乏关心和悲悯。

变换——事物的一种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

如:位置的变换。

变幻——事物的形式或内容不规则或奇异地变化。

如:风云变幻。

5. 沉湎沉浸新年联欢晚会上,同学们载歌载舞,大家都沉浸在欢快、热烈的气氛中。

沉湎——沉溺,表示不能自拔。

比“沉浸”的程度深。

如:沉湎于酒色。

沉浸——多比喻人处在某种气氛或思想活动中。

如:沉浸在幸福的回忆里。

6. 承载承担传统书信承载了太多的文化内涵,一封信,就是一份沉甸甸的敬意。

承载——①承受装载;②也可作继承来讲。

如:《易经》承载着古人的思想和智慧。

承担——担负,担当。

如:承担责任。

7. 传递传承郭沫若《孔墨的批判·墨子的思想体系》中说:“尧舜禅让虽是传说,但也有确实的影响,那就是原始公社时的族长的反映传承。

”传递——由一方交给另一方,辗转递送。

如:传递火炬。

传承——传授和继承。

如:木雕艺术历代传承。

8. 崇敬崇尚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文化传统的国家,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崇尚和谐的民族。

崇敬——推崇尊敬。

一般形容对人、事的敬仰。

如:英雄的高尚品质为人崇敬。

崇尚——推崇、提倡。

一般形容抽象的“正义”“道义”等。

如:崇尚公平。

9. 发端发源发祥鲁迅在《且介亭杂文·论“旧形式的采用”》中说:“首先提出的是旧形式的采取,这采取的主张,正是新形式的发端,也就是旧形式的蜕变。

”发端——开始,开端。

如:近代教育的发端。

发源——(河流)开始流出,起源。

如:淮河发源于桐柏山。

发祥——①指发生吉祥的事。

②兴起、发生。

如:五四运动发祥于北京。

10. 反应反映电视连续剧《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反映了中国“两弹一星”的研制过程,深受观众喜爱。

反应——名词,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

如:他反应敏锐。

反映——动词,把客观情况告知上级或有关部门。

如:反映情况。

11. 见证印证证明最坏的情况也许印证了悲观主义者的看法,也是朝鲜一直以来所宣称的——平壤政权无论如何不会有放弃核计划的打算。

见证——指证人或者证物。

如:历史是最好的见证。

印证——证明与事实相符。

如:事情的发展印证了他的预见。

证明——用材料来表明或断定人或事的真实性。

如:事实证明这个判断是正确的。

12. 截止截至从来没有人在截止日期前搞定这个项目,如果你完成了,你将在这些新人中脱颖而出。

截止——(到一定时期)停止。

如:报名已经截止。

截至——截止到(某个时期)。

如:截至8月下旬。

13. 揭示揭晓被誉为“中国人年度精神史诗”的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名单于将于2015年2月18日揭晓,“中国氢弹之父”于敏被评为201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的第一位。

揭示——①公布(文告等);②使人看见原来不容易看出的事物。

如:揭示客观规律。

揭晓——公布(事情的结果)。

如:获奖名单即将揭晓。

14. 界限界线信息和娱乐之间的界线不是某些知识分子想象中那么清晰的,反而变得越来越模糊。

界限——尽头处,限度。

如:欲望没有界限。

界线——两个地区分界的线。

如:跨越界线。

15. 考察考查快把刚才讲的这几个青年,都给我列入发展对象名单里,并且指定专人去负责考察和培养。

考察——表示实地调查,深入细致地观察,目的是探求本质。

如:考察南极。

考查——用一定的标准检查衡量(行动、活动),目的是评定、审核或是追本溯源。

如:考查业务。

16. 领悟领略笑对挫折,战胜困难,会让你品尝到苦尽甘来的滋味,收获到柳暗花明的喜悦,领略到一览众山小的别样风光。

领悟——理解领会。

侧重于理解。

如: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

领略——领会、欣赏,侧重于欣赏。

如:领略江南风味。

17. 品味品位读汪曾祺的作品,我们总能从他平实朴素的语言中品味出宁静淡雅的意韵。

品味——①仔细体会,玩味。

如:经过细细品味,他终于明白了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②格调和趣味。

如:品味高雅。

品位——泛指人或事物的品质和水平。

如:他的谈吐很有品位。

18. 启示启迪电影《狼图腾》是一曲狼的赞歌,狼在生存中所体现的机智、团结和忍耐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同样,《狼图腾》所阐述的狼的精神也给投资者留下了许多启示。

启示——既可以做动词,也可以做名词,启发。

如:这篇文章给人很大的启示。

启迪——动词,开导,启发。

如:启迪后人。

19. 启用起用张艺谋新片《长城》起用了大量年轻演员,但此举并未在海外激起太大波澜。

启用——开始使用。

如:启用印章。

起用——①重新任用。

如:起用退休干部。

②提拔任用。

如:起用新人。

20. 审视审查面对你自己,最关键的是能否正确地审视自己,只有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坚持不懈地往下走,才会有成功的那一天。

审视——仔细看。

如:审视图纸。

审查——检查核对是否正确。

如:审查经费、审查提案。

21. 耸立伫立屹立四周本没有栅栏,只有成行的大树在昏暗里森然耸立。

耸立——高高地矗立。

强调空间的高。

如:群山耸立。

伫立——长时间地站着,没有动作。

如:凝神伫立、伫立窗前。

屹立——高耸挺立,比喻坚定不动摇。

如:人民英雄纪念碑屹立在天安门广场上。

22. 消逝消释火车开走了,隆隆的声音渐渐消逝,小车站又被沉寂统治了。

消逝——消失。

如:激情消逝。

消释——疑虑、嫌怨、痛苦等消除,解除。

如:误会消释。

23. 原型原形文学艺术创造来源于生活,作家塑造的人物形象往往是以现实生活中真实人物为原型的。

原型——原来的类型或模型。

如:贾宝玉是曹雪芹的原型。

原形——原来形状,本来面目,含贬义。

如:打回原形。

24. 造就铸就未有天才之前应该先有造就天才的环境和氛围,这是千古不变的定论。

造就——①培养使有成就。

如:造就人才。

②造诣,成就。

如:在技术上很有造就。

铸就——铸造成。

如:勤奋铸就成功。

25. 终止中止随着“嘟——”的一声哨响,裁判终止了比赛,青年队以2∶1首胜老对手劲旅队,完美开局。

终止——结束、停止。

如:演奏终止。

中止——做事中途停止。

如:刚做了一半就中止。

26. 不以为然不以为意他嘴上虽然没有说不对,心里却不以为然。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27. 不可名状不可言传桂林山水之美,真是不可名状。

不可名状——不能用语言来形容。

不可言传——事理只能揣摩领悟,不能用语言来表达。

28. 不可多得不可或缺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家庭保姆走进居民的生活。

但保姆市场上除了存在巨大的供需矛盾外,背后还隐藏了诸多的不和谐因素。

因此规制不可或缺。

不可多得——形容非常稀少,很难得到。

不可或缺——非常重要,无法替代,一点也不能缺少。

29. 当仁不让责无旁贷义不容辞中国传统的严父慈母型的家庭关系,常令父亲们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教育子女的义务。

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责无旁贷——指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

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理应接受。

30. 当务之急迫在眉睫这些迫在眉睫的事情还没有解决,你让我怎么能安心睡觉呢?当务之急——当前急切要办的事。

迫在眉睫——形容事情已到眼前,情势非常急迫。

31. 侃侃而谈夸夸其谈如果你想做一名优秀的员工,就要脚踏实地地工作,不要夸夸其谈。

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夸夸其谈——指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

32. 舍本逐末本末倒置古人说“物有本末,事有始终”就是告诉我们万物都有先后顺序,我们做事情也是一样,不能本末倒置。

舍本逐末——指舍弃重要的、根本的部分,而去追求细枝末节。

本末倒置——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

33. 耸人听闻骇人听闻许多报纸为了耸人听闻博人眼球,往往会用一些的标题来引人注意。

耸人听闻——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34. 望文生义顾名思义不论一名一物,都要有切实证据,才许你下论断,不能望文生义。

望文生义——含贬义,表示从字面上理解,牵强附会,作出不确切的解释。

顾名思义——看到它的名称就知道它的意思。

35. 潜移默化潜滋暗长巴金说:“我对先生的敬爱越深。

我的思想,我的态度也在逐渐变化。

我感觉到所谓潜移默化的力量了。

”潜移默化——指在不知不觉中变化。

潜滋暗长——含贬义,形容事物在暗中生长。

36. 微不足道鲜为人知无人问津家中的相册里,总有一些年代久远、发黄褪色的老照片。

这些照片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微不足道——意义、价值不值得一提。

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

无人问津——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

37. 无所不至无微不至鲁迅先生对于友人,尤其对于青年,爱护得无微不至,不但尽心竭力,还经常主动帮忙。

无所不至——多形容坏人到处干坏事。

无微不至——形容待人非常细心周到。

38. 休戚相关息息相关鉴于舞蹈与音乐这种息息相关的密切关系,教师如能将伴奏的音乐结合舞蹈动作给学生适当地说明,效果会更好。

休戚相关——忧喜、祸福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息息相关——形容彼此关系密切。

39. 相得益彰相辅相成预习和复习是掌握知识和巩固知识的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互相配合,使得双方的能力更能显现出来。

相辅相成——事物之间互相配合,缺一不可。

40. 一视同仁相提并论后来列国纷纷称王,周王室更是日渐式微,至多能和宋鲁等小国君主相提并论罢了。

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亲疏厚薄,用于人。

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

41. 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教学中,老师要因材施教,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指针对学习的人的不同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因人而异——因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42. 震耳欲聋振聋发聩汉水河畔的徘徊、星空下的辗转反侧,因为汉字而一起被采进《诗》的抑扬顿挫;石壕村中的夜啼、“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呼声,因为汉字而伴着诗人振聋发聩的忧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