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和月亮的诗句】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卢纶:《塞下曲》〕 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 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 11、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蟾兔:月亮。
〔《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 12、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三国魏•曹植:《怨歌行》〕 13、月皎疑非夜,林疏似更秋。
〔南朝梁•庚肩吾:《奉和春夜应令》〕 14、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唐•陈子昂:《春夜别友人》〕 15、海上生明月,天际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16、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17、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唐•张假设虚:《春江花月夜》〕 18、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唐•张假设虚:《春江花月夜》〕 19、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王维:《鸟鸣涧》〕 20、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唐•刘长卿:《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 21、明月出天山,苍莽云海间。
〔唐•李白:《关山月》〕 22、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唐•李白:《子夜吴歌四首》〕 23、月色醉远客,山花开欲燃。
〔唐•李白:《寄韦南陵冰,余江上乘兴访之,遇寻颜尚书,笑有此赠》〕 24、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
〔唐•李白:《忆山东二首》〕 25、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唐•李白:《把酒问月》〕 26、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
〔唐•李白:《把酒问月》〕 27、斫〔zhuó〕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唐•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 28、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唐•杜甫:《漫成一首》〕 29、春去秋来不相待,水中月色长不改。
〔唐•岑参:《敷水歌送窦渐入京》〕 30. 月色更添春色好,芦风似胜竹风幽。
〔唐•贾至:《别裴九弟》〕 31.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唐•白居易:《暮江吟》〕 32.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唐•白居易:《琵琶行》〕 33.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唐•白居易:《春题湖上》〕 34. 万影皆因月,千生各为秋。
〔唐•刘方平:《秋夜泛舟》〕 35.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唐•刘方平:《月夜》〕 36.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唐•韩愈:《山石》〕 37. 晴云如擘絮,新月似磨镰。
〔唐•韩愈:《晚寄张十八助教周郎博士》〕 38.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唐•徐凝:《忆扬州》〕 39.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宋•晏殊:《寓意》〕 40. 明月却多情,随人到处行。
〔宋•张先:《菩萨蛮》〕 41. 云破月来花弄影。
〔宋•张先:《天仙子•送春》〕 42. 明月净松林,千峰同一色。
〔宋•欧阳修:《自菩提步月归广化寺》〕 43. 惋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
〔宋•苏轼:《西江月》〕 44.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宋•苏轼:《前赤壁赋》〕 45.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宋•苏轼:《中秋月》〕 46.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宋•辛弃疾:《西江月》〕 47. 明月有情还约我,夜来相见杏花梢。
〔清•袁枚:《春日杂诗》〕 48. 一夜梦游千里月,五更霜落万家钟。
〔清•濮淙:《闻梁蘧玉已寓京口》〕诗中太阳:关于太阳的诗阮籍的《咏怀八十二首》其三十二朝日不再盛,白日忽西幽。
其三十五壮年以时逝,朝露带太阳。
愿揽羲和辔,白日不移光。
《采薪者歌》日没不周西,月出丹渊中。
阳精蔽不见,阴光代为雄。
《咏怀诗十三首》其一清阳曜灵,和风容与。
明日映天,甘露被宇。
其七朝云四集,日夕布散。
素景垂光,明星有烂。
花影年代:【宋】:【苏轼】体裁:【七绝】重堆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东郎山年代:【唐】:【曹邺】体裁:【七绝】东郎屹立向东方,翘首朝朝候太阳。
一片丹心存万古,谁云坐处是遐荒?为顾彦先作诗年代:【魏晋】:【陆机】肃肃素秋节。
湛湛浓露凝。
太阳夙夜降。
少阴忽已升。
已亥杂诗 53 年代:【清】:【龚自珍】半生中外小回翔,樗丑翻成恋太阳。
挥手唐朝八司马,头衔老署退锋郎秋日杂兴年代:【宋】:【范成大】即事亦足乐,何必桃李尘!苍筠如苍玉,乡是涧壑姿。
朅来西窗下,死生付污泥。
虫缘有病叶,土瘦无新枝。
太阳岂我偏,檐影为蔽亏。
昔如松柏独,今作蒲柳衰。
暮夜风雨急,岁晏谁与归?岁寒堂三题其一·岁寒堂年代:【宋】:【范仲淹】我先本唐相,奕世天衢行。
子孙四方志,有家在江城。
双松俨可爱,高堂因以名。
雅知堂上居,宛得山中情。
目有千年色,耳有千年声。
六月无炎光,长如玉壶清。
于以聚诗书。
忆江南白居易江南好,风光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海上升明月,天际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月下独酌唐.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杜甫《绝句》杲杲冬日光,明暖真可爱。
——白居易《自在》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李白《行路难》惊近白日光,惭非青云器。
——白居易《初授拾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鹳雀楼》重冈北面起,竟日阳光留。
——杜甫《寄赞上人》阳光满前户,雪水半中庭。
——白居易《早春即事》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白居易《忆江南》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 白居易暮江吟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李白望庐山瀑布月亮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李白《古朗月行》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瞑》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卢纶《塞下曲》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
------李白《把酒问月》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李白《子夜吴歌四首》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韩愈《山石》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 -----李白《忆山东二首》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4.描写太阳,月亮和名胜古迹的古诗〔正手〕和赏析无题唐·黄巢乌巡四方敛金光,兔跃九州散银霜。
昔载世间有猛将,虽败一触不周亡。
这首诗据说是唐朝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在兵败退往山东,经过太行山共工台时所作,诗篇完成后黄巢即自杀。
不过合计到黄巢自杀只是一个传说,所以,我想这首诗很可能是黄巢年轻时不得志经过共工台时所作,被后人赴会为他的绝命诗。
共工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猛将,他与五帝之一的颛顼作战,战败后头撞不周山自杀。
不周山本是世间的擎天柱,被共工一撞断裂,才引出了女娲补天的故事。
共工台在现今很多地方都有,但以太行山的最为有名。
因为相传这就是共工的丧命之所。
诗文鉴赏:诗开篇第一句中的乌,既指太阳,又指当朝皇帝。
“巡四方〞用得很有气势,有一种睥睨天下的气势。
但一个“敛〞字则巧妙的破坏了这种威严形象。
“敛金光〞既指太阳落山,也讽刺唐王朝统治者苛捐杂税,一个“敛〞使唐王朝统治者的贪婪残暴跃然纸上。
这一句生动的刻画了唐王朝统治者腐朽“有名无实〞的形象。
第二句中的兔指月亮,月亮本应次于太阳,而这里却用一个“散〞字特别了月亮的大方,与太阳的刻薄形成鲜亮的对比。
“跃九州〞与“巡四方〞相对,气势竟丝毫不低,而且更显得月亮蓬勃的生命力和顽强的斗志。
所以,这个“兔〞看来是诗人的自喻。
第三句中的“载〞显然是补足音节的,显现了诗人不拘小节的大气,充分体现了作为一位政治领袖和军事将领的豪放,同时这一深深的感叹也包涵了诗人的情绪。
“世间有猛将〞表现了诗人对猛将的感慨和自喻。
最后一句才知道,诗人所提的猛将竟然是怒触不周山的共工,诗人竟然一死也要终结这腐朽的唐王朝,这种为了世间安定宁可牺牲自己的情怀让人感叹。
而以共工自比更是气势非凡。
最后这一句掷地有声,堪称整首诗的灵魂和诗眼。
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入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关山月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莽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月下独酌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夜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嫦娥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八月十五夜月唐杜甫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望月怀远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际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霜月李商隐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秋宵月下有怀孟浩然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唐刘禹锡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中秋月晏殊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中秋月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白居易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