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肿瘤,李可有6首临床应用较多的肿瘤秘方,学到就是赚到小编导读李可老中医是21世纪中医界的大家,医术精湛,经验丰富,尤擅长治疗急危重症、疑难杂症,被称为“中医ICU”。
对于肿瘤的治疗,李老有丰富的经验,也积累了不少疗效突出的自制方。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6首李老临床应用较多的肿瘤自制方。
◀1.攻癌基础方▶【组成】白芥子(炒研)10g,木鳖子、夏枯草、生半夏、生姜、玄参、牡蛎、大贝母、海藻、生甘草各30g,“全蝎12只,蜈蚣4条”(研粉分吞)。
【主治】良性肿物,包括颈淋巴结核、甲状腺囊腺瘤、乳腺增生、脂肪瘤等。
【方解】白芥子有宣开肺气、化皮里膜外之痰功效;木鳖子苦微寒,有毒,为消积块、破肿瘤要药;夏枯草清肝散结,主治瘿瘤、乳癌,兼有补益养血之功;生半夏为消痰核、化肿瘤要药;消瘰丸软坚破积,养阴化痰;海藻为消瘤专药,与甘草同用,相反相激,攻坚化瘤,磨积消水;蜈蚣入络搜剔,活血化瘀,直捣病巢,力专效宏。
【用法】加冷水1500mL,文火煮取500mL,日分2次服。
◀2.麝甲无敌散▶【组成】麝香2g,炮甲珠60g。
【主治】消囊肿,破栓塞,攻肿瘤。
【方解】麝香芳香浓烈,辟秽化浊,开窍醒脑,通络活血,消肿止痛;山甲珠穿透走窜之性无所不到,凡血瘀血凝皆能开,寓补于攻,妙用无穷。
二药相合,直捣病巢,消囊肿,化瘀积,无微不至。
李可用之治肺间质纤维化、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卵巢囊肿、脑瘤等,用途甚广,故称之为“麝甲无敌散”。
若麝香紧缺,可用苏合香丸代之,即苏合香丸1丸配服山甲珠3g。
贫穷患者可用白芷(号称植物麝香)代价昂之麝香。
【用法】上药研粉,分成20包(每包3.1g),随汤剂早、晚各冲服1包。
◀3.桂苓五苓芷甲汤▶【组成】桂枝15~30g,茯苓45g,赤芍25g,牡丹皮15g,桃仁15g,猪苓、泽泻各15g,白术30g,肉桂、白芷各10g,炮甲珠(研粉分服)6g,益母草、丹参各30g,泽兰15g,海藻、甘草各15~30g,“全蝎6只,蜈蚣2条”(研粉分服)。
【主治】腹腔囊肿,用于胆囊、胰腺、卵巢囊肿。
【方解】方由桂枝茯苓丸合五苓散、白芷、山甲珠加味。
桂枝茯苓丸为消癥瘕积聚效方;五苓散加肉桂温阳化湿;加益母草子宫专药,协以丹参、泽兰,促进宫血循环、炎性渗出物排泄及吸收;白芷号称植物麝香,合山甲珠透达囊肿;或以海藻甘草汤代五苓散,相反相激,磨积消水,攻坚化瘤;虫类入络搜剔,直捣病巢,多数在半月治愈;甚者用海藻甘草代五苓散,详见肝囊肿案(60页)。
【用法】两煎混匀,日分2次服。
◀4.攻癌夺命汤▶【组成】海藻、生甘草、木鳖子、醋鳖甲、白花蛇舌草、夏枯草、蚤休、海蛤壳、黄药子、生半夏、生姜、玄参、牡蛎各30g,大贝母15g,山慈菇、山豆根各10g,“全蝎12只,蜈蚣4条,雄黄1g”(研粉吞服)。
【主治】恶性肿瘤,尤对头颈部、淋巴系统、消化道癌肿有效。
【方解】海藻为消瘤专药,与甘草同用,相反相激,攻坚化瘤,磨积消水;木鳖子苦微寒,有毒,为消积块、破肿瘤要药;微信搜索行之医话公众号关注更多秘验方生半夏为消痰核、化肿瘤要药;白花蛇舌草、山慈菇、山豆根、黄药子皆为现代筛选的抗癌要药;海蛤壳化痰软坚,清热泻火;夏枯草清肝散结,主治瘿瘤、乳癌,兼有补益养血之功;鳖甲为鳖甲煎丸主药,是历代治癥瘕痞块要药,与消瘰丸合用,增强养阴化痰、软坚破积之功。
总之,海藻、甘草相反相激,木鳖子、生半夏、雄黄以毒攻毒,合大队攻癌破坚、清热解毒、化痰散结之品为君,以鳖甲、消瘰丸养阴扶正为臣,以活血化瘀、虫类搜剔引入血络为佐使,直捣病巢,力专效宏。
【用法】加冷水1500~2500mL,文火煮取450~600mL,日分3次服。
◀5.加减固冲汤▶【组成】生黄芪、红参、贯众炭、棉子炭、煅龙牡、阿胶各30g,山茱萸120g,白芍30g,姜炭、三仙炭、棕榈炭各10g,“三七6g,五倍子1.5g”(研粉吞服)。
【主治】宫颈癌之瘤体破裂、暴崩、出血不止。
【方解】本方由固冲汤减白术、海螵蛸、茜草,加贯众炭、棉子炭、红参、阿胶、姜炭、三仙炭、三七而成。
生黄芪、红参益气摄血;参、萸、芍敛肝固脱;龙牡、棕榈炭、五倍子固摄止血;贯众炭为崩漏下血要药;棉子炭温肾补虚止崩漏,兼有抗癌作用;阿胶补血止血;四炭温脾统血;三七止血化瘀而不留瘀。
【用法】开水急煎频灌,以救危亡。
血脱亡阳者合破格救心汤。
◀6.开道散▶【组成】火硝30g,紫硇砂15g,雄黄3g,硼砂15g,煅礞石5g,沉香5g,柿霜粉30g,冰片1.5g,儿茶15g。
【主治】食管癌之食管梗阻。
【方解】紫硇砂腐蚀瘤体,号称肿瘤克星;火硝散结消肿;雄黄以毒攻毒,解毒消肿;硼砂消热消肿;礞石消痰下气;沉香降逆纳气;柿霜润燥化痰。
诸药相合,共奏腐蚀瘤体、降气消痰之功。
【用法】上药研粉过100目筛,每次1g,蜜汁调服,缓缓含化,半小时许1次,夜间停药。
验案举例肺癌范某,男,47岁,山西太原人。
07年8月17日来灵石求诊:1个月前体检发现:右肺上叶占位性病变,大小为4.3X4.5cm,伴纵膈淋巴结肿大。
咳喘,食少腹胀,舌胖大,齿痕,脉沉弱。
处方:麻黄5g,制附片45g,辽细辛(后下)45g,生半夏45g,白芥子(炒研)10g,油桂(后下)10g,高丽参(冲)15g,熟地30g,鹿角霜45g,姜炭30g,两头尖45g,漂海藻50g,炙草50g,止痉散6~3g,生南星30g,生姜45g。
加水2500ml,文火煮取200ml,日分3次服。
45剂。
二诊:已服药45剂后,咳减,食纳佳,腹胀消。
处方:守方,止痉散改冲服,附子用量至90g,45剂。
三诊告知处方:守方,加生山萸肉90g,木鳖子30g,夏枯草120g,元参45g,高丽参(另炖),加水6000ml,入参汁,日分3次服。
30剂。
四诊:微信搜索行之医话公众号关注更多秘验方病情稳定,面有华色,食纳可,上脘胀,脉象和缓从容,唯胸痛时作。
入冬,救太阴保少阴。
处方①生附子30g,白术45g,干姜45g,高丽参30g(另炖),生半夏45g,生南星30g,茯苓45g,油桂15g(后下),炙草60g,瓜蒌45g,薤白30g,丹参120g,檀、降、沉香各10g,砂仁米30g,乌梅30g,山萸肉90g,三石各30g,生姜45g,黑小豆45g,加水2500ml,白酒300m1,浸泡40分钟,文火煮取300ml,入参汁,日分3次服。
每旬7剂,服至立春。
②固本散加守宫、川尖贝、露蜂房各100g,制粉,3g/次,日3次。
08年2月2日五诊:平稳向愈。
服药期间,前胸后背痛痒难忍,出许多红色斑疹,此为病邪出表,守方加减。
去瓜蒌薤白白酒汤,改生附子45g,加漂海藻45g,两头尖45g,大贝20g,散剂加固本散。
08年3月8日六诊:服药87剂,已开始工作,六脉和缓从容。
处方:生附子45g(破),白术90g,干姜90g,高丽参15g(冲),生半夏45g,生南星30g,茯苓45g,油桂10g(后),炙草90g,丹参120g,檀降、沉香各10g,砂仁米10g,生山萸肉90g,漂海藻60g,大贝120g,两头尖45g,生姜45g,煮法同前。
每旬7剂,28剂。
08年4月28日七诊CT检查,肺部病灶比前缩小。
处方:守方加止痉散3g(冲服)。
08年5月29日八诊:守方。
服后咳嗽减轻,大便频,日4至7次,胸痛背痛时作。
08年7月25日九诊:稳步好转,伏邪有外透之机。
处方①麻黄10g,制附片45g,辽细辛45g,高丽参另煎、肾四味各30g,生姜45g,葱白4寸,每旬3剂,9剂。
②野丹参120g,瓜蒌45g,薤白30g,檀降、沉砂各(后7分下),生半夏45g,生南星30g,高丽参另),干姜45g,炒苏子30g,莱菔子30g(生、炒各半),白芥子10g(炒研),辽细辛45g,生附子45g,炙草60g,竹沥4支,生姜45g,每旬7剂,21剂。
服后,咳有痰,偶有粉红色痰,恶心欲呕。
以下从略。
按:本案九诊,服麻附细汤、阳和汤加味,咳嗽减轻,胸痛背痛时作,大便频,日4至7次。
证属伏邪有外透之机。
故以四逆汤、麻附细汤扶正透邪;姜夏细、生南星化痰消积。
直肠癌案樊某,男,71岁,山西大同人。
2003年10月发现患高血压,房颤,胆结石,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白细胞4.32万,淋巴细胞0.85,体检发现双肾大小不一,脾脏偏大。
2006年12月发现患肛管高中分化癌,大小2cmX2cm,肠息肉2个,大小1cmX1cm。
2006年12月上旬来灵石求诊。
因症见便血不止,舌尖红无苔。
处方:赤石脂30g,乌梅30g,川椒10g,黄连10g,炮姜30g,辽细辛45g,黄柏炭15g,红参(另炖)30g,五灵脂30g,制附片45g,炙草30g,紫油桂(后下)10g,加水3000ml,文火煮2小时。
煎2次取浓汁300ml,入参汁,日分3次服。
每日1剂。
5剂血止,排出许多黑血块,乙木能升则血不下行。
07年1月16日二诊:守方中乌梅增至45g,加漂海藻30g。
07年3月31日三诊:守方,制附片增至90g,加当归50g。
07年8月11日四诊:已服乌梅丸变方170剂,便血已止月余。
渐生薄白苔,眠食俱佳。
近3月右下肢麻痛难以迈步,咳1月许,痰鸣漉漉。
寒伏厥阴,渐现太阳表症、表脉,此为正气来复,寒邪由里出表,因势利导,托之。
处方:生北芪250g,麻黄10g,制附片90g,辽细辛(后5分下)45g,干姜(生、炮各半)70g,高丽参(冲)15g,川乌30g,橹豆30g,防风30g,生半夏45g,生南星30g,止痉散3~6g(冲),漂海藻45g,生姜45g,蜂蜜150ml,大枣20枚,黑木耳45g,加水6000ml,文火煮取600ml,日分3次服。
10剂。
服后,睡中汗出浸透厚褥,咳喘减轻。
11月7日经西医检查肿物大小为4X4cm,白细胞数由4.32万减至3.2万。
12月下旬,因疼痛难忍,去北京协和医院检查,白细胞降至2.3万。
以下从略……08年5月18日八诊:已服药350剂,脱象得退,六脉沉细而稳。
肛肿出血,不断排出脱落瘤体,纯阴大症有转阳之佳兆。
处方①炙甘草60g,干姜90g,制附片150g,公英120g,蚤休30g,木鳖子30g,生芪60g,高丽参30g,姜炭10g,三仙炭10g,赤石脂45g,油桂(后)10g,生山萸肉90g,每旬7剂,21剂。
②雄精100g,白矾(研,后入)100g,苦参、木鳖子、甘草各100g,乳香、没药各50g,黄柏100g,煮水,外洗坐浴。
以下内容从略(48页)按:本案主证,下痢脓血。
一诊以乌梅丸、赤石脂、油桂止痢止血治其标;四诊以麻附细、四逆汤温阳透邪治其本;海藻甘草汤、生半夏、生南星涤痰化瘤;八诊阴证转阳,暂加木鳖子、蚤休、公英清热解毒。
肝癌案韩某,男,15岁,河南襥阳县人。
治疗时间:从07年3月14日至07年7月29日。
北京301医院诊为:肝内多发占位,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