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解质知识点汇总

电解质知识点汇总

、电解质的电离1.酸、碱、盐的电离(1)电离的概念:物质溶解于水或熔化时,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称为电离。

注意:电离的条件是在水的作用下或受热熔化,绝不能认为是通电。

(2)酸、碱、盐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 +的化合物称为酸;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 -的化合物称为碱;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是金属阳离子(或NH 4+离子)、阴离子全部是酸根离子的化合物称为盐。

(3)电离方程式:用离子符号和化学式来表示电解质电离的式子。

如:H2SO4 = 2H++ SO42「;NaOH = Na++ OH「;NaHCO3= Na ++ HCO 3一电离的条件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并不是在通电的条件下。

2.酸、碱、盐是电解质(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非电解质。

说明: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

②电离是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前提。

③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石墨等;电解质本身不一定能导电,如食盐晶体。

④有些化合物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因为这些化合物在水中或熔化状态下本身不能电离,故也不是电解质•如SO2、SO3、NH3、CO2等,它们的水溶液都能导电,是因为跟水反应生成了电解质,它们本身都不是电解质。

⑤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是相等的,故显电中性,称电荷守恒。

(2)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里电离能力的大小又可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叫做强电解质,如强酸、强碱和绝大多数盐,只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叫做弱电解质,如弱酸、弱碱等。

(3)常见的电解质①强电解质强酸:H2SO4、HCI、HN0 3、HCI0 4、HBr、HI HCIO 3。

强碱;NaOH、KOH、Ca(OH)2、Ba(OH)2。

大多数盐:NaNO3、NH4CI、MgSO4等②弱电解质弱酸:H2CO3、HF、CH3COOH、HCIO、H2SO3、H2S、H3PO4等;弱碱:NH3 • H2O、C U(OH)2、Fe(OH)3、Mg(OH) 2等;水:H2O二、电离方程式(1)强电解质:用===”女口:H2SO4 ===2H+ + SO42—BaSO4=== Ba2+ + SO42(2)弱电解质:用”女口:HF = H+ + F—CH 3COOH CH 3COO —+ H +NH 3?H2O NH4+ + OH —(3)多元弱酸和多元弱碱的电离方程式(以第一步为主)H2CO3—H+ + HCO3HCO3 ——H+ + CO32—H2SO3 ——H+ + HSO3HSO3 ——H+ + SO32H3PO4——H+ + H2PO4H2PO42—H+ +HPO42HPO42 H+ +PO43—C U(OH)2=^ Cu2+ + 2OHAI(OH) 3:两性按两种方法电离酸式电离:AI(OH)3 + H2O [AI(OH)4]—+ H +碱式电离:AI(OH)3 AI 3+ + 3OH —(4)酸式盐的电离①强酸的酸式盐在熔化和溶解条件下的电离方程式不同熔化:NaHSO4===Na+ + HSO 4—溶解:NaHSO4 ===Na+ + H+ + SO42—②弱酸的酸式盐受热易分解,一般没有熔化状态,在溶解中电离时强中有弱溶液中:NaHCO3===Na+ + HCO3—HCO 3—H+ + CO32—三、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反应的实质(1)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化学反应称为离子反应。

如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复分解反应、溶液中的置换反应等属于离子反应。

(2)实质: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实质上都是离子反应。

(3 )酸、碱、盐在溶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有难溶性物质生成,或有难电离的物质生成,或有易挥发性物质生成。

总之,这类反应的特点就是向着降低某些离子的浓度或数目的方向进行。

2、离子方程式(1)概念: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2)意义:①表示化学反应的实质;②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3)特征:①方程式中出现离子符号;②等号两边电荷总数相等(即电荷守恒)(4)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方法1:①“写”:写出反应物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明确溶液中存在的微粒。

②“断”:判断电离出的微粒中哪些能够生成沉淀、水或气体。

:综合①和②,写出离子方程式,并配平④“查”:检查离子方程式两边的原子个数是否相等,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方法2:①“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②“拆”:把易溶且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凡是难溶、难电离,以及气体物质均写成化学式。

③“删”:删去反应前后不参加反应的离子。

④“查”:检查离子方程式两边的原子个数是否相等,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说明:此方法的关键是第二步拆,能否可拆取决于该物质是否是电解质,是否符合电离的条件,是否完全电离,在体系中是否以离子形态大量存在。

离子方程式不仅表示一定物质间的某个反应,而且还表示所有同一类的反应。

例如:强酸、强碱之间的中和反应大都可以表示为:H++ OH = H2O。

书写离子方程式时要注意:(1)易溶、易电离的物质(强酸、强碱、大多数可溶性盐)以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2)离子方程式两边的原子个数、电荷数均应相等。

3、几种重要离子的检验离子大量共存规律总结相关知识点:(一)、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 有气体产生。

如 CO32-、S2-、HS 、HS03、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主要是由于 CO32- + 2H+= C02T + H20、HS- + H+= H2Sf 。

2、 有沉淀生成。

按照溶解性表,如果两种离子结合能形成沉淀的,就不能大量共存。

溶解性表,可总结成这么五句话: 钾(K+)钠(Na+)硝(N03-)铵(NH4+)溶,硫酸(SO42-)除钡(Ba2+) 铅(Pb2+)(不溶),盐酸(Cl -)除银(Ag +)亚汞(Hg 2 2+)(不溶),其他离子基本与 碱同。

女口 Ba2+、Ca2+、Mg2+等不能与 S042、CO32-等大量共存主要是由于 Ba2++ CO32-=CaCO 乱、Ca2++ SO42- = CaSO4 (微溶);Cu2+、Fe3+等不能与 0耳大量共存也是因为 Cu2+ + 20H-= Cu (OH )2j , Fe3++ 30H-= Fe (OH )3j 等。

3、有弱电解质生成。

如OH-、CH3COO 、PO43-、HPO42-、H2PO-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主要是由于 0H-+ H+= H20、CH3COO + H+= CH3COOH ; 一些酸式弱酸根不能与 0H-大量共 存是因为HCO ・+ OH-=CO32- + H2O 、HPO42-+ OH- = PO43-+ H20、NH4++ OH-=NH3- H2C 等。

4、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

如AI02-、S2-、CO32-、C6H5O-等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如 Fe3+、AI3+等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

这两类离子不能同时存在在同一溶液中,即离子间能发生 “双水解 ”反应。

如 3AIO2-+ 3AI3+ + 6H2O=4AI (OH )8 等。

(二)、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1、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

量共存是由于 2I-+ 2Fe3+=I2+ 2Fe2+。

2、在酸性或碱性的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如N03-和I-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可以共存,但在有大量 H+存在情况下则不能共存; SO32-和S2-在碱性条件 下也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由于发生 2S2-+ SO32- + 6H+= 3S J + 3H2O 反应不能存在。

(三 )、由于形成络合离子,离子不能大量共存中学化学中还应注意有少数离子可形成络合离子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情况。

如Fe3+和SCN 、C6H5O,由于Fe3++ SCN- [Fe (SCN )]2+等络合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四)、能水解的阳离子跟能水解的阴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例: AI3 + 和 S 2 -等。

解题指导1.首先必须从化学基本理论和概念出发,搞清楚离子反应的规律和 中学化学中要求掌握的离子反应规律主要是离子间发生复分解反应和离子间发生氧化反应, 以及在一定条如I-和Fe3+不能大AI3 + 和 HCO3,离子共存 ”的条件。

在件下一些微粒(离子、分子)可形成络合离子等。

“离子共存 ”的条件是根据上 述三个方面统筹考虑、比较、归纳整理而得出。

因此解决 “离子共存 ”问题可从离子间的反应 规律入手,逐条梳理。

2.审题时应注意题中给出的附加条件① 酸性溶液(H + )、碱性溶液(0H — )、能在加入铝粉后放出可燃气体的溶液、由水电离出 的H+或OH-=1X 101Omol/L 的溶液等。

② 有色离子 MnO4 ―, Fe3+, Fe2+, Cu 2+, Fe (SCN )2+。

③ MnO4N03 —等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

④ S2O32—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2O32—+ 2H += S J + SO2T + H2O⑤ 注意题目要求 “大量共存 ”还是 “不能大量共存 ”。

3.审题时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 )注意溶液的酸性对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

如:Fe2+与NO3—能共存,但在强酸性条件下(即Fe2+、NO3—、H +相遇)不能共存;MnO4 — 与Cl —在强酸性条件也不能 共存;S2—与SO32-在钠、钾盐时可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不能共存。

(2)酸式盐的含氢弱酸根离子不能与强碱(OH —)、强酸(H +)共存。

如:HCO3—+ OH — = CO32—+ H2O (HCO3-遇碱时进一步电离 )HCO3—+ H += CO2T + H2O例题分析 :[例 1]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 .K +、 Ag +、 NO3—、 Cl —B .Ba2 +、Na +、 CO32—、 OH —C. Mg2+、 Ba2+、 OH —、 NO3— D.H +、 K +、 CO32—、 SO42— E .Al3+、 Fe3+、 SO42—、 Cl — F .K +、 H +、 NH4+</< p>。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