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347应用心理学2021年考研试题
2021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
1.将物理能量转换成大脑能够识别的神经编码过程是()a.感觉b.知觉组织c.辨认
与识别d.知觉加工
2.认为维持大脑和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需要一定量的刺激
减少,神经系统会产生一些随即活动的是()a.激活-整合模式b.梦的认知理论c.精神分析理论d.完形心理学
3.Luchins(1946)的水测量实验表明()对解决问题的影响A.时机B.功能固定C.变异D.个性
4.在电视的内容不同对其他公民财产估计也不同属于()
a、代表性灵感B.锚定灵感C.框架效应D.欲望灵感
5.吉布森和沃克发明的“视崖”装置,用以研究婴儿的()a.形状知觉b.运动知觉c.大小知觉d.深度知觉
6.埃里克森认为,自我认同导致的身份混淆期是()
a.6岁-12岁
b.12岁-18岁
c.18岁-30岁
d.30岁-60岁
7.老年人心理发展的总趋势是()A.认知活动的退化性变化B.人格偏差C.情绪脆弱
性
d.人际交往技能降低
8.儿童早期思维的主要特点是(a)具体的形象思维,B.直觉的行动思维,C.抽象的
逻辑思维
d.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9.心理学家认为,一般来说,个性化会使个体具有攻击性。
A.增加B.减少C.保持不
变D.不确定
10.根据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人们要找出真正的原因,主要使用的三类信息不包括()a.区别性信息b.相对性信息c.一贯性信息d.一致性信息
二、名词解释(每个问题5分,共40分)1消极强化2本能漂移3宽容4恐慌症
5.移情(transferance)
6.组织文化
7.从众
8.刻板印象
三、简短回答问题(每个问题10分,共100分)1深度感知的线索。
2.桑代克联结理论的主要观点。
3.如果有一个60岁的男人,他的智力年龄是18岁。
根据比率智商的算法,他的智商是
多少?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心理学家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4.举例说明依赖于状态的记忆和编码
specificityprinciple)。
5.试简述强迫型人格障碍的特点。
6.试简述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特点。
7.理情行为疗法中不合理信念的特征。
8.简述双因素理论和公平理论的基本观点。
9.比较自陈式测验与投射测验。
10.简述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四、讨论问题
1.结合西尔斯(sears,1953)等人的研究,比较定时制和自我需求制这两种不同育儿方
风格对个性发展的影响。
(15分)
2.结合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及斯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解读当今中国的“应试教育”和
“高分低能现象”。
(20分)
3.咨询关系与生活中的其他帮助关系,如朋友关系,有何不同。
(20分)
4.结合自己的经验和已有的研究,阐述不同人格理论的价值。
如何看待多元人格共存论
的局面?每种人格理论都对吗?那他们之间怎么有那么大的分歧?最终会有一种统合的人格理论出现并结束理论纷争吗?为什么?(20分)
5.简要描述L.Festinger的认知失调理论,并举例说明消除认知失调的方法(15)
分)
6.尝试描述领导理论研究的发展背景,并简要评估每种领导理论的优缺点。
(25分)
五、案例分析(15分)
潘潘是幼儿园的活跃成员。
他经常因在幼儿园缺乏纪律而受到老师的批评。
例如,吃饭时,老师要求孩子们不要说话,但潘潘大声说话;当老师讲故事时,其他孩子坐在长椅
上静静地听着。
只有潘潘把凳子挪动了一下,发出了很大的声音。
很多时候,当潘潘违反纪律时,老师会惩罚他做需要移动身体的事情,比如扫地、清洁桌子或摆放椅子。
老师认为这可以减少潘潘的违纪行为,但潘潘认为能够移动比坐着更有趣,所以他宁愿受到惩罚也不愿安静地坐着。
他的把戏有一天被老师发现了。
当他故意捣乱时,老师没有给他一个行动的机会。
那天他非常沮丧。
请结合行为主义心理学发展观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