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防工程施工方案(完整版)堤防工程施工方案防洪堤布置原则为了确保防洪堤的有效性,应遵循以下原则:1.堤线应与河流流向相适应,并与大洪水的主流线大致平行。
一个河段堤防距离应大致相等,不宜突然放大或缩小。
2.堤线应力求平顺,各堤段平缓连接,不得采用折线或急弯。
3.堤防工程应尽可能利用现有堤防和有利地形,修筑在土质较好、比较稳定的滩岸上,留有适当宽度的滩地,尽可能避开软弱地基、深水地带、古河道、强透水地基。
4.堤线应布置在占压耕地、拆迁房屋等建筑物少的地带,避开文物遗址,利于防汛抢险和工程管理。
5.湖堤、海堤应尽可能避开强风或暴潮正面袭击,本工程为河堤。
质量控制为了确保工程的质量,应采取以下措施:1.填筑前应进行填料碾压试验,优化填筑压实参数。
铺土上层厚度、含水量、碾压机械及遍数应经过试验决定。
2.施工中应严格控制填筑压实参数,并按设计要求进行抽样检查。
记录和干容重现场控制管理图应按规范要求制定,干容重合格率不得低于90%,不合格样的干容重不得低于设计干容重的98%,且不得集中,以防止砾石过分集中形成架空现象。
3.必须严格控制上堤材料的质量,不合格者不得上堤。
4.堤身填筑砂砾石料最大粒径为500mm。
d<0.1mm者含量应≤5%,d<5mm者含量应控制在20%~30%之间。
压实后的干容重为1.98t/m3(或待现场碾压后由设计、业主、监理、施工四方共同研究确定)。
每层沿堤轴线纵向每50m长做一组(横向3个)干容重测试,不合格者要求再补压工作。
5.块石砂砾石混合料碾压后干容重应不小于2.1t/m3.堤防开挖为了确保开挖工作的顺利进行,应采取以下措施:1.清理施工现场,除按图纸所示或监理工程师指示要保留的植被和保留物外,在用地范围内的所有树木、树墩、树根、灌木和垃圾应予清除运走。
其中胸径大于15cm的树木,应根据监理工程师指示的长度锯成数段,在指定地点码放整齐。
原地面的表土、草皮,应按图纸所示或监理工程师指示的深度和范围清除,并运到指定地点备用或废弃。
用地范围以内所有的树墩、树根、竹根和其它有机物都必须彻底掘除。
公路用地范围内的树墩、树根、竹根应挖到原地面30cm以下深度。
2.土石方的开挖采用机械化施工方法:土方运距在100米以内,选用推土机挖运;大体积的土方远运,采用挖装机械配合自卸汽车施工。
时应注意避免混入大块石料和杂物,保证填筑质量。
2).回填时应分层进行,每层厚度不得超过30cm,每层填筑后应进行振动压实,并且不能超过设计含水量。
3).回填完成后,应进行表层削平和压实,确保填筑面平整、结实、坚固,符合设计要求。
6)工程质量检验1).土石方开挖、填筑等施工过程中,应按照监理人的要求进行质量检验,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2).应及时记录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和处理情况,以备后续的验收和审计。
3).验收合格后,应及时进行档案整理和归档,确保施工记录和验收报告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该项目工程量较大,计划采用机械开挖运输的方式进行施工。
堤身回填料将使用齿脚砂卵石开挖料,采用2台1m3挖掘机挖装砂卵石料,配合6台6-8t自卸汽车运输至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的堤基上分层堆放。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砂卵石堤身回填将进行碾压。
施工方法为:先采用推土机铺筑砂卵石填筑料,再用振动压路机碾压。
在进行砂卵石堤身填筑作业之前,必须进行压实试验,并通过碾压试验确定施工参数。
取得的参数需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应用于工程施工中。
填筑料必须符合设计文件及相关技术规范要求。
堤身填筑施工需在清基工作经验收合格后进行。
施工包括基本作业和辅助作业。
基本作业为运料、卸料、平料、压实及质量检查;辅助作业为洒水、刨毛、清理坝面、接缝处理等。
填筑料采用1m3挖掘机挖土装6-8T自卸汽车运输至工作面,自下而上分层分段平行坝轴线进占法卸料,74KW推土机平料,推土机平料过程中,及时检查铺层厚度,发现超厚部位立即进行处理,压实采用20T振动碾进退错距法压实。
砂卵石填筑料的含水量、铺筑厚度、碾压遍数等以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参数为准。
填筑含水率应控制在最优含水率附近,其上、下限偏离最优含水率不超过3%,以获得最佳的压实效果。
在堤身砂卵石填筑施工中,应积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加强人员培训,建立健全各级责任制,以保证施工质量达到设计标准,工程安全可靠与经济合理。
施工人员必须对质量负责,实行自检、互检、交接班检查,并设立主要负责人领导下的专职质量检查机构,采用班组初检、施工工区复检、质检科终检的“三检制”。
质检人员与施工人员都必须树立“预防为主”和“质量第一”的观点,双方密切配合,控制每一道工序的操作质量,防止发生质量事故。
质量控制按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施工图、技术要求以及工地制定的施工规章制度。
质量检查部门对所有取样检查部位的平面位置、高程、检验结果等均应如实记录,并逐班、逐日填写质量报表,分送有关部门和负责人。
质检资料必须妥善保存,防止丢失,严禁自行销毁。
质量检查部门应在验收小组领导下,参加施工期的分部验收工作,特别是隐蔽工程,应详细记录工程质量情况,必要时应照像或取原状样品保存。
During the n process。
any quality issues that arise during each shift must be documented in detail in the on-site shift handover logbook。
and signed by the duty supervisor。
For each quality issue。
the n made on-site must be signed by the technical supervisor in charge。
as the original record for n quality control.II) XXX fillingXXX clay filling。
convex blocks are mainly used。
and the water content should be controlled within ±2% of the optimal water content determined by testing。
and its n degree should not be less than 0.94.For sand and gravel filling。
the maximum particle size of the material used is 500mm。
The content of particles with d<0.1mm should be ≤5%。
and the content of particles with d<5mm should be controlled een 20% and 30%。
The dry density after n should be 1.98t/m3 (or determined by joint research of the design。
owner。
supervisor。
and n parties after on-site rolling)。
A group of dry density tests should be done every 50m along the dam axis (3 horizontally)。
and if it fails。
n work is required。
with a relative n density of not less than 0.75.When backfilling。
it should be done in layers with steps。
and not spread randomly across XXX large-scale backfilling。
a 75KW bulldozer and a 59KW bulldozer。
as well as a roller of 20T or more。
should be used for layered backfilling and n。
with alayer thickness of no more than 30cm。
For areas XXX not possible。
manual backfilling should be used with a thickness of no more than 10cm for n.II) XXXn sequence: XXX → measurement and layout → XXX cleaning → template XXX → XXX → XXX → XXX.1) n nXXX external water flow into the site and XXX.2) Measurement and layoutMeasurement and layout must be done using a theodolite。
level。
and steel ruler。
and setting layout stakes according to the XXX must have the corresponding nal knowledge and work experience。
and must hold a certificate。
During the n process。
protective measures XXX。
benchmark lines。
XXX.3) XXX cleaningAfter the XXX XXX qualified。
remove debris。
soil。
and loose rocks on the rock surface。
and then pour the concrete。
Before pouring the first layer of concrete on the rock surface。
a layer of 2-3cm thick cement mortar must be laid。
The sand-to-cement。
of the mortar should be XXX。
and the n process should XXX.4) XXXXXX: use standard wooden boards for splicing。
and process XXX.XXX: Before installing the template。
measure and layout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al design ns of the stru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