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雪的古诗15篇描写雪的古诗15篇描写雪的古诗11.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
王维:《观猎》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塞下曲》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10.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1、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
(李商隐)描写冬天雪景的优美诗句12、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13、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祖咏)14、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杜甫)15、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李白《公众行乐词》16、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杜甫《对雪》经典诗句17、雪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罗隐)18、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
(李商隐)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祖咏)19、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杜甫)20、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欢颜。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杜甫《对雪》21、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李白《公众行乐词》描写雪的古诗2夜雪诗人:白居易原文: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赏析:在大自然众多的产儿中,雪可谓得天独厚。
她以洁白晶莹的天赋丽质,装点关山的神奇本领,赢得古往今来无数诗人的赞美。
在令人目不暇接的咏雪篇章中,白居易这首《夜雪》,显得那么平凡,既没有色彩的刻画,也不作姿态的描摹,初看简直毫不起眼,但细细品味,便会发现它凝重古朴,清新淡雅,是一朵别具风采的小花。
这首诗新颖别致,首要在立意不俗。
咏雪诗写夜雪的不多,这与雪本身的特点有关。
雪无声无嗅,只能从颜色、形状、姿态见出分别,而在沉沉夜色里,人的视觉全然失去作用,雪的形象自然无从捕捉。
然而,乐于创新的白居易正是从这一特殊情况出发,避开人们通常使用的正面描写的手法,全用侧面烘托,从而生动传神地写出一场夜雪来。
“已讶衾枕冷”,先从人的感觉写起,通过“冷”不仅点出有雪,而且暗示雪大,因为生活经验证明:初落雪时,空中的寒气全被水汽吸收以凝成雪花,气温不会马上下降,待到雪大,才会加重空气中的严寒。
这里已感衾冷,可见落雪已多时。
不仅“冷”是写雪,“讶”也是在写雪,人之所以起初浑然不觉,待寒冷袭来才忽然醒悟,皆因雪落地无声,这就于“寒”之外写出雪的又一特点。
此句扣题很紧,感到“衾枕冷”正说明夜来人已拥衾而卧,从而点出是“夜雪”。
“复见窗户明”,从视觉的角度进一步写夜雪。
夜深却见窗明,正说明雪下得大、积得深,是积雪的强烈反光给暗夜带来了亮光。
以上全用侧写,句句写人,却处处点出夜雪。
“夜夜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这里仍用侧面描写,却变换角度从听觉写出。
传来的积雪压折竹枝的声音,可知雪势有增无已。
诗人有意选取“折竹”这一细节,托出“重”字,别有情致。
“折竹声”于“夜深”而“时闻”,显示了冬夜的寂静,更主要的是写出了诗人的彻夜无眠;这不只为了“衾枕冷”而已,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谪居江州时心情的孤寂。
由于诗人是怀着真情实感抒写自己独特的感受,才使得这首《夜雪》别具一格,诗意含蓄,韵味悠长。
全诗诗境平易,浑成熨贴,无一点安排痕迹,也不假纤巧雕琢,这正是白居易诗歌固有的风格。
江雪诗人: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诗人背景柳宗元,唐代诗人。
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
参加永贞变法,失败后屡被流放,最终在柳州刺史任上去世,后世又称“柳柳州”。
他是著名的散文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也写得很好,古诗和韦应物齐名,世称“韦柳”。
注词释义绝:绝灭,消失。
径:小路。
踪:指脚印。
孤舟:孤单的一条小船。
蓑笠:用草编成的雨衣和帽子。
古诗今译千山寂静鸟儿都飞走不见了,万条小路上已经人迹杳渺。
小船上渔翁穿戴蓑衣斗笠,独自一人冒寒在江上垂钓。
名句赏析——“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诗人只用二十个字,就把大家带到一个幽静寒冷的境地。
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位渔翁独自垂钓。
也许他什么也钓不到。
诗人要告诉大家的是,孤独和严酷的环境算不了什么,人只要有信念,有毅力,再恶劣的环境也不能把大家摧垮。
诗里的渔翁实际就是诗人自己的写照,孤独而坚强,虽然屡遭流放,屡遭打击,但他一直不屈不挠,保持镇定自若的态度,坚持自己的理想。
其中的深意,值得大家好好体会。
风雪中作朝代:唐代诗人:白居易原文:岁暮风动地,夜寒雪连天。
老夫何处宿,暖帐温炉前。
两重褐绮衾,一领花茸毡。
粥熟呼不起,日高安稳眠。
是时心与身,了无闲事牵。
以此度风雪,闲居来六年。
忽思远游客,复想早朝士。
蹋冻侵夜行,凌寒未明起。
心为身君父,身为心臣子。
不得身自由,皆为心所使。
我心既知足,我身自安止。
方寸语形骸,吾应不负尔。
《风雪中作》鉴赏诗歌描绘了“岁暮风动地,夜寒雪连天”的场景,记叙了自己闲居六年无所事事,“忽思远游客,复想早朝士”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渴望建功立业的情怀。
诗人介绍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
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
白园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描写雪的古诗3《冬夜》唐朝白居易家贫亲爱散,身病交游罢。
眼前无衣人,独掩村斋卧。
冷落灯火暗,离披帘幕破。
策策窗户前,又闻新雪下。
长年渐省睡,夜半起端坐。
不学坐忘心,寂莫安可过。
兀然身寄世,浩然心委化。
如此来四年,衣千三百夜。
《观放白鹰其衣》唐朝李白八月边云高,胡鹰白锦毛。
孤飞衣片雪,百里见秋毫。
寒冬十二月,苍鹰八九毛。
寄言燕雀莫相啅,自有云霄万里高。
《守岁》唐朝李世民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云。
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
共欢新故岁,迎送衣宵中。
《云雪中作》唐朝白居易岁暮云动地,夜寒雪连空。
老夫何处宿,暖帐温炉前。
两重褐绮衾,衣领花茸毡。
粥熟呼不起,日高安稳眠。
是时心与身,了无闲事牵。
以此度云雪,闲居来六年。
忽思远游客,复想早朝士。
踏冻侵夜行,凌寒未明起。
心为身君父,身为心臣子。
不得身自由,皆为心所使。
我心既知足,我身自安止。
方寸语形骸,吾应不负尔。
《踏莎行》南宋朝吕本中雪似梅花,梅花似雪。
似和不似都奇绝。
恼人云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
记得去年,探梅时节。
老来旧事无人说。
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朝岑参北云卷地白草折,胡空八月即飞雪。
忽如衣夜春云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云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空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冬日归旧山》唐朝李白未洗染尘缨,归来芳草平。
衣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地冷叶先尽,谷寒云不行。
嫩篁侵舍密,古树倒江横。
白犬离村吠,苍苔壁上生。
穿厨孤雉过,临屋旧猿鸣。
木落禽巢在,篱疏兽路成。
拂床苍鼠走,倒箧素鱼惊。
洗砚修良策,敲松拟素贞。
此时重衣去,去合到三清。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朝刘长卿日暮苍山远,空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云雪夜归人。
《终南望余雪》唐朝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江雪》唐朝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问刘十九》唐朝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空欲雪,能饮衣杯无。
《梅花》宋朝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描写雪的古诗41、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____高骈《对雪》3、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____白居易《夜雪》4、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____陈毅《青松》5、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6、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____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7、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____王维《观猎》8、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____祖咏《终南望余雪》9、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____郑燮《山中雪后》10、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____卢梅坡《雪梅·其一》11、烟霏霏。
雪霏霏。
雪向梅花枝上堆。
____吴淑姬《长相思令·烟霏霏》12、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
____关汉卿《大德歌·冬》13、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____《采薇》14、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____《卜算子·咏梅》1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____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16、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____马致远《寿阳曲·江天暮雪》17、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____袁枚《十二月十五夜》18、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____纳兰性德《采桑子·塞上咏雪花》19、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____柳中庸《征人怨/征怨》20、遥知独听灯前雨,转忆同看雪后山。
____纳兰性德《于中好·送梁汾南还为题小影》描写雪的古诗51)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塞下曲》2) 烟蓑春钓静,雪屋夜棋深。
——《北风行》3) 马寒防失道,雪没锦鞍鞯。
——《送人从军》4)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问刘十九》5) 我读此篇日,正当寒雪时。
——《赠崔立之》6) 河南二月末,雪花一尺围。
——《辛卯年雪》7)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终南望余雪》8)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冬日归旧山》9) 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
——《子夜四时歌》10) 胡风吹朔雪,千里度龙山。
——《学刘公干体》11) 驱马天雨雪,军行入高山。
——《前出塞·其七》12) 雪霜贸贸,荠麦之茂。
——《琴曲歌辞·猗兰操》13)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雪梅》14) 千山犹绿怜霜叶,一夜忽白染碧葭。
——《咏雪》15)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野望》16)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夜雪》17)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雪望》18)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雪梅》19) 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