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总复习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总复习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复习第一章声现象基础练习⒈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必须依靠介质。

⒉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⒊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秒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如果不到0.1秒,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⒋乐音特征是:音调,响度,音色。

其中音调跟发声体的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基础知识讲解声音的产生:A、物体振动产生声音,振动停止,物体的发声就停止,但声音可继续传播。

B、固体振动产生声音的例子:敲打门、桌子、人在楼层上走动等等皆可使固体振动发声。

C、也体振动产生声音的例子:海水拍打海岸产生海浪声,又如著名的钱塘江大潮所产生的巨大的涛声。

D、气体振动产生声音的例子:子弹、炮弹快速穿过空气时产生的声音,秋风怒号。

5、声音的传播A.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

传声的介质有:空气(声波传播)、固体、液体(比较这几种物质传声速度、优劣)B.声速:是一个表示声音传播快慢的物理量,它的大小等于每秒内声音传播的距离。

声速与物质的温度、物质的种类有关。

一般而言,有v固>v液>v气。

15℃空气中声音速度为340m/s。

6、人听到声音的条件:A.声源在振动发声.B.有传播声音的介质,如空气。

C.听觉器官完好.教师简要讲述人耳的结构,着重讲清楚鼓膜(形成起振)、听小骨(放大震动)、听神经(传到声刺激产生的神经冲动)、听觉中枢(形成听觉)这些部分的功能。

骨传导:人的头骨、颌骨等可接受声音刺激形成神经兴奋,并可把这些兴奋传递到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例题分析例题1:莱芜市200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例题2:(2006年南通市)如图甲所示,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__产生的;如图乙,鱼儿能听见拍手声,说明______可以传播声音。

例题3:(06河北)关于“声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回声的传播速度小于原声的传播速度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C.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D.声音的传播速度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无关例题4:北京市2006如图所示的这些现象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

堂上练习1、(06年福建泉州)南音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乡土风情气息而被誉为中华民族艺术瑰宝,在闽南民间广泛流传。

它的主奏乐器琵琶(南琶),弹奏时那缠绵深沉的琴声是靠琴弦产生的;琴声是通过传到人的耳朵的。

2、(06年广西桂林)在“探究声音的产生”的活动中,同学们体验到了发声的音叉在振动、说话时声带在振动等一系列现象后,可运用的方法得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

3.小玉爱听收音机,他发现收音机里的报时声“嘟、嘟、嘟……”共有六响,从第一声到最后一声,前后间隔10秒钟,最后一响声调比较高。

有一天,他听过手中收音机响过最后一响后,远处楼里又传来最后一响的报时声,这是为什么?4. 已知空气可以传播声音,请设计一个简易实验,证明固体也能够传播声音。

请写出实验所需要的器材、实验步骤以及实验分析与结论。

要求设计的实验其有可行性,要符合安全原则。

( l )实验器材:( 2 )实验步骤:( 3 )实验分析与结论:声音的三个特性:A、音调:声音的高低,也即通常所讲的“调子高低”问题。

①决定音调的因素:频率(教师再将一下频率的概念、单位)②人的听觉范围:20Hz~20000Hz③超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

人听不到这种声。

④次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

人听不到这种声。

其他动物可以听到超声波、次声波。

B、响度:指声音的强弱(大小)。

即通常指的“嗓门大小”问题。

它由物体的振幅决定。

教师比较频率和振幅的不同。

C.音色:某种声音所独具的特质。

如二胡、小提琴,无论在白天、黑夜、人们都能区分,就是它们的音色不同之使然。

例题6:2006年福州市唐诗《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钟声是因为钟受到僧人的撞击产生发出的,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他是根据声音的来判定的。

例题7:(江苏省宿迁市2006)通过学习“声”,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最小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C.我们能区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空气的温度高低无关例题8:浦东新区2006花匠在挑选花盆时,常常将新花盆拎起后轻轻敲击它,根据敲击声来判断花盆是否有裂缝,他是主要根据声音三个特征的()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三个特征全都有。

动脑动手1、响度跟发声体的________有关系,________越大,响度越大;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的________有关系,人们距离发声体越近,响度就越________。

2、乐音的三个特征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06黑龙江)编钟是我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的乐器。

用相同的方法敲打大小不同的编钟能发出不同的声音。

4、(06河南)小提琴发出的悠扬的琴声是靠振动产生的。

演奏前,演员们常常要调节一下琴弦(拧紧或放松),这主要是为了调节琴声的。

5、(06江苏)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震耳欲聋”,这是指声音的;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不同。

6、(06江苏常州)刚竣工的三峡大坝经过超声波检测,无一结构性裂缝。

超声波探伤仪发出超声波时,人耳不能察觉,原因是超声波()A、速度太快B、响度太小C、频率太高D、频率太低1.噪声:①物理定义:物体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

②环保角度上的概念:影响人们学习、休息、工作、谈话的声音。

③噪声强弱的表示:用分贝(dB)表示。

教师讲一讲保证工作、学习的声强级、保护人听力的声强级等知识。

④噪声的控制:从三个方面实施。

声的利用:①声音中含有信息: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②回声:回声定位③声音中含有能量:超声波除结石,城市噪声中声能的开发(研究中)。

例题9:(江苏省淮安市2006)如图所示,城市高架道路的部分路段,两侧设有3m 左右高的透明板墙,安装这些板墙的目的是A.保护车辆行驶安全B.减小车辆噪声污染C.增加高架道路美观D.阻止车辆废气外泄例10:广州市2006(l )小明学了“电磁波”和“声波”这两部分内容后做了如下的知识归纳表,表中 和 的说法是错的.(填写表中序号)(2)车门车窗己关闭的汽车内的乘客几乎听不到外面的声音,这是从 途径减少噪声;广州市区内禁鸣喇叭是从 途径减少噪声。

例11:绵阳市2006控制噪声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下面关于控制噪声的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A 、摩托车的消声器是防止噪声进入耳朵B 、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是防止噪声产生C 、道路旁植树是阻断噪声的传播D 、工厂用的防声耳罩是防止噪声的产生 例12:2006年潍坊市 超声波在科学技术、生产生活和医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请你说出两个应用的实例:① ;② 。

学生练习⒈下列关于声音传播的说话中,不正确的是( )(A)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

(B)学生听到老师的讲课声音是靠空气传播的。

(C)真空不能传声。

(D)打锣时,要使锣停止发声,只须用手按住锣面就可以了。

⒉不能传播声音的是( )(A)真空 (B)木头 (C)空气 (D)水⒊比较声音在海水、铁管和空气中传播速度,从大到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海水、铁管、空气 (B)铁管、海水、空气(C)空气、铁管、海水 (D)空气、海水、铁管⒋百米赛跑时,终点的计时裁判员正确的计时方法是( )(A)听到发令员的枪声开始计时 (B)看到发令员的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C)听到发令员的最后一声口令开始计时 (D)看到最先起炮的运动员起跑开始计时 ⒌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切振动的物体都会发出声音 (B)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距离叫做振幅(C)物体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D)正常人听觉频率范围是每秒20次到2万次⒍有一根长100米的空心钢管,甲同学在一端敲打钢管一下,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可以听到( )(A)一次回声 (B)两次回声 (C)三次回声 (D)四次回声7. (06江苏淮安)在城市的高架道路的部分路段的两旁,两侧有3m 左右高的透明板墙。

安装这些板墙的目的是( )A 、保护车辆的行驶安全B 、减少车辆的噪声C 、使高架道路更美观D 、阻止汽车排放的废气 第二章 光 现 象基础练习做下面一组填空题:1.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太阳、月亮、烛焰、眼睛和钻石等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太阳、烛焰。

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在我国古代墨经中记载着世界上最早的 小孔成像实验,并明确提出了光的直线传播。

3.光在直空中的速度是3×105千米/秒,光在其它介质中的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小。

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 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 如 篝火、蜡烛、油灯、电灯。

月亮 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应用:①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

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④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4、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

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

例题1(2006 北京)如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例题2 (2006连云冈)下列现象中,可以用光沿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A.树在水中的倒影B.立竿见影C.冰透镜向日取火D.鱼翔浅底例题3 (2006乐山)如图所示,在开凿大山隧道时,工程师们常常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使掘进机沿直线前进,保证隧道方向不出偏差。

这主要利用了( )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曲线传播C.光的反射D.光的折射例题4 (2006 大连)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_________。

若光源是圆形的,小孔是方形的,则成的像是_________形的。

堂上练习1.光在均匀介质中沿传播。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千米/秒。

2.太阳与地球相距1.5×108千米/秒,则太阳光传到地球需秒。

3.关于光的直线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只有在空气中才沿直线传播 (B)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C)光在玻璃中不是沿直线传播 (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的反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