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培训材料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培训材料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培训材料
1.手足口病的流行特性
手足口病流行无明显的地区性,是全球性传染病。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

该病流行期间,可发生幼儿园和托儿所集体感染和家庭聚集发病现象。

2.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EV71型和A组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

手足口病≠肠道病毒EV71,肠道病毒EV71只是引起手足口病的其中的一种病毒。

3.手足口病的的症状?
以发热和手、足、口、臀部四个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

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皮疹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所以又称四不像;疱疹具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

手、足、口病症状在同一患者不一定全部出现。

4.手足口病严重吗?
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约一周左右具有自愈的倾向。

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肺水肿和心肌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等,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

5.哪些人容易感染手足口病?
人是唯一宿主,普遍易感,以婴幼儿发病为主。

≤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

6.哪些消毒剂对EV71肠道病毒有效?
75%酒精和5%来苏不能将其灭活,但对紫外线及干燥敏感。

各种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碘酒都能灭活病毒。

病毒在50℃可被迅速灭活。

7.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1)经(接触被患者粪便污染的物品,病从口入)粪-口传播;
(2)呼吸道飞沫(近距离飞沫)传播;
(3)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泡疹液而感染。

8.预防控制措施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

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感染的关键。

幼儿园预防控制措施
1. 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
2. 每日对不可移动的共用物品、游玩设施进行清洗消毒;
3. 衣被及其它日常用品和玩具要勤晒太阳;
4. 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入;
5. 保持充足的睡眠,提高儿童的抗病能力;
6. 落实晨检制度,发现有发热、皮疹的孩子,要立即要求家长带小孩去医院就诊;
7. 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

培训人员:本园全体教师
主讲:班良伟
培训时间:2014年5月8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