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基本组织一、名词解释1. 新陈代谢机体与周围环境之间所进行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的自我更新过程。
2. 兴奋性机体对环境中的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和特性。
3. 反应当环境发生变化时,机体内部代谢及外边活动所发生的相应改变。
4. 刺激引起机体发生反应的各种环境变化统称为刺激。
5•阈值也叫阈强度指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
6. 内环境细胞直接生活的体内环境,称为机体的内环境,为细胞外液。
7. 稳态机体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及理化性质在不断转换中达到相对平衡状态,称为稳态,它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
8. 组织是构成人体各器官的基本成分,由起源相同、类型相似的细胞和细胞间质所组成。
9. 内皮衬贴在循环管道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10. 腺上皮以分泌功能为主上皮,构成腺。
11. 腺以腺上皮为主所构成的器官,具有分泌的功能。
12. 神经纤维由神经元长突起以及包绕在它外面的神经胶质细胞构成的结构。
13. 感受器是感觉神经纤维的终末部分,能感受刺激,传导冲动。
14. 效应器运动神经纤维的终末部分,可支配肌肉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
15. 突触是存在于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器细胞(靶细胞)之间具有信息传递作用的特殊连接结构。
16. 器官机体内由几种功能近似的组织有机结合起来,构成的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的结构。
17. 系统一系列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密切联系的器官组合起来,共同完成某一方面生理功能,构成系统。
18. 体液调节指存在于血液循环或其他体液的一些化学物质对人体功能活动进行的调节。
19. 自身调节指内外环境改变时,器官、组织、细胞不依赖神经或体液调节,其本身所呈现出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20. 正反馈指受控部分的反馈信息,使控制部分的调控作用减弱的过程。
21. 负反馈受控部分的反馈信息,使控制部分的调控作用加强的过程。
二、填空题1. 以解剖学姿势为准,距正中矢状面近者为内测;较远者为外测。
2. 人体的基本组织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3. 人体学常用术语中的三个轴是:矢状轴、冠状轴和垂直轴。
4. 人体的解剖学方位是以解剖学姿势为标准描述的,近腹者为前,近背者为后。
5. 机体的新陈代谢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两个方面。
6. 衡量兴奋性高低的指标为阈强度,阈强度愈大,兴奋性愈低,反之愈高。
7. “液态镶嵌模型学说”认为细胞膜由双层类脂分子和镶嵌在其中的蛋白质分子所组成。
8. 按结构和功能上皮组织可为被覆上皮和腺上皮两大类。
9 •固有结缔组织分为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和网状组织。
10. 根据肌组织形态和功能的特点,可分为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三种11. 神经组织是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的。
12.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13.根据功能的不同可将神经元分为 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联络神经元三类。
14. 化学性突触的结构包括 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
15. 神经胶质细胞具有 支持、保护、营养和绝缘的作用。
16. 调节人体功能的方式有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17.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反射。
18. 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5个部分组成。
19. 排尿反射是 正反馈。
20. 根据强度的大小,可以把刺激分为 阈下刺激、阈刺激和阈上刺激。
21. 解剖学术语中的“内和外”是表示与 空腔器官位置关系的描述。
三、单项选择题1. 用来描述空腔器官的方位术语是 A.上和下 B.内和外 C. 内侧和外侧 D. 浅和深 E. 近和远2. 躯体上两点中,近正中矢状面的一点为 A. 里 B. 夕卜 C .内侧 D. 外侧 D. 远侧3. 有“细胞供能站”之称的细胞器是A.线粒体B. 核糖体C. 溶酶体D. 细胞核E. 内质网 4. 不属于反射弧的结构是 A.感受器 B.受体 C. 传入神经 D.传出神经 E. 效应器 E. 以上说法均不对6. 下列生理过程中,不属于正反馈调节的是 A.排尿反射 B.分娩 C. 血液凝固7. 平均动脉压在一定范围内升降时,脑血管可相应的收缩或舒张保持脑血流量相对稳定属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自身调节 D.正反馈调节 E.负反馈调节 8.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A.反射B.反应C.正反馈D.负反馈E. 兴奋9. 判断组织兴奋性高低常用的指标是 A.刺激的频率B.刺激强度-时间变化率C.刺激的时间D.阈强度E.阈刺激10. 骨骼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中起关键作用的物质是A.Na +B.Ca 2+C.Cl 11.机体的内环境是指D.Mg 2+E.Fe 2+A.细胞内液B. 组织液C.细胞外液D. 血浆E. 脑脊液12.机体调节的最主要方式是A.自身调节B.神经调节C. .体液调节D ..条件反射E. 反馈调节13.具有预见性的调节方式是A.自身调节B.神经调节C. .体液调节D.条件反射E. 反馈调节14.作用广泛而持久的调节方式是A.自身调节B.神经调节C.体液调节 D ..条件反射E. 反馈调节15.只能在局部发挥作用调节方式是A.自身调节B.神经调节C. .体液调节 D . .条件反射E. 反馈调节16.刺激的阈值指的是A.能引起细织发生反应的最短作用时间B.能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最适作用时间C.能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D.能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最适刺激强度5. 下列关于刺激与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组织受到刺激后必然引起反应 C. 只有阈刺激会引起组织产生兴奋 B.组织一旦发生反应就出现兴奋活动 D. 抑制也是组织发生反应的一种形式D.减压反射E.排便反射E.能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各种环境变化17.下列哪一项不是上皮组织的特点A.包括被覆上皮和腺上皮B D.含有丰富的血管. 细胞排列紧密E.细胞间质较少C.具有保护作用18.下列哪一项不是结缔组织的特点A.细胞形态丰富B.细胞排列疏松C.具有保护作用D.含有丰富的血管E.细胞间质较少19.分布于心血管腔面的是A.内皮B.单层柱状上皮C.单层立方上皮D.间皮E.复层扁平上皮20.分布于呼吸道的腔面的上皮是A.单层立方上皮B.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C.内皮D.单层柱状上皮E.间皮21.受体的化学本质是A.脂肪B. 糖类C.蛋白质D. 核酸E. 脂质四、问答题1•何谓内环境及稳态,有何生理意义?(5分)答:细胞直接生活的体内环境,称为机体的内环境,为细胞外液。
(2分)机体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及理化性质在不断转换中达到相对平衡状态,称为稳态,(2分)意义:它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
(1分)2. 简述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
(4分)答: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1分)细胞排列有极性(1分)无血管分布,富含神经末梢;(1分)再生能力强。
(1分)3. 简述结缔组织的分类。
(4分)答:分四类:固有结缔组织、软骨组织、骨组织、血液(各1分)4. 什么是突触,化学性突触的基本结构包括?(4分)答:突触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器细胞之间的特殊连接结构。
(2分)化学性突触,其结构由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和突触间隙组成。
(2分)5. 人体功能调节方式有那几些?各有何特点?(6分)答:神经调节(1分)反应迅速、准确,作用局限而短暂(1分)体液调节(1分)反应速度较慢,作用广泛而持久(1分)自身调节(1分)调节幅度小、灵敏度低(1分)第二章第二节运动系统一、名词解释1. 骨连结骨与骨之间的连接结构。
2. 关节又称间接连结,是骨与骨之间借膜性结缔组织囊形成的连接结构。
3. 椎间盘是位于相邻的两个椎体之间的纤维软骨盘,内有髓核。
4. 胸骨角胸骨柄和胸骨体连接处微向前凸,在体表可触及。
其两侧平对第二肋,常作为计数肋及肋间隙序数的标志。
5. 鼻旁窦又称副鼻窦,是鼻腔周围的颅骨内一些与鼻腔相通的含气空腔,内衬黏膜。
6. 肋弓第7〜10对肋软骨依次连于上位肋软骨的下缘共同形成的结构,是临床上进行肝、脾触诊的重要标志。
7. 足弓:足骨借韧带、关节紧密相连,形成向上凸起的弓形,称为足弓。
8. 股三角:位于股前面上部,由腹股沟韧带、长收肌和缝匠肌围成。
9. 盆膈:肛提肌与覆盖在其上、下的筋膜共同构成盆膈,有直肠穿过。
10•腱膜:阔肌肌腱呈薄膜状,称为腱膜。
二、填空题1.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
2. 根据骨的形态,可将骨分为 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四类。
3. 骨由骨质、骨膜和骨髓三部分构成。
4. 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5. 椎体和椎弓围成的孔为椎孔;相邻椎骨的上下切迹围成的孔为 椎间孔。
6. 骨髓分为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和无造血功能的黄骨髓两种。
7. 肋是由肋骨和肋软骨两部分构成。
8. 从上向下胸骨由 胸骨柄、胸骨体和剑突三部分组成。
9. 关节的辅助结构有 韧带、关节盘或半月板等。
10. 躯干骨包括26块椎骨、1块胸骨和12对肋。
11. 有横突孔的椎骨是 颈椎;椎体上有肋凹的椎骨是 胸椎;棘突呈板状的椎骨是 腰椎。
12. 髋骨由髂骨、耻骨和坐骨三块骨融合而成。
13. 鼻腔外侧壁有三个骨片,自上而下依次称为上鼻甲、中鼻甲和下鼻甲。
14. 鼻旁窦共有4对、分别是 额窦、筛窦、上颌窦和蝶窦。
15. 脊柱有四个生理弯曲,即凸向前的 颈曲、腰曲和凸向后的胸曲、骶曲。
16. 一侧胸锁乳突肌收缩使头向 同侧倾斜、脸转向对侧;两侧同时收缩使头 后仰。
17. 骨骼肌的辅助结构有: 筋膜、滑膜囊和腱鞘。
18. 膈有三个裂孔,由后向前依次是: 主动脉裂孔、食管裂孔 和腔静脉孔。
19. 腹前外侧壁有三块扁肌、由浅及深分别是 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
20. 胸骨角平对第2肋,肩胛下角平第 7肋,肩胛上角平第 2肋。
21.两侧髂棘最高点的连线,平对第 4腰椎的棘突。
22. 腹股沟管内男性有 精索通过,女性有 子宫圆韧带 通过。
三、单项选择题1. 肩胛下角位置是2. 胸骨角是 A.平对第2肋间隙C. 胸骨体与剑突形成的结构 3. 重要的呼吸肌有 A.胸大肌 B.膈 4. 使外展肩关节的肌是可使A.背阔肌B.三角肌5. 右侧胸锁乳突肌收缩A. 头后仰B.C.头歪向左侧、面转向左侧6. 能伸膝关节的肌是A.平第1肋B.平第2肋C. 平第3肋D.平第7肋 E 平第10肋B.平对第2肋D. 两肋弓的夹角E. 平第 10肋C.胸小肌D. 前锯肌E.胸小肌C.肱二头肌D.肱三头肌E. 斜方肌头歪向右侧、面转向右侧 D.头歪向右侧、面转向左侧 E. 头前伸C.股四头肌D. 梨状肌E.股二头肌A.缝匠肌B. 臀大肌7.躯干骨不包括 A.尾骨B. 颈椎 8. 不属于间接连结的是 A.颅顶的缝 B.肩关节 9. 有关红骨髓的描述正确是 A.存在于骨的骨密质内C.存在于成人长骨的骨髓腔E.不能转变为黄骨髓 10. 指出下列骨不属于脑颅骨者 C. C. 胸骨 D. 肋 肘关节 D. 踝关节 E. B. E.锁骨 腕关节 不存在于椎骨内 D.髂骨、胸骨、椎骨内终生保存红骨髓 A.上颌骨 B. 蝶骨 C. 额骨 D. 筛骨 E. 颞骨 11.骶管麻醉的穿刺部位正对 A.骶角B.骶管裂孔C. 骶前孔D. 骶岬E. 骶后孔 12. 属于长骨的是A.肩胛骨B. 胸骨 13. 肩部最高的骨性标之志是 A.肱骨头 B.锁骨 角 14. 膝关节的主要运动形式是 A.内收和外展 B.屈和伸 15. 全身运动最灵活的关节是 A.肩关节 B. 肘关节 16. 全身最复杂的关节是 A.肩关节 B. 肘关节 17. 人体最长的长骨是 A.肱骨 B. 胫骨18. 臀部肌内注射常选的部位是A.臀部内上限1/4 C.臀部内下限1/4 E.臀部上1/4区19. 椎体小、横突有孔、 A.颈椎 B. C. C. C.锁骨 D.尺骨 E. 顶骨C.喙突D.肩峰E. 肩胛骨上C.环转运动髋关节 关节 C.股骨D.D. D.D.旋内和旋外E.旋前和旋后 膝关节 E.D.膝关节E. 腓骨 E. 尺骨B.臀部外上限1/4 臀部外下限1/4 棘突短并且分叉是 胸椎C. 20. 股三角内由内向外依次排列 A.股动脉 股静脉 股神经D.股神经 股动脉 股静脉E. 股神经 精索 股静脉 21. 关于腹股沟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是腹肌间的管道C.外口称为深环 E.男性有精索通过 22 •不属于躯干骨的是: A.颈椎 B .肋 C.肩胛骨 D .胸骨 E 尾骨 23•下述中错误的是:A.肩关节由肱骨的肱骨头与肩胛骨的关节盂构成腰椎 D. 骶椎 E. 踝关节 踝关节尾椎 B.股静脉 股动脉 D.股动脉股神经 股静脉 B.位于腹股沟韧带外侧半上方 D.女性有子宫主韧带通过股神经B. 膝关节由股骨下端、胫骨和腓骨上端构成C. 髋关节由髋骨的髋臼与股骨的股骨头构成D. 肘关节包括三组关节:即肱尺关节、肱桡关节和桡尺近侧关节E.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四、简答题1•何谓关节?简述关节的基本结构及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