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典益智玩具的意义

古典益智玩具的意义

中国古典益智玩具的意义
主讲人:赵泰贵
中国是一个伟大的文明古国,它为世界数学的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中国古老的智力游戏和古典数学玩具,如九连环、七巧板、华容道、鲁班锁、四喜人等把数学和游戏玩具结合起来,对于提高玩具品位、开发思维智力具有独特的功能。

一、七巧板:
七巧板是由下面七块板组成的,完整图
案为一正方形:五块等腰直角三角形(两块小
形三角形、一块中形三角形和两块大形三角
形)、一块正方形和一块平行四边形。

十九世纪最流行的谜题之一就是七巧
板。

七巧板的流行大概是由于它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明白易懂的缘故。

你可以用七巧板随意地拼出你自己设计的图样,但如果你想用七巧板拼出特定的图案,那就会遇到真正的挑战。

正是七巧板的乐趣所在。

18世纪,七巧板传到国外,立刻引起极大的兴趣,有些外国人通宵达旦地玩它,并叫它"唐图",意思是"来自中国的拼图"。

七巧板的好处与用处简直是多不胜数,以下是七巧板部分的好处与用处:形状概念、视觉分辨、认智技巧、视觉记忆、手眼协调、鼓励开放、扩散思考、创作机会。

无论在现代或古代,七巧板都是用以启发幼儿智力的良好伙伴。

能够把幼儿对实物与形态之间的桥梁连接起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形状分析及创意逻辑上都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二、九连环:
传说九连环源于中国古代传统民间,一说发
明于战国时代,另一说发明于三国时期。

在中国,
战国时代名家惠施曾著立《连环可解》的立论。

惠施所说连环是指《战国策》卷第十三中提到的
玉连环,南宋鲍彪注称这种玉连环是"两环相贯",
显然不是这里所说的九连环。

据说三国时期,诸葛亮常带兵打仗,为排遣妻子寂寞而发明。

于明代普及,明代中期时,流传更是极广。

清代上至士大夫,下至贩夫走卒,个个爱玩"九连环"。

《红楼梦》中曾有描写在深闺中玩九连环的细节。

九连环无论在任何时候,都有着聪明的象征。

在古代,对于人们来说,九连环不算是一种玩具,而是代表智慧的象征。

电视剧看多的人应该会有这样一个印象:出使天朝的外邦,有些比较嚣张的,都会拿出九连环来刁难朝中大臣。

在大家都束手无策,外邦使官洋洋得意的时候,总会有一个比较聪明的人出来解出九连环,挽回天朝的颜面。

因此,九连环总是会被赋予聪明,有智慧的帽子。

九连环的每个环互相制约,只有第一环能够自由上下。

要想下/上第n个环,就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个环除外)。

一、第n-1个环在架上;二、第n-1个环前面的环全部不在架上。

玩九连环就是要努力满足上面的两个条件。

三、孔明锁:
孔明锁,相传是三国时期诸葛孔明根据八卦玄学
的原理发明的一种玩具,曾广泛流传于民间。

逐渐得
到人们的重视,它对放松身心,开发大脑,灵活手指
均有好处。

它是老少皆宜的休闲玩具。

孔明锁看上去
简单,其实内中奥妙无穷,不得要领,很难完成拼合。

孔明锁起源于古代中国建筑中首创的榫卯结构。

孔明锁这种三维的拼插器具内部的凹凸部分(即榫卯结构)啮合,十分巧妙。

原创为木质结构,外观看是严丝合缝的十字立方体。

孔明锁类玩具比较多,形状和内部的构造各不相同,一般都是易拆难装。

拼装时需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分析其内部结构。

它有利于开发大脑,灵活手指,是一种很好的益智玩具。

四、华容道:
这是一个由经典的故事发展而成的
益智玩具。

古诗写道“曹瞒兵败走华容,
正与关公狭路逢。

只为当初恩义重,放开
金锁走蛟龙”。

这首诗是《三国演义》里,
作者对赤壁之战关公放走曹操的感慨。

“华容道”这一古老的智力游戏,就取意于这段故事。

由于该游戏变化多端,精深莫测,具有百玩不厌等特点,被称为世界“智力游戏界的三大不可思议的游戏”之一。

棋子的游戏规则是:只准利用2个空平面移动,不许把棋子重叠,也不许跨过任何棋子,要想法用最少的步数把曹操移到出口。

只许曹操出去,别的棋子不许出去。

本游戏的目的就是通过移动各个棋子,帮助曹操从初始位置移到棋盘最下方中部。

中国古典益智玩具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孕育着深厚文化底蕴和民族智慧之光,涉及了多门学科。

这类玩具以它开发智力、启迪思维的功能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作为中国人,我们有责任担负起推广中国古典益智玩具,弘扬中国国粹的使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