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


神经衰弱
病因学:持久的精神紧张与压 力、生活事件刺激、性格因素(不 开朗、心胸狭窄、敏感多疑、胆 怯)。 病理学:不良情绪体验+不健康 性格特点+机体功能削弱(神经过程 抑制弱化兴奋亢进)。
神经衰弱
临床表现: 1.易兴奋易激惹:自我控制能力下 降、急躁、微不足道的小事即可发怒伤 感,常与他人闹别扭。 2.易疲劳易衰竭:常常疲惫不堪, 注意力分散,记忆力减退,
学校恐怖症
恐怖(性神经)症
对某种特殊场所和事物及人产 生持续的不必要的恐惧。三要素: 恐怖的情绪;回避恐怖对象;回避 而影响正常生活。
恐怖(性神经)症
分类:物体恐怖(怕小动物、血、 锐器),社交恐怖(怕异性交往,注 目);处境恐怖(高空、广场、学校) 病因:遗传因素+心理体验+性格特 征+生活事件 防治:系统脱敏+小剂量舒乐安定
幻觉和妄想
幻觉 hallucination:大脑对 当时没作用于感受器的外界客观事 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妄想delusion:大脑对外界事 物的间接而歪曲的反映。
神经症性心理障碍
这是一种由于内心长期矛盾痛 苦而致的心理功能不能正常发挥, 从而影响工作、生活和学习的心理 障碍。挫折(轻)与本人感受(重) 不相称。
适应自我不良
一个的心理状态不正常并不 是说这个人的心理都是不正常的。 关键在于这个不正常的心理是否 影响了他正常的适应社会和自我 能力。
精神病性心理障碍
以幻觉、妄想或为数不多的几 种异常行为(广泛的兴奋和活动过 多、显著的精神运动性迟滞及紧张 性行为)为主要表现的重度精神障 碍。大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人格障碍
某一人格特质偏离常态;并造成自 己或他人的麻烦。 强迫性人格障碍: 反社会人格障碍: 偏执性人格障碍:猜疑、
偏执型人格障碍
1、敏感 2、多疑 3、嫉妒(如同野马—当嫉妒被理性的缰绳驾驭时,可成 为争先的动力) 4、固执:某人有一信念:“柑桔不能种于某一地方”: 种了不会发芽,发了芽不会长,长了不会结果,结了 果不好吃 5、好争辨;听不进人家的意见,以“不”阻止别人的建 议 6、牵连观念:怀恨、将别人的善意当作恶意。 7、先占观念:《不与陌生人说话》的医生,爱人家又折 磨人家。执着到不合时宜不识时务。
神经症治疗护理预防原则
1.消除和减轻心理压力; 2.帮助患者解决好所遇到的 问题; 3.帮助患者改善人际关系; 4.以心理治疗为主,配合药 物治疗(短期、少量)
心境(情感)障碍
三大主征:情绪的高涨(燥狂)或低 落(抑郁);兴趣的缺失;自觉精力体力 不足; 抑郁:对未来失去希望,对生活失去 意义与信心,大脑迟钝,自杀的倾向与行 为。(通知家长、安排陪人),自责自罪 ( 抑郁是原因 还是结果要搞清楚 ),百 忧解销售全球第二。 燥狂:没有原因的高兴,联想加剧,
分裂样人格障碍


精神分裂症在150年前称为早发性痴呆,之所以改为 精神分裂症是因为思维与情绪不一致,情绪与行为不 一致,不合群 孤僻:离群索居 冷漠:处险不惊、处 思维奇特:世界名人大多为人格特殊的人,无论是政 治的还是文学艺术的。中庸之道的两点论分析。 行为怪异 不合时宜:时下假话、大话、空话。张志新在四人帮 倒台后被枪毙?锋芒毕露 一过性特殊体验:一过性幻觉,一过性
忧郁症实例(二)

高考落选,设法摆脱抑郁情绪而转 学复读,第二次高考又以2分之差落选, 怀疑人活在世上没有意义,拼搏得不偿 失,不愿再读书,整日呆在家中,怕见 熟人,羡慕古代隐士,曾萌发削发为尼 的念头,遇到一点不顺心的事就万念俱 灰,几次企图自杀,但又觉得死了太可 惜。
忧郁症实例(三)

患者性格内向,孤独少语,胆 小怕事,爱思考,多愁善感,喜读 诗歌和小说,常为古人担忧落泪。 患者无幻觉妄想和自罪自责表现, 求知心切,自知力充分。
认知心理治疗

对这一典型的抑郁性神经症患 者实施了认知心理治疗,帮助患者 发掘自己不合理的思维方式,坚持 记日记,改变认知系统,经半年治 疗,抑郁情绪有所改善。
躁狂抑郁症实例

某男,50岁叫、小学教师,间歇性欢乐与 愁闷少语交替发作25年。患者母亲有精神病史, 弟弟自杀身亡。25年前患者因小学校长被撤职 开始表现出精神失常,闷闷不乐,唉声叹气, 感到处境艰难,度日如年,晨起情绪特别坏, 入睡难,早醒。一年后,患者一改以往表现, 无原因欢乐、爱说话,见人就打招呼,吹嘘自 己,成天忙碌,走东串西,晚上仅睡3--4小时, 半年后症状消失,一切如常。

统计学标准
用统计学标准来衡量的条件: 1.在人群中某一心理现象或行 为方式的程度是正态分布的; 2.偏离正常的。
心理障碍的原因
不同类型的心理障碍,不同 的人有着不同的形成原因。心理 障碍是在遗传的基础上,通过后 天环境影响而形成的。即有遗传 和环境二方面的原因。
心理障碍的原因
1、遗传对形成心理障碍的影响 2、父母对孩子形成心理障碍的影 响:父母的个性对孩子形成心理障碍的 的影响,父母亲的个性有障碍,其子女 的个性也会受到影响;父母对孩子的态 度对孩子形成心理障碍的影响:父母对 孩子的态度直接影响到孩子心理特点的 形成。
反社会性人格障碍
一、三缺乏: 1、责任感:对个人名誉、对家庭妻子儿女、 对社会、对事业,不具有稳定和谐的家 庭和职业 2、羞耻感:内部警察监督我们的行为,人 无羞耻,百事可为。 3、内疚感: 二、言行不符合社会规范
冲动性人格障碍
缺乏三性 1、缺乏目的性 2、缺乏计划性 3、缺乏预见性:对行为的社会后果没有预见。 情绪不稳定易激惹,强烈而不稳定的人际关系 (可以为你两肋插刀,也可以翻脸不认人鲁智 深),不顾后果的冲动行为。缺乏理智。
焦虑症ANXIETY STATE
焦虑:突如弥 来的反复出现的莫明 恐惧和焦虑不安为特点;过分的没有现 实的危险,认知上记忆下降,注意不集 中,对某些声光刺激敏感;失眠,躯体 表现,消化道功能紊乱,胸闷,呼吸困 难,尿急尿频,月经功能率乱。 急性焦虑发作:发作快、症状强、 濒死感。
强 迫 症
对自己头脑及身体内部某些不可 控制的观念与行为. 强迫观念:强迫怀疑( 对自己做 过事情的正确性性怀疑)强迫回忆(对 自己做的事讲过话明知不必的回忆) 穷思竭虑(人为什么是两条腿走路) 对立思维.
心理障碍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郭争鸣 副教授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心理障碍的概念; 2.熟悉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分类; 3.了解心理障碍衡量的标准; 4.了解心理障碍的形成原因。 重点:概念、心理障碍衡量的标准 难点: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分类
心理障碍的概念
心理障碍是指由于某种原因致 使心理功能不能正常发挥作用,从 而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 的状态。避免使用“疾病”、“病 患”、“心理疾病”、“变态心 理”、“病理心理”等术语。

转换性障碍
癔 病

转换症状:感觉缺失或异样感 觉,失明、弱视、失聪、抽搐(转 诊)、瘫痪、失音、(涌泉穴暗 示)。集体发作(狂疫)
疑 病 症
对自己身体过分担心或深信自
己患有某一疾病经体检排除后,仍 深信不疑。
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neurasthenia以易 兴奋,易疲劳(衰竭)为特点, 伴有肌肉紧张和疼痛,失眠,植 物神经功能紊乱(消化、泌尿、 内分泌等)以及情绪不稳的轻型 精神障碍性疾病。发病率12-13%。 以脑力劳动者多见。

表演性人格障碍




暗示性强:不经过自己的逻辑判断直接受外界 影响。(红兰两瓶透明液体,让被试闻。问是 酒还是自来水。醉后打一绑带,醒后告诉摔断 了腿,不能动,他不动是受骗,若松了绑带后 走路一跛一跛的则是暗示) 表情丰富而体验肤浅易变:歌星在午台上的喜 怒悲伤,台后对金钱的追求。 自我中心: 性挑逗 富于幻想:不同于幻觉和妄想,
心理障碍的原因
3、家庭对孩子形成心理障碍的 影响家庭氛围不健康,则社会化过程 一开始就偏离了健康的轨道,社会化 的偏离是造成社会适应不良的根源。 4、所遭遇到的生活事件对形成 心理障碍的影响。
癔症实例
某女,29岁,工人,主诉阵发性暴怒,捶 胸撕衣,咬人毁物,嚎哭呻吟,狂跑乱奔,每 次症状持续一至数小时后缓解,反复发作9年。 患者热心助人,逞红白喜事就去里外张罗,俨 然东道主一般,喜欢说三道四,惹人讨厌,人 际关系较紧张,自己生孩子时竟无相好探视, 万分委屈,产褥期间临时工作被解除,闻讯后 双眼凝视,片刻后开始抽泣,然后骤停,掀开 被子,扔下婴儿,从床上一跃而起,狂呼乱叫, 冲出门外。
自我体验标准
自我体验是指自我对自己的心 理或行为的内心感受。 当外界发生的事件满足自己的 需要时,就会产生正性情绪;当损 害了自己的需要时,就会产生负性 情绪。
社会适应标准
一个人成长后不能适应他所外 的社会环境,就不能完全转变为一 个社会的人,则他的心理是有障碍 的。
时间标准
是通过症状所持续的时间来衡量心 理是否正常。 1.考虑这种症状否是一过性的; 2.考虑待续也是衡量症状严重程度 的重要标准。
强迫症
强 迫 症
强迫意向与行为:利器伤人伤已; 强迫洗涤(反复洗手洗衣服自己都觉 得洗得过分但控制不了);强迫计数 (电杆、窗户、台阶)强迫性仪式动 作(自己规定出门得先跨左脚);
癔 病
歇斯的里是在自我或他人暗 示下, 分离性障碍:遇到刺激,突 然不省人事,生气以后,情感爆 发:哭闹不休,记忆消失。
适应社会不良
1.人际关系紧张; 2.不能有效地完成自己曾经能胜 任的本职工作; 3.不能承担自己的角色应承担的 义务; 4.工作能力和生活能力普遍下降。
适应自我不良
1.不能有效地调节自己的情绪; 2.自我意识和自控能力差; 3.应对挫折的方法单调死板; 4.情绪表达障碍,自我较长时间处 于痛苦状态,不知自己是谁,要干什 么,觉得活着没有意义和价值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