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眼界与境界

眼界与境界

眼界与境界
全球著名电器制造企业德国的西门子公司,前最高机构监事会主席彼得·西门子有句名言:没有管理者的高眼界,就等于企业放弃技术的领先地位,就是放弃竞争和放弃美好的前景!
我国著名企业家海尔总裁张瑞敏也说过:盘活资产首先要盘活人!
事在人为;成也在人,败也在人。

但并不是人人都能做成要做的事,这里有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就是人们常说的:干事要进入状态;演戏要进入角色。

这是提醒人们:不管是干事还是做戏,都需要进入一种境界,没有境界便没有成功。

所具有的境界不同,其结果却大不相同。

所谓境界,是指境地;景象。

通俗地讲就是指人的思想、情操所达到的程度或层次。

古有诗云:“吾爱北天真境界,乾坤一色雪花霏” ;“斯义弘深,非我境界” 。

熟读古诗,便会知道境界的重要。

然而,境界相对眼界来讲还处于从属地位,规范解释:眼界是指目力所
及的范围;直白讲就是指人的见识广度。

宋代书法家黄庭坚留有名句:“海外人烟来眼界,全胜博物注鱼虫。

”让我们从中悟道:没有“海外人烟”的眼界;便不会有“全胜博物”的境界。

从哲学上分析,严格来说眼界属物质范畴;境界属精神范畴。

物质和精神的哲学地位决定了:
眼界决定境界!
我们进一步不难悟出这样的道理:眼界决定境界;境界决定理念;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
人生。

眼界是基础;境界是层次。

眼界的窄宽决定境界的高低,决定着拥有者的层次和水平。

我们不能想象一个从没接触过战斗机的人,会造出世界最先进的战斗机?更不能想象一个不掌握世界卫星先进应用技术的国家,他的信息技术会是世界一流?
团体的境界,由个体决定。

不管是对国家还是对单位、家庭。

就个体来讲,眼界跟本人的学识,家庭、社会、学校对其的潜移默化有重要关系;境界虽然
跟天分有关,但主要还是后天的修炼。

在国际一体化日趋加剧,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企业竞争力的高低,是企业主要领导人境界高低的直接反映。

作为一名领导和管理者不要期盼员工的高境界来促使自己的高境界。

张瑞敏同样有句耐人寻味话:“管理者要是坐下,部下就要躺下。

”没有“不畏浮云遮望远,只缘身在最高层”的眼界;便达不到“百舸争流,惟我独秀”的境界。

境界的高低跟文化程度的高低虽没有直接关系但有重要关系。

高的学识,是高境界的重要支撑。

如何能达到高的境界?英国人戴维斯有句名言回答了这一问题:“学习能达到你所希望的境界。

”然而提高境界是一个主动修炼的过程,要主动学习,更要提高消化能力。

吃进草的动物很多,产奶的很少;能产奶的动物中,量比比较大的也就奶牛一种。

同层次的人同期到先进国家进修,带回的东西和境界的提高多少是不一样的。

这里面有主动性的问题,也有
技巧方面的问题。

把眼界放宽放深些,人生境界就会高些;反之则反。

作为领导者和管理者为己还是为国为民,
是境界高低的最基础最直接反映。

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形式上开放的是政策,是国界;实质上开放的是人们的视野,是人们的
眼界。

国人常说:“治穷先治愚”。

“愚”在哪里?“愚”在眼界;“愚”在境界;“愚”在理念;“愚”在思
路。

思路一变天地宽。

胜利油田动力机械厂原名为胜利油田济南柴油机分厂。

在燃油发动机制造和维修方面既竞争不过只有二百公里的母厂——济南柴油厂,更竞争不过处于中间位置的享誉全球的“潍柴动力”——潍坊动力机械厂。

在全油田六十多个二级单位中,曾属严重亏损单位,职工收入最低,并纷纷跳槽。

几年前经广泛考察并引进先进技术,主攻燃气动力和燃气发电产品,迅速打开了市场。

夺取无数矿工兄弟生命的瓦斯气,农村废弃的庄稼秸秆(昭气)都变成了为人类造福的源源电力。

目前已形成年产30千瓦、7亿元的生产能力;在全国29省市自治区装机10万千瓦、年发电6亿度。

产品供不应求。

一举成为当地创利大户。

手机不充电不能长期使用;汽车不加油不能长期行驶。

不断“充电”,方能不断进取。

“充电”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通过开拓眼界提高境界的过程。

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和管理者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充电”和“加油”工作,不光是自己还包括员工,具体讲,就是要花大量的精力要进行通过开拓眼界来提高境界推动全面发展的工作。

方式多种多样,送出去,请进来,场景默化,名师带徒。

眼无止景;境无止境。

我们必须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姿态,不断开阔眼界,方能以高的境界迎接各种挑战。

不站船头,便体会不到犁开大海瞬间翻起的浪花所带来的快乐。

没有掌握世界先进知识的人
才,便不会有创造世界一流效益的企业。

在瞬息万变的当今知识时代,不明白这些就不会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和企业家。

“当兵可以待在山沟里,但眼光不能被大山挡住,小兵也应关心天下事。

”何祥美的这句话隐含着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能走多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目光有多远;一个人境界有多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眼界有多宽。

眼界,就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程度和广度。

境界,就是人们选择、设计、追求的奋斗目标。

雄鹰高翔蓝天,犀利的目光方能盯住地上奔跑的兔子;青蛙坐在井里,仰望的目光只能看到井口大的天空。

人也是如此。

视野所极,心之所止。

何祥美正是因为有着与众不同的宽广眼光,把外军的精湛技能作为挑战的目标,把他人秘招绝技作为研究的对象,不断深化对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始终坚守“当兵就当能打赢的兵”的信念,因而成为智能、体能、技能皆优的“三栖精兵”。

实践证明,眼界决定境界。

一个士兵的眼界越宽,境界就会越高。

眼界与境界是在反复锤炼中形成的。

何祥美之所以成为“全能尖兵”,就是因为他视强手为对手,把打赢当目标,在挑战极限中锤炼了钢铁意志,在超越自我中强化了战斗精神,在勤学苦练中提升了能力素质,在心无旁骛中保持了战士本色。

眼界与境界是在不断修炼中升华的。

党的创新理论给了这个普通战士以丰厚的政治营养,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使他的青春在献身使命中熠熠生辉。

可以说,正是宽阔的眼界为他刻苦磨练提供了目标牵引,正是崇高的境界为他爱军精武提供了力量支撑。

何祥美成功的背后,浸透着无数的汗水和血水。

他的奋斗历程和先进事迹,为当代军人成长成才提供了生动教材。

青年官兵文化有高低,岗位有不同,但只要努力开阔自己的眼界,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刻苦磨砺,不懈奋斗,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报效国家的利剑
眼界与境界君子之修
雪莱说:理性重视事物的差异,而想象力却推崇事物的相似性。

两者组合,我认为这样才能把这个纷繁的世界看得更清楚。

眼界是理性使然,境界则是依赖想象力而产生。

世界万象,生成的画面,通过视觉感官进入我们的脑海与内心,我们受到了感染,得到了一个个特别的印象,存于内心,看得越多,这些画面就会像图书馆的卷册一样陈列起来,人也就越是见多识广;而我们内心也可以出现一副副画面,它可以让我们在想象力的世界中自由穿行,不仅是现实世界的景象,它可以产生超现实景象,它与视觉、听觉感官都没有直接的联系,但它同样与美感有关系。

这就是“境界”所能达至的世界。

在我眼中,《新视线》是关乎眼界的杂志,《生活》是关乎境界的杂志。

我们都是在为了让你持续地培养美感而每月出版。

眼界与境界,可兼而得之。

这才是一个完美的世界主义者。

既不断拓展眼界,也重视自身境界的提升。

这是我的兴趣,也是我从事出版事业所追寻的。

我曾和王石的谈话中提起:为事业放弃兴趣是企业家,为兴趣放弃事业是玩家。

我们正处于一个大混杂的年代,在这年头,让读者感觉到他买到的是一份很清楚的东西,尤为重要。

为读者呈现一个他所未见的新视野,为读者提供一种有价值的观点。

正如全世界大部分新闻政经杂志都在走下破路,但《经济学人》依然可以取得不错的销量和广告收入,就是在于它不求多厚,不求多快,而是坚持为读者创造阅读价值:提供清晰的观点和一个有着整体性的世界观。

我坚信,在未来,如同电影不会消失一样,杂志也会成为越发值得重视的媒介。

因为它总在提供眼界与境界两种交叉功能。

电影不会被电视、网络媒体所取代,是因为它以艺术的语言来表现人类生活方式的可感可叹,而杂志同样是用艺术的逻辑在描述人类生活方式的昨日、今日和明日。

没有其它媒介能像杂志这样,既有优美的文字也有令人感动的瞬间画面,它开拓视野,启迪思维,它是流动的,也是固定的,它是简单的事实,也是复杂的哲学,它是关于眼界与境界的读物。

我常说,如今是资讯3.0时代,资讯1.0是自上而下的传播,资讯2.0是所谓的互动传播,而3.0,我相信它会重归自上而下,但这里的再一次的自上而下,新的特点就在于它传播的是眼界与境界复合体。

对于杂志媒介来说,我们需要重新确定我们传播的两大根本功能:教育与造梦。

这才不失资讯3.0时代的要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