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办学蓄力腾飞记在探索中创新发展的A高中喜报登书山,涉学海,战高考,勤奋学子显身手琢玉璞,铸宝剑,育英才,扶沟高中谱华章2019年河南省普通高考成绩揭晓,A不负众望,再创佳绩,又续辉煌:马俏俏,666分,周口市文科状元,河南省文科第三名;李闯,687分,河南省理科第七名;本科上线2302人,上线率为89%,比去年增加545人;一本上线543人,上线率为21%;二本上线1502人,上线率为58%。
A的喜人成绩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赢得了著名高校的信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纷纷到我校考察,并对部分学生签约录取。
A认真落实素质教育,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充分挖掘学生特长。
2012年高考,体育艺术二本双上线35人,其中王毓龙已被北京体育大学录取。
陈创颖、杜猛被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录为飞行员。
A兑现了优秀学生“高分进高分出”的承诺,实现了择校学生“低分进高分出”的目标。
A,学生圆大学梦的地方,学生梦想成真的摇篮。
“走进A,就是名牌大学生。
”感谢全县人民对A的信任和厚爱!【附简介】A学已有近百年历史,是一所享誉中原的首批省级示范性高中。
近百年的风雨兼程,积淀出了学校的人文厚度,勾勒出了学校的时代篇章。
曾承载过无数辉煌的A,也曾由于管理和体制制度等多方面原因,教学质量逐渐下滑,不得不面对优秀学生大量外流,家长、社会纷纷质疑的尴尬现实,学校也一度成为全县人民关注的一个焦点。
经济要发展,教育是关键。
作为县唯一一所首批省级示范性高中,县委、县政府一直高度重视A的教育工作,县四大班子领导曾多次深入学校调研,为A的教育听诊把脉,并在经费、人力上给予了政策的倾斜。
2019年9月,县委、县政府在全县公开选拔A校长一职,通过综合考评,林被任命为扶沟高中校长、党总支书记。
如今,A在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扶高人一心一意谋发展,呕心沥血,艰苦奋斗,脚踏实地,一年一个脚印,一年一个新台阶,逐渐从低谷走出,从奋起中起飞,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嘉奖,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赞誉,用短短三年的时间完成了一次次完美“蜕变”。
2018年A高招,本科上线比率73.8%,一本上线369人,上线比率15.19%,二本上线1107人,上线比率45.53%,三本上线1819人。
2019年的高考成绩更是令人振奋,本科上线比率达到81.27%,一本上线454人,上线比率17.87%,二本上线1283人,上线比率50.94%,三本上线2065人,学校实现了高考成绩的"三突破、三增长"。
学生王华磊以644分的成绩摘取了全市文科状元的桂冠,并以数学单科满分的成绩位居河南省第一,被北大录取。
2012年本科上线率为89%,一本上线543人,上线率为21%;二本上线1502人,上线率为58%。
马俏俏同学以666分的录取分获周口市文科状元,河南省文科第三名,被北京大学元培实验班录取;李闯同学以687分的成绩获河南省理科第七名,被清华大学钱学森力学实验班录取;丁爽同学以142分的高分获得河南省语文单科状元。
良好的文化氛围每一位到过扶沟高中的人,都会被弥漫在整个校园中的一种看不见却分明可以触摸的东西所感染。
它无法量化,但可以感知;它无形无声,却有着撼动人心的力量。
如果说骄人的高考成绩是扶沟高中的“花”和“果”的话,那么扶高的校园文化就是其“根”。
它和谐的人际关系、温馨的人文环境、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充满激情的学习工作状态。
以级段为载体,校委会努力打造优良的校园环境,给老师们工作和同学们学习提供了无以伦比的氛围。
校园广场文化、走廊文化、班级文化栏、寝室文化、英语角各具特色,形成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
完善的管理制度要想突破高考质量滞步不前的困境,完善制度、强化管理已势在必行。
A在新组建的领班班子的带领下,决定先从教师入手,实施教师量化考核制度。
这也成为改革的一大亮点。
改革之初,学校首先通过公开投票的方式,选出思想品德好、业务素质高、工作能力强、有亲和力、有号召力、德高望重、公正无私的各学科教师代表组成专家组,对学校原有的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大家反映比较强烈的考评奖励制度进行了重新修订和完善,制定出了教师量化考核制度,然后付诸实施。
对教师的出勤、日常行为、教学成绩、奖励处罚以及各项所占的比率都做了详细的规定和说明。
每年在量化考核积分数据统计的时候,由组长负责,每组统计一块,确保统计数据准确无误。
在统计过程中,如果统计数据的老师有舞弊行为,经查证情况属实,无条件下岗。
这样保证了量化考核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量化考核结果出来后,张贴公示,保证量化考核的公开性、透明性,这样也让那些感到自己积分较少的老师明白自己在哪些方面还存在不足,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在这些方面更加努力。
量化考核制度完善后,每年的评先晋级都是按照量化积分的结果进行的,再不用像以前那样投票选举了,杜绝了人为因素造成的不公平不合理现象的发生。
2010年,有一位老师在晋级时用假证书进行积分,审核老师发现后立即上报学校,学校当即取消了她当年的积分资格,并对她做出了两年内不得晋级的处罚。
高效的教改措施学校充分认识课改是课堂教学的方向,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模式,积极学习交流经验。
所谓"走出去"就是派一些骨干教师出去学习兄弟学校的先进经验。
三年来,先后共派出几百人次外出学习取经,学校领导还先后到山西、河北、山东、上海、北京的多所高校,学习新课程的最新理论,用学到的知识作为新课程改革的指导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活动。
“走出去”拓展了教师的专业发展空间,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请进来”是A为了让一线教师更全面、更深刻、更透彻地理解新课程理论,先后聘请江西临川一中廖晓林主任,宁夏银川一中张永宏主任,金太阳教育专家徐昀主任、洛阳外国语中学裴素青校长来我校讲课。
这些知名学者用他们的新理念,更新了老师的传统观念。
“请进来”是A的教师完成了华丽转身。
在校委会领导下,该校的新课改开展得有声有色,教科室开展了“汇报课”、“示范课”、“研讨课”等一系列的活动。
每月一次的“精彩课堂”评比更是提高了课堂效率,彰显了课堂魅力。
重点开展了“魅力课堂大比武活动”。
学校近200名教师在学校教科室统一组织下,通过基本功比武显身手、课堂比武展风采、说课反思重研讨、评课沙龙创氛围等环节,形成了"同台竞技促高效,课堂教学展魅力"的教学比武热潮。
活动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提高了课堂实效,成就了魅力课堂,受益的是每一个学生。
除此之外,为了更好地落实新课改精神,减轻学生负担,学校按照“只有教师跳进题海,学生才能跳出题海”的思路,鼓励教师广撷博采、厚积薄发,对浩如烟海的各类试题条分缕析、去粗存精、把握规律,使学生尽量少做题,多提高,以达到减负不减质、减负不减效的目的。
扎实有效的培优补差工作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一个客观存在,因此培优补差是教学工作不可少的一环。
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发展,体验学习的快乐,进步的乐趣,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A,实施特殊教育计划,挖掘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好拔尖补差工作,从而让优生更优,差生不差,共享成功。
所谓培优是指培养重点班中的北大、清华苗子,十大名校的希望生,普班中能考上重针对希望生,该校首先圈定苗子、跟踪培养、定期诊断、形成团队。
针对尖子生的弱科,由专人负责强化培训,如语文科补差一直在进行中;针对个别尖子生其他方面的问题,绝不纵容,严格要求,强化纪律,使尖子生真正各方面都优秀起来;建立了尖子生高三学习档案,每个学生的变化情况了如指掌;考后召开全体任课教师参与的尖子生诊断会诊会议,并开出学习处方;优秀学生作业、试卷展示,形成督促力量;发挥尖子生学习探讨中带头作用,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提升自己。
针对二本边缘的学生,学校将学生中相对弱科的学生,承包给相应的任课教师。
以科带人,全面承包,包学习,包思想,包生活;平时鼓劲,考后帮助承包学生进行试卷分析,并给出建设性建议;课堂上多给机会,辅导时多关注,作业增加面批机会;指导学习计划制定,督促学习任务的落实,改良学法,规范学习习惯。
融洽的师生关系融洽的师生关系,孕育着巨大的教育“亲合力”,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热爱一位教师,连带着也热爱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
我国教育名著《学记》中指出“亲其师而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
A校领导关心每位教师的成长,年轻教师得到了他们学业成长建议,中年教师找到了成就事业的平台,有困难的老师得到他们及时的帮助。
对待学生,实行科任教师与学生结对子制度,实行人盯人战术,要求教师经常与对子学生交流、谈心,帮助解决学习中存在的困难,通过开小灶帮助学生补缺补漏,导优辅差。
对学习成绩比较突出的学生,帮助他们做好目标定位,精心辅导,充分挖掘其发展潜能。
对踩线生加强学习方法指导,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激发内驱力,帮助他们分析存在的问题,加强薄弱学科的帮辅助推工作,促进提高。
各处室全力支持,使全校师生感受到了被服务的温暖,认识到了团结的力量;政教处严格的管理,耐心的开导,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得以全面健康的成长。
为了让生活和学习在A的每位师生都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让困难职工无后顾之忧,安心工作,使家庭贫穷的学生无辍学之危,静心学习,学校每年都要举行送温暖活动。
每年春节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带着礼品到家庭相对困难的教职工家中慰问,给他们送去学校的温暖和祝福。
对家境贫困的学生,学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减免他们的学费,学校还与民政部门和社会爱心人士联系,对他们爱心捐助。
对那些患有重大疾病的学生,学校组织学生为他们募捐,先后为两位患有白血病的学生募得善款10余万元。
特色的素质教育高中阶段是人生非常关键的成型期。
学校十分重视学生将来适应社会的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始终坚持"活动即教育,演绎开来,学习是教育,生活是教育,劳动是教育,健体是教育,一句话,学校一切活动都是教育,没有活动就没有教育。
"用活动点燃激情,用活动启迪智慧,用活动凝聚力量,用活动陶冶情操,用活动净化心灵,用活动提升素质。
1是开展课间操及课外活动,让同学们始终在快乐中学习,在清醒中学习,在激情中学习;2是早读、晚诵成了学校一道独特的风景;3是温柔入梦保证了学生们的精力;4是体育节、艺术节等活动及各种学生组织充分锻炼了学生,使他们在提高学习成绩的同时提高了自己的能力,并自觉地把自己培养成高素质的“淑女”和“绅士”。
学校坚持用活动调动,让激情在活动中迸发,素质教育频接硕果。
该校在2019年高考中,该校体育艺术二本双上线35人,其中王毓龙已被北京体育大学录取。
杜猛、陈创颖两位同学被录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飞行员。
在竞赛方面收获也颇丰,杨驰宇等17人获奥林匹克化学竞赛河南赛区一等奖;马俏、杜静宇等获河南省第五届中学生英语综合技能展评大赛一等奖,刘思雨、杨晨曦获二等奖;肖照亮获第二十八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国家级竞赛二等奖,丁嘉元等4人获河南赛区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