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2高考作文备考观点与立意之哲学篇(素材)

2012高考作文备考观点与立意之哲学篇(素材)

2012高考作文备考观点与立意之哲学篇(素材)一、过程与结果思想l:一切事物都有一个发生、发展、消亡的过程。

阐释:凡事有个过程,做事必须按事物发展的规律一步一步地来,不能急于求成,不能好高骛远。

俗话中“心急吃不得热豆腐”“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揠苗助长”中的古人为了追求“禾苗快快长高”的结果,而人为地改变禾苗生长的周期和过程,结果事与愿违,禾苗全枯死了。

思想2:事物个体存在的过程从属于一个更大的整体的过程。

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

阐释:人生就是一个由若干小过程联结而成的大过程,每一个小过程都有相应的结果,比如小学有个结果,中学也有个结果,这些结果只是人生大过程中的一个小小的驿站,“长亭更短亭”,驿站后还有驿站。

个体人生这个大过程又从属于人类历史这个更大的过程,而人类历史也只是宇宙时间上的一小段。

为此,诗人总感叹人生过程的渺小、短暂。

李青莲感叹:“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苏东坡感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人生这一过程,相对天地、长江来说,当然太渺小,太短暂,但我们大可不必悲伤,为客观规律而悲伤,这不是上帝的意思。

相反,明白了人生只一瞬的道理,我们当更加珍惜人生,让自己的人生充实些。

什么样的内容才算充实呢?自古迄今,界定甚多,我们应当选择积极的界定,而积极的界定体现在三点:一是爱,一是快乐,一是奉献。

也就是说,人生的意义在于爱得充实,快乐得充实,奉献得充实。

思想3:一个过程的结果有两种情况:一是事物发展中前一个阶段和下一个阶段的中介点,一是最终消亡。

阐释:人生过程中有许多结果.一年有一年的结果,一天也有一天的结果,一天中的每件事也有一个结果。

但这些都只是人生中上一阶段和下一阶段之间的一个点。

而不是人生过程的归宿。

所以,我们不应该因为其中某一点上的成功而停止奋斗。

错把一个驿站当作人生这列火车的终点站,那只能有一个结果.我们人生的意义到此结束。

北宋“三苏”之一苏辙,后半生“筑室于许”,“不复与人相见,终日默坐,如是者几十年”。

(《中国文艺词辞典》)这样的生命有何意义可谈?其实,死——这生命的最后一个站台,也不应该成为我们人生意义的终点,因为死只是更大过程中的一个普通的驿站而已。

生命停止了,有了一个结果,但人生的意义却可以永恒,是的,人生的意义正是永恒!看苏格拉底、看鲁迅,他们就是这样。

思想4:事物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前进的复杂的过程,前进中也有波折。

阐释:1938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抗曰战争研究会上讲演了《论持久战》,“抗日战争是持久战”。

这一论断引导国人正确地认识到抗战是一个持久的过程。

历史证明,伟人的论断不仅是正确的,而且是超前的。

当时抗战十月,国内有两种观点:一是中国必亡论,一是中国速胜论。

这两种对抗战的过程和结果的认识无疑是错误的。

他们没有正确认识抗战发展过程中的波折和复杂,或夸大或缩小了抗战的波折和复杂。

思想5:事物发展是一个始终运动的变化的过程,世界惟一不变的是变。

阐释:有一本畅销书,纸张不多,价格却不菲,书名是《谁动了我的奶酪?》。

这本书凭什么征服得读者?其实就是凭“世界惟一不变的是变”这么一个哲学思想。

我们现在拥有了奶酪。

并不等于明天你也还能拥有这些奶酪,因为世界每天都在运动变化中。

我们要想持久地拥有新鲜的奶酪。

我们就只有不断地改变自己,以适应世界的变化。

“刻舟求剑”中那个“可爱”的古人想以“不变应万变”,结果眼睁睁地丢了自己的剑。

《易经》有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谁要做守常者,谁就是失败者。

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以此为哲学根据的。

思想6:有什么样的过程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过程的内容充实,结果也充实。

形式和时间意义上的过程带来消极的结果。

阐释:事物发展过程本身的客观规律不能违背。

谁违背,谁将受到惩罚。

种瓜固然可以得瓜,种豆也固然可以得豆,但张三与李四的瓜豆收成却有差别。

为何?原来二人种瓜种豆的过程并不完全一样。

张三勤施肥,勤锄草,瓜豆的收成自然好些;李四“无为而治”,结果当然也有些“无为”了。

一分汗水一分收获,任何投机的过程都没有好结果。

当然,这并不等于说达到一个结果的过程只有一个,没有捷径。

捷径其实就是一种内容最符合规律的过程。

二、整体与部分思想l:整体和部分互为条件。

整体南若干部分组成,部分从属于整体。

阐释:我们在一切活动中都应该有全局或整体或系统的观念.“全国一盘棋”就是全局观念的表现。

1936年7月1 6日,芦沟桥事变前1 2个月,美国记者斯诺同毛泽东有这样一段问答:问:在什么条件下,中国有战胜并消灭日本帝国主义的实力呢?答:要有三个条件:第一是中国抗日统一战线的完成;第二是国际抗日统一战线的完成;第三是日本国内人民和日本殖民地人民的革命运动的兴起。

就中国人民的立场来说,三个条件中,中国人民的大联合是主要的。

毛泽东的回答便体现了整体观念,他是把抗目放到国际大形式下审视的.而非仅立足于中国国内。

尤其是第三个条件,毛泽东看到了敌国中的积极力量,更体现伟人的哲学思维。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说的就是整体观念不够。

思想2:整体中有主要部分和次要部分。

主要部分不可或缺,甚至起决定作用。

阐释:上面毛泽东的回答已体现了整体中部分主次作用有不同的思想。

条件有三方面,但主要部分是中国人民的大联合。

后来上海抗日时,有些人说:“只要打三个月,国际局势一定变化,苏联一定出兵,战争就可解决。

”把抗战的前途主要地寄托在外国援助上面。

历史最终证明,这种没有看到抗日整体中主要抗日力量的观点是荒谬的。

同样,“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其中的“一着”也是整盘棋局中最主要的,起决定作用。

思想3:部分对整体有反作用,有的局部破坏了,全局就有变化。

阐释:“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昭君一生的改变仅仅因为一张画。

画师毛延寿因昭君未贿赂他,在画像时给点了一颗痣.以致昭君不能得皇上临幸.最终“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正如莫泊桑在其小说《项链》中所说:“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人生是一个整体,一件细小的事只是人生整体中的一个部分,但是在一定条件下,这一小部分却能改变整个人生。

当然,有的局部破坏了,全局虽也有变化,但本质还是“涛声依旧”。

昭君便是蓬头垢面,恐怕也难掩其国色的。

思想4:部分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特殊性。

阐释:佛说,一滴水要永恒,那就把它放到大海。

这是对的,部分总要依赖整体才能长久。

但是,这并不等于部分就没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特殊性了,由每一滴水汇聚而成的大海的颜色是蔚蓝的,但每一滴水却是无色的,而浪花却是洁白的。

无论辜鸿铭的《中国人的精神》,还是林语堂的《吾国吾民》;无论梁漱溟的《中国的精神》,还是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都说了中国人共同的或优或劣的品行,但我们还是明显区分得出来,重庆人与成都人,山东人与湖北人,新疆人与西藏人……为何?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部分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特殊性。

当然,如果部分的独立性太强,或太特殊化,那就会出现三种结果:一是这个部分被整体扼杀或消灭,一个民族的古老文化在现代经济大文化中走向没落,属于此类;一是这个部分从整体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新整体,诗中分离出词,诗词又衍生曲,属于此类;一是这个部分最终改变了整体,使整体更凸现这个部分的特征,一种思想改变一个时代,一个人的精神成为民族的象征,属于此类。

为此,我们每个人要坚持有价值的个性,而不搞毫无意义的特殊化。

思想5:系统的整体不仅大于任何部分,而且大于部分之和,部分最优化的组合使整体发挥最大的功能。

阐释:“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为什么呢?三个和尚这个整体没有系统化,三个人的力量给“内耗”了。

柏杨说:“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三个中国人是一条虫。

”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而“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则相反,这三个人形成了一个科学的最优化的系统,这使他们能够发挥出比他们每个个体或他们个体相加的更大的力量。

现代企业中,尤其强调管理,其实,无论哪一种管理思想其核心都是希望企业的每一个个体,每一个部门能够最优化的组合,从而使整体发挥最大功能。

作为一个个体,我们需要的就是团队精神,这种精神能使自己与整体保持和谐,发挥个体的最大功能。

三、原因和结果思想l:因果联系是客观存在的普遍关系,没有无果之因,也没有无因之果。

阐释:毛泽东形象地将这个思想表述为,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黑格尔说.凡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我想,这个“理”就是凡事存在了就一定有它存在的原因。

无风不起浪,有水才行船。

佛教在东汉末年传入中国,那佛教就不可能不给中国的文化,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等带来影响。

同样,佛教在东汉末年传入中国,也不可能没有其历史原因。

流星从太空划过,只是偶然的一瞬,但这一瞬的偶然背后却有必然的原因。

思想2:因果地位相互转换,在此时此地是结果,在彼时彼地就成了原因。

反之亦然。

另外因果本身也可相互转换,相互作用。

阐释:“风生”是“树动”的原因,而“树动”这一“风生”的结果又是“花落”的原因。

可以这样说,世界就是在无限的因果联系中。

而教育和经济就是互为因果的:教育的发展为经济建设提供人材,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而经济发展了,又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条件。

战后的日本“勒紧裤带办教育”,最后换来日本经济的腾飞;我国经济发展已经上了一个台阶,也应该加大对教育的经济投入。

思想3:因果关系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有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多因多果等形式。

阐释:一个原因可以导致许多结果。

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就导致个人崇拜、官僚主义、家长制、领导终身制等多种结果。

一场“文化大革命”给中国人造成的灾难哪里仅仅是经济的滞后呢?民族的文化,国民的灵魂……许多看不见但感受得到的影响是长期的、深重的。

有时,一种原因还会同时带来正负两面的结果。

同是核裂变,一方面可以造成巨大威力的核爆炸,一方面又可造成核辐射。

同样,一种结果也可能是多种原因所致。

李白丰富多彩的诗篇,既是其坎坷不平的人生经历的反映,更是儒家、道家、佛家、纵横家、名家等多种思想影响的结果。

2003年SARS的产生的原因就是复杂的、多样的,环境污染,领导渎职,民众陋习,等等。

同样,造成的结果也是复杂的、多样的,经济的,教育的,心灵的,民族的,国际的,等等。

因果关系的复杂多样,要求我们分析问题要谨慎周密。

四、必然与偶然思想1:必然与偶然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必然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支配地位,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偶然伴随着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事物的发展。

阐释:种瓜只能得瓜,得不出豆来,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但种瓜没有得到瓜或得到的瓜太下,(因为气候、土质、肥料等因素的影响)这是偶然。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雪莱的诗句里包含了季节更替的必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