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
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能计量柜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技术规范规定了电能计量柜的主要技术要求。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所属、合资联营各供电单位用于贸易结算电能计量柜的设计、安装、使用、订货和验收。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示条文均为有效,其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技术规范中引用而构成本技术规范的条文。
以下标准均会被修订,使用本技术规范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电能计量柜》(GB/T16934-1997)
《电能计量装置安装接线规则》(DL/T825—2002)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T448-2000)
《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范》(DL/T5137-
–3–
2001)
3 技术要求
下列未提及的均应符合《电能计量柜》(GB/T16934-1997)、《电能计量装置安装接线规则》(DL/T825—2002)、《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T448-2000)及《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范》(DL/T5137-2001)的技术要求。
3.1 计量柜设计选型
凡容量在100-315kVA(不含315 kVA)且供电方案确定为低压计量的用户应采用低压电能计量柜方式计量,容量在315 kVA及以上的用户应采用高压电能计量柜方式计量。
3.2 计量柜柜体的技术要求
3.2.1 外形尺寸要求
各类电能计量柜外形尺寸、安装尺寸应与配合使用的高压、低压开关柜协调一致。
3.2.2 柜体结构要求
3.2.2.1 柜体基本结构
–4–
计量柜的基本结构、框架型式等应力求与配用的高、低压开关柜相同。
计量用电能表、电压、电流互感器及其二次回路、失压计时仪、通讯模块、接口等,应装设在可封闭的计量柜的小室(或柜)内(户外安装的互感器除外)。
3.2.2.2 柜体密封方式
计量柜体的顶部、左右侧及中间隔层(或底部)应紧固、密封,可防止从外部对其进行拆卸(推荐铁板焊接方式或内螺丝固定方式),进出线部位应密封(推荐绝缘套管或加装绝缘板方式),其外壳防护等级应满足IP30的要求。
3.2.2.3 柜门
计量柜的每扇柜门均应设置两对带有铅封眼的铅封柱,并有柜门锁紧装置(推荐采用专用门锁)。
柜门在施加铅封的状态下,应能有效防止被拆卸;柜门在关闭状态下,其外壳防护等级应满足IP30的要求。
3.2.2.4仪表安装位置
柜内应预留不少于三只电能表的安装位置,柜内净深在
–5–
220mm至400mm之间,电能表的安装高度与地面的距离在600mm至1800mm之间,电能表与试验接线盒的垂直间距应不小于100mm;接线盒与壳体下部构件的间距应不小于100mm,与周围其它壳体构件的间距应不小于60mm。
3.2.2.5观察窗
计量柜前后门的观察窗框应能有效防止从外部进行拆卸(推荐采用内拴螺丝紧固方式),观察窗必须采用厚度不小于4mm的无色透明玻璃。
高、低压计量柜前门观察窗尺寸应能满足清晰地观察到电能表、失压计时仪、试验接线盒及接线部分等的需要;低压计量柜后门观察窗尺寸应能满足观察互感器的铭牌及二次接线的需要。
3.2.2.6 标志
计量柜前面板应有设备铭牌和电气一次主接线图,并在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志(推荐采用铆钉固定警示标牌),警示标志长
150mm,宽
–6–
3.3 柜内主要设备技术要求
3.3.1 电能表应采用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统一选型入网的电能表产品。
3.3.2 失压计时仪应采用具有CMC认证的产品。
3.3.3 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计量用电流互感器、35kV(干式)、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计量用电压互感器的二次接线端子应具备铅封罩。
电压、电流互感器铭牌、极性标志应清晰易于辨认,并能有效防止被折换(推荐采用浇注式固定铭牌)。
3.3.4计量用电压、电流互感器的额定二次负载应与实际负载相适应。
3.3.5使用低压穿芯式电流互感器时,其一次应采用单匝穿芯的接线方式。
3.4 二次回路
3.4.1计量回路
3.4.1.1电流回路
–7–
应采用计量专用电流互感器配置方式,确实不具备条件的,可采用电流互感器计量专用二次绕组配置方式。
高压计量柜电流二次回路应采用二相四线或三相六线的接线方式,低压计量柜电流二次回路应采用三相六线的接线方式。
电流互感器的二次回路接线应直接至试验接线盒,中间不得有任何辅助接点、接头或连接端子,经试验接线盒后再接至电能表。
3.4.1.2电压回路
应采用计量专用电压互感器配置方式,确实不具备条件的,可采用电压互感器专用二次绕组配置方式。
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整体式计量柜电压互感器回路接线应直接至试验接线盒,再接至电能表,中间不得有任何辅助接点、接头、连接端子或熔断器等。
35kV电压等级的手推车式计量柜由于结构原因可允许有中间转接头,其转接处应可靠连接。
若采用航空插头进行转接,则每条电压线应至少有二个接点并联使用。
–8–
分体式计量柜电压互感器二次出线侧可以装设快速熔断器(自动开关),经快速熔断器后直接至试验接线盒,再接至电能表,中间不得有任何辅助接点、接头、连接端子或熔断器等。
用于高压计量的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应装设失压计时仪。
低压计量装置中的电能表电压引入线,不得与电流线共用,电压引入线的另一端应接在电流互感器一次电源侧,并在电源侧母线上另行引出。
3.4.1.3二次回路导线
二次回路导线应采用单股绝缘铜质线(手车式计量柜电压二次回路采用航空插头转接的除外),导线的线中间不应有接头。
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导线截面积应不小于4mm2,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导线截面积应不小于2.5mm2。
电压二次回路A、B、C各相导线应分别采用黄、绿、红色线,零线应采用黑色线,接地线应采用黄绿双色线。
电流互感器极性端至试验接线盒之间的二次回路A、B、C 各相导线应分别采用黄、绿、红色线,非极性端至试验接线盒之
–9–
间的二次回路A、B、C各相导线应分别采用黄黑、绿黑、红黑双色线,接地线应采用黄绿双色线。
其余二次回路A、B、C各相导线可分别采用黄、绿、红色线,零线应采用黑色线。
3.4.1.4 二次回路编号
电压、电流互感器至接线盒之间的二次回路导线均应加装与图纸相符的端子编号,导线排列应按正相序(即黄、绿、红色线为自左向右或自上向下)排列。
3.4.2 远程通讯和控制回路
3.4.2.1 计量小室内应装设具有16个信号端子的接线盒,供电能表现场检验及通讯、负荷管理终端等装置使用。
信号端子接线盒的接线接入方式按附录1的规定执行。
3.4.2.2 远程通讯和控制回路导线截面积不应小于1.5mm2。
3.5试验接线盒
3.5.1试验接线盒的盒盖必须是透明的。
3.5.2试验接线盒靠近电能表侧的接线端子应与电能表连接,–10–
另一侧端子与互感器等连接。
3.6接线方案
3.6.1 高压计量柜接线
3.6.1.1 整体式高压计量柜
高压引入线原则上应采用电缆进线的方式。
当采用非电缆进线方式时,穿墙套管至计量柜的接线裸露部分必须采用绝缘材料进行密封处理。
计量柜进出线原则上不设置在同一侧,应优先采用下进上出或上进下出方案,进线与柜体交接部分应采用绝缘材料进行密封。
当进出线同在柜体上方或下方时,进出线应进行绝缘密封。
3.6.1.2分体式计量柜
互感器为户外安装的分体式计量柜,其互感器二次回路应采用带屏蔽的铠装电缆连接。
计量专用二次回路的各转接部位应可单独实施封闭和铅封。
采用由计量互感器柜和计量仪表柜组合构成的计量柜时,两者之间用电缆相联。
计量互感器柜和计量仪表柜均应视为计量
–11–
柜。
3.6.1.3高压计量柜中,用电压互感器应安装在靠近电源侧,电流互感器不应安装在电压互感器之前。
3.6.2 低压计量柜接线
计量柜原则上设在第一柜,当第一柜为进线柜时,进线柜的封闭原则与计量柜相同,视同于计量柜管理。
计量柜进线和零线进线必须先引入计量柜可封闭的部分,进出线与柜体接触部分应采用绝缘材料进行密封。
变压器低压侧接线端必须采用合适的方式封闭(推荐采用可铅封绝缘罩)。
变压器低压侧安装避雷器的也应采取封闭措施。
变压器到低压计量柜之间应采用电缆或密闭母线直接连接,中间不得裸露,不得分支接线和加装隔离开关。
计量柜出线侧应设有可供用户操作的有明显断开点的装置。
非计量用电流互感器不宜安装在计量小室内。
3.7 其它
3.7.1 计量柜原则上不装设电压表或电流表。
–12–
3.7.2 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手车式的计量柜,互感器、电能表等计量器具应安装同一手车中。
3.7.3 计量箱的技术要求参照本技术规范执行。
3.7.4 计量柜改造技术要求可参照本技术规范执行。
3.7.5 “电能计量装置(送电前)竣工验收检查表”见附录2。
3.7.6 “电能计量装置(送电后)检查记录单”见附录3。
本技术规范的条文由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部负责解释。
–13–
–14–
附录1: 信号端子接线盒的接线接入方式
2. 电 表
信 号 接 线 盒
终 端
电 表
信 号 接 线 盒
终 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