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广东自考 社会保障学 复习资料资料

最新广东自考 社会保障学 复习资料资料

一、名词解释1、社会保障:是社会通过一系列的公共措施向其成员提供的用以抵御因疾病、生育、工伤、失业、伤残、年老和死亡而丧失收入或收入锐减引起的经济和社会灾难的保护,医疗保险的提供,以及有子女家庭补贴的提供。

2、养老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3、社会福利: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举办各种福利事业和采取各种福利措施,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并不断改善生活状况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4、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法律赋予每一个公民在不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时,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标准向其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要的物质援助的社会保障。

5、社会保障基金:是国家、单位及个人统筹而积累起来的专项基金,当受益人出现生、老、病、死、失业等情况时,提供给他们的一定的社会物质帮助。

6、住房保障:是指政府和单位在住房领域实施社会保障职能,对城镇居民中低收入家庭进行扶持和救助的一种住房政策措施的总和,是为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而设置的社会保障性住房供给方式。

7、工伤保险:是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强制实施的,为在生产、工作中遭受意外事故或职业病伤害的劳动者及其家属提供医疗服务、生活保障,经济补偿等物质帮助的制度。

8、个人账户:一般指在国家行政强制力和部分信用保证的基础上,采用“个人预缴专款备付金”的社会保险形式。

9、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以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能够获得国家和社会补偿和帮助的各种制度的总称。

10、生育保险:是指女职工因怀孕和分娩所造成的暂时丧失劳动能力,中断正常收入来源时,从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11、社会统筹:一般指在国家行政强制力和信用保证基础上,采用社会统一筹集、统一管理和统一支付的社会保险形式。

二、简答题1、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的意义。

(1)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加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本保证。

(2)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

(3)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顺利进行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前提和必要条件。

2、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在政策上有哪些建议?(1)健全完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法律环境。

(2)壮大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规模,建立稳定的资金来源。

(3)拓宽投资渠道,开发新的投资品种。

(4)重视人力资源开发。

(5)探索个人账户资金投资运作与保值增值机制。

3、1999年1月颁布的失业保险条例对原条例做了哪些修改?(1)将制度正式命名为“失业保险”,相应地,将“待业救济金”正式改为“失业保险金”。

(2)失业保险覆盖范围扩大至城镇各类企事业单位。

(3)调整了失业保险费的缴费比例,确立了单位与个人的保险费分担机制。

(4)将失业保险金的给付标准与最低工资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挂钩。

(5)对失业保险金的给付期限作出了明确规定。

4、德国住房保障制度有哪些经验?(1)房租管制(2)福利性公共住宅(3)房租补贴(4)住房储蓄(5)购建房税收政策5、社会优抚有哪些作用?(1)优抚事业是国家稳定与发展的保证。

(2)优抚事业是社会经济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

(3)优抚事业是鼓舞士气、焕发民族精神的重要环节。

(4)优抚制度具有稳定社会的作用。

6、中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哪些问题?(1)社会保障覆盖面问题。

(2)个人账户和社会保障基金问题。

(3)就业与失业问题。

(4)城镇的贫困人口问题。

(5)农村的养老保障问题。

(6)社会保障的管理体制问题。

7、如何扩大养老保险金的来源?(1)实行企业和职工共同缴费。

(2)增加财政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补助。

(3)建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

(4)实行由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养老保险费用的方法。

8、我国生育保险制度改革中存在哪些问题?(1)生育保险的统筹覆盖面还比较低。

(2)生育保险费用的筹资渠道单一,仍未摆脱传统的企业保险模式。

(3)生育保险统筹各地差异较大。

(4)生育保险基金运作和管理中的风险较大。

(5)生育社会保险难以实现职工利益、企业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均衡。

9、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救助的对象是哪些?(1)“三无”对象,即无固定收入、无劳动力、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的居民。

(2)家庭中虽有在职人员,但因赡养、抚养系数高,或所在单位经济效益差,收入降低,生活困难的居民。

(3)失业保险期满不能就业而符合社会救济条件的居民。

(4)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生活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其他居民。

10、国外住房保障制度对我国有何启示?(1)制定相应地住房保障法规;(2)政府应作为构建住房保障体系的主体;(3)注意住房保障的层次性;(4)大力发展住房金融;(5)健全、完善其他保障制度。

11、国外住房保障体制的经验是什么?(1)住房保障体制的产生根源是工业化和城市化所造成的住房短缺问题。

(2)住房保障体制的运作方式应该是政府在维护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干预住房市场。

(3)住房发展阶段是影响住房保障体制运行方式的决定性因素。

(4)在住房保障体制中,应当形成保障水平的层次性和手段的多元化。

(5)财政支付能力是保持住房保障体制运行具有可持续性的基础性因素。

12、社会保障制度有哪些类型?(1)救助型社会保障制度(2)保险型社会保障制度(3)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4)国家保障型社会保障制度(5)自助型社会保障制度13、社会保障有哪些功能?(1)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保证社会的安定(2)发挥保险互济的作用,增强社会的凝集力(3)发挥基金的经济功能,促进经济发展14、生育保险对孕产妇的劳动保护项目是什么?(1)产前产后工时津贴,如女工孕期检查、产后哺乳时间计做劳动时间而发生的时间津贴。

(2)孕期工作量减免。

如不上夜班、减轻工作量不减工资等。

(3)母婴保护措施。

如哺乳室、托儿所、幼儿园等。

(4)女性就业保障。

即保障女工不会因为怀孕生育而遭受解雇,等等。

15、英国造成社会福利膨胀的原因是什么?(1)人口老龄化,形成庞大的受养人口。

(2)失业人口增加,失业率居高不下。

(3)其他社会原因对社会福利开支的膨胀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论述题1、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区别?P85-87答: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之间的区别:1、政府行为与企业行为的差别;社会保险是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是明载于宪法之中的,也是政府应承担的责任。

社会保险是一种政策性保险,商业保险则是又保险企业向参加保险的公民提供的一种有偿的保障服务,是一种纯粹的商业性,是一种企业行为。

2、经营管理的主体不同;社会保险一般都是由国家政府有关部门管理;商业保险的保险人是由各级商业保险公司承担,其性质为盈利性的企业法人。

3、经营原则与实施方式不同;社会保险属于社会保障性质,是政府的一项社会政策,而商业保险以营利性为经营原则。

4、保险覆盖面不同;社会保险的对象范围是社会劳动者,社会化程度高,而商业保险的对象范围则则比较灵活,商业保险覆盖面比社会保险小。

5、保险费的负担原则与保障水平不同;社会保险是以保障劳动者最基本生活为目的的保险,是较低水平的保障,而商业保险投保人可根据自己对费用的负担能力自行确定保险的项目和金额。

6、保险基金筹集的方式和水平不同;社会保险的筹集方法主要是社会筹集和个人账户想结合,保险费主要来自劳动者个人、用人单位和政府三方;商业保险则按概率,运用科学方法算出保险费率,确定收费标准,根据投保者意愿,进行投保筹集。

7、立法范畴不同;社会保险是劳动法调整的范畴,社会保险属于社会立法范畴,商业保险属于经济法调整范畴。

8舆论监督的差异性。

商业保险的监督主要是消费者,社会保险主要监督者是劳动者和群众。

2、医疗社会保险与商业医疗保险的区别?P139答:医疗社会保险与商业医疗保险的区别:1、从事业务所采取的手段不同;商业医疗保险属于商业行为,贯彻买卖自由原则;社会保险体现的是国家意志,具有强制性,拒不缴纳社会医疗保险费者要受到相关法律的处罚。

2、覆盖对象有区别;商业医疗保险覆盖人群较少,社会医疗保险是大多数的保险。

3、保障性质不同;商业保险公司并不考虑投保者的实际经济状况和利益;社会医疗保险带有福利性质。

4、运行机制不同;具体表现为:1、保险资金的来源不同;2、保险给付标准不同;3、保险给付额受通货膨胀的影响不同;4、保险资金的保值增值方式不同。

3、社会保障与社会保险的区别?P76答:社会保障是具有广泛含义的概念,社会保障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和社会福利等内容。

社会保障与社会保险的区别有:1、实施范围和对象不同;社会保险在一定时期只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实行,它主要以社会劳动者为保障对象;社会保障始终是在全社会范围内实行的,是以全体国民为保障对象的,不论其是否参加过社会劳动。

2、职责不同;社会保险是对丧失劳动能力和失去劳动机会的劳动者承担生活保障责任,职责只限于补偿由此造成的直接收入损失;社会保障不但包括所有国民一切可能遇到的普遍危险、困难和损失的保障责任,还包括社会发展方面的责任。

3、分配原则和保障水平不同;社会保险的分配和劳动者对保险基金的贡献直接相关,待遇给付适当考虑劳动者原有的收人水准,保障基本生活需要。

社会保障分配在多数情况下是国家或社会对国民的单方面援助,待遇给付不考虑受援者原有的收入水准。

从以上比较可见,社会保险是以社会劳动者为对象,在劳动者危险损失前提下发挥作用的保障制度;而社会保障是以全民为对象,在任何危险损失以及满足社会全面发展方面发挥作用。

4、论述如何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1)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建议。

①制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法。

农村社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明确其法律地位。

②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体系。

③建立、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地方性法规。

(2)拓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广度和深度。

①扩大农村养老保险的区域面和人口覆盖面。

②建立“农民工”养老保险新方案。

③建立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制度。

④建立老年生活补助制度。

(3)建立与完善基金制度,确保保障基金保值增值。

①建立个人账户。

②完善农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补贴制度。

③加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金管理,保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

(4)加强监管力度,建立有效的监管制度。

①拓宽基金的增值渠道,有效保障资金安全。

②加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职能队伍建设。

③完善立法,加强监督。

5、论述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应注意的问题?P283-286答:应注意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六方面:1、保障标准问题;各地公布标准整体偏低,大多数地区的公布标准低于实际贫困线,而且,很少地区能够考虑不同家庭情况执行多元化的保障标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