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台二中方艳红2011-10-31
高中的英语教学以阅读教学为主,旨在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语篇,培养他们了解信息、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良好的阅读习惯,有效地培养他们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对于阅读教学,老师们都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有很多有益的尝试,本着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原则,我就结合王海君老师的一堂阅读课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教材分析。
王老师的授课内容是外研版《英语》(新标准)高中第一册(必修1)Module 1的Reading and Vocabulary的短文阅读。
本模块以My New Life at Senior High为话题,介绍了新学校和校园生活,旨在通过模块的教学使学生学会描述学校及校园生活,并能运用所学词汇、句型来描述自己的新学校并表达自己的喜好。
本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布置好预习作业,通过检查预习任务导入课堂。
通过让学生预习课文,教师既能了解学生的现有阅读水平,又能让学生客观认识自己的知识自己的知识储备情况,对整体阅读教学有重大指导意义。
王老师让学生通过预习把握了文章的整体脉络,为真正的课堂学习做好了准备。
老师通过六、七分钟的检测让学生回顾文章主要内容和文章的关键词,使学生为深入学习文章做好准备。
二、精心设计,培养阅读能力。
王老师在教学中把文章分成三大段,针对每段进行提问和知识点的讲解。
脉络清晰,环环相扣,过度自然,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效率高。
王老师阅读中的提问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以面向全体学生为切入点,以体现教学重、难点为着力点。
因此问题能吸引学生,能帮助学生进行有效阅读,真正从文本获取信息,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语言点的处理,紧扣重难点,例句的选择难度适中,学生能脱口而出,培养了学生的灵活运用能力。
讲与练时间分配合理,与教学目标和要求一致。
总之,王老师这堂阅读教学课,设计合理,行之有效。
三、读后的总结活动和评价的升华。
学生的发展是英语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
因此能否活跃学生的头脑和思维,促进学生的语言能力等各方面的发展是衡量阅读课活动设计是否成功的关键。
在教学设计上,我非常欣赏她所采用的由词到句,由句到篇的方法,引导学生从本单元四会词入手,寻找词所在的课文相关信息,扩展到句,再由句整合到篇。
这是一个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回顾课文内容,复述故事的好办法!因为复述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用大脑思维的过程,学生的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得到很大程度的培养。
也是整节课最大的亮点!
三、老师基本功扎实,驾驭课堂能力强,教学效果好。
王老师是一位非常有经验的老教师。
仅从短短45分钟的课上来看,就能看出王老师的个人素质很强,业务水平非常高。
课堂调控能力很强,能够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灵活应变,做到了真正从学生出发。
王老师课堂教态明朗,庄重,富有感染力,态度热情,师生感情融洽,配合默契。
教学过程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学生受益面大,最后要求学生按板书提示复述课文,使学生从能力上有所提升。
不足之处及改进建议:
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本节课也存在几点不足之处。
第一环节导入与复习,这部分起到复习旧知导入新知的作用。
所以我觉得可以使用上节课学过的词汇描述心学校和老师,既复习了上节课涉及到的词汇,又很自然地进入到今天主要谈论的话题。
为避免学生对词汇复习感到枯燥无味,可采用游戏形式Brainstorming完成,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这部分也属于激趣阶段。
阅读与理解。
这一环节是本模块的中心内容,也是本课时的重难点。
我认为可采用以下方法。
在课件中通过呈现照片使学生对课文中的新学校产生亲切感。
然后让学生带着Reading Activity1中的两个问题,进行听力训练,使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训练学生的听力扑捉能力,为进一步的阅读理解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