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我们应该要时时提醒他们,并帮助他们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一、培养学生安全意识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他们的安全意识比较薄弱,自身安全意识不强,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小学生在校园内学习、生活、接触社会少,辨别是非能力差。
还有的小学生不注意用电、用火安全,不注意出行交通安全,存在侥幸心理,往往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我想应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细节入手,在生活细节中挖掘安全教育的材料。
如:我们生活中看到的不少细小的事,同学间相互推搡、相互追逐,上下楼梯跑和跳,玩尖锐的硬器,随意乱抛硬物等,同样是很好的安全教育材料。
安全隐患不可根除,我们要做的就是防范于未然,让学生认识到位,提高防范意识。
二、引导学生远离事故
学校是人群比较集中的公共场所,小学生缺乏责任感和自我保护能力,所以安全隐患不可避免,我们一定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这里首要的是规范学生的做法习惯,引导学生以安全的做法在安全的环境中学习、生活、成长。
如:引导学生积极开展丰富多彩有益身心健康的课外活动;规范学生不参与不安全的活动;不到有安全隐患的区域活动等。
三.注重体验
体验是学生成长能力、形成技能的最好方法。
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反复叮嘱或不断训斥,而没有真正让学生去体验、去感受,那么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也无法真正的形成。
如:学生有时流鼻血或不小心
划破了手等就会惊慌失措,没有自己处理的意识,其他学生也只会找老师,我们要利用这些机遇让学生学会自行简单的处理,并在处理时同学们互相帮助、相互协作,一同经历了自救、互救的过程,感受了自救、互救体验。
同时,我们还要创设各种情境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
如:进行一系列的安全演练,让学生观看安全教育影片、图片展、宣传版报等,通过情境体验让学生学习自我保护的办法。
教会学生自我保护的办法,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使之有足够的能力和勇气沉着对付突发事件,这是安全教育的目的,也可说是现代素质教育的一项内容。
四、加强联系,齐抓共管
班级安全管理靠班主任一人是不行的,只有加强同任课教师、学生及其家长、学校的联系,才能把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比如请任课教师在教学中注意观察学生的言行,发现学生有反常的情绪或行为要及时同班主任共同处理;要求学生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监督;要求学校组织开展思想道德、安全法规、安全知识教育及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活动;要把班级发现的如门窗、电路、室内地板、天花板、活动场所、挡土墙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向学校反映,学校及时进行排除。
综上所述,学校安全无小事。
班级安全是关键。
只有学生、教师都树立起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特别是班主任教师要明确自己的安全管理责任,正确实施班级安全管理方法,创新安全管理模式,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安全管理网络,才能真正确保小学生的安全。
如何做好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沙岗镇中心小学苏坤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