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课《走遍天下书为侣》

小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课《走遍天下书为侣》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认识“侣、娱、趟、诵”四个生字及理解它们组词的意思,会写“侣、娱、盒、豫、 趟、诵、零、编、某” 九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喜爱的语句,背诵第七自然段; (3)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将书作为伴侣的理由,以及反复读一本书的方法,并得 到启发; (4)感悟作者对阅读的热爱,领悟作者是怎样表明观点的,体会其说明方法及表达方式, 体会假设,设 问 ,反问,比喻等的表达效果,增加语言积累; (5)继续开展关于阅读的综合性学习,逐步培养阅读习惯。
(2)作者是怎样从一本书中不断发现 新东西的?
1.讨论问题:作者为什么说:“你总 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的东西,不管你 读过多少遍?”
2.分析本文“比喻”的修辞手法 •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 家。
分析作者用“假设”表达情感的手法 如果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 如果你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yú) 乐,你会选择哪一样?一幅美丽的图 画,一本有趣的书,一盒扑克牌,一 个百音盒,还是一只口琴……
(一)教法 1.信息收集法 小学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学生应“初步具有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课前,我会 让学生多渠道多途径搜集读书名言和读书方法,培养他们搜集信息的能力以及从搜 集到的信息中提取有益于自身学习的知识的能力。 2.读书指导法 通过让学生读书,在读中学习作者反复读一本书的原因和方法。同时,我也会适时 地对学生读书加以指导,引导他们对自己在读书中的方法产生思考。 (二)学法 1.联系生活法 “语文的学习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新课标点明了学习和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教学中,必须将课堂与生活进行有效的整合。在《走遍天下书为侣》一文的教学中, 必须要让学生联系实际,从自身经验出发,感受课文内容。我会让学生联系自己的 读书实际,谈论应该怎样读书,认识到只有将读书与思考相结,才会有所收益. 2.合作探究法 小学语文新课标尤其倡导要培养学生的个人意识和团结协作的能力。因此,课中应 组织讨论本课的重难点问题,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促使教育目标的顺 利达成。
3.走遍天下书为侣
说课人:王娜娜
说教材
说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说学生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走遍天下书为侣》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 一组课文的一篇精读课文。本课在教材的P9-P11,其中P9-P10为课文内容, P10-11为思考、练习及阅读链接。本组课文包括两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 和一个语文园地,本组课文是以“我爱读书”为专题的,通过本组课文的学 习能使学生感受到书能让生活变得轻松而舒适,让人生变得充实而智慧。 品读课文,脑海中逐渐浮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一个人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 行,在苍茫的大海上以书为侣,享受着阅读的乐趣。面对漫长而孤寂的旅程, 作者毫不犹豫地选择带一本书上路。书如友,书似家,每读一遍都像故地重 游,会有新的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反复地读一本喜爱的书,真像与一个朋友 同船而行。 新课程标准提出的高年级的教学要求是“能理解课文主要内容,领会有内 涵的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有自己的见解。这篇课文,是引导 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走遍天下书为侣的原因和方法,感悟作者 对书的热爱,并受到启发;二是体会作者是怎样表明观点的,他的说明方法 及表达方式,体会假设、设问、反问、比喻等表达效果,增加语言积累;三 是进一步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4.分析本文“反问”的修辞手法 5.讨论问题:作者是怎样从一本书中不 断发现新东西的?
(1)读第七自然段,了解作者反复读 一本书的方法,并留意作者的表达方 法。 抓住“首先---然后---最后”的句式来 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2)体会句子:“从某种意义上说, 它是你自己的东西,因为世上没有两 个人会用同一种方式读一本书”的含 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读书方式,从中 学到的东西也不同,所以它是属于你 自己的。 每个人对书中文字的理解不同,所 以过程也不同,收获只属于自己。有 些人从中寻找灵感,而有些人是灵感 找他。 (3)试着谈谈自己的读书方法或启示 。
设问 首先---然后----最后
•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 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3.交流有关书的名人名言,并仿写句子: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启你心灵的一扇窗,激励你前进的 动力。 你难以改掉的习惯,你人生道路上一 盏明灯。
1.完成课后“小练笔” 2.写一篇作文关于陪伴你自己成长的一本书及 其理由。不少于500字。
3.自制一个关于读书名言的书签以自勉。
3. 走遍天下书为侣
假设 比喻 图画 书 扑克牌 百音盒 口琴„„
如友 常见常新 如家 永不厌倦 如故地 想回就回
反问 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意再见到他们了吧?你不会因 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了吧?
(一)回顾导入,感知情感 (一)回顾导入,感知情感 (二)细读课文,体会表达方式 (三)朗读全文,回归整体
(四)扩展阅读,制定阅读计划
(五)作业设计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说说作者选择 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么?”
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 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1)作者为什么说:“你总能从一本 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读过多少遍?”
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 不愿意再见到他们了吧?你不会因为 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了吧?
朗读诗歌
神奇的书
没有一艘非凡的战舰, 能像一册书, 把我们带到浩瀚的天地。 •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发表感想。 •制定并说出自己的阅读 计划。
没有一匹神奇的骏马, 能像一首诗, 带我们领略人世的真谛。
即令你一贫如洗, 也没有任何栅栏能阻拦 你在书的王国遨游的步履。 多么质朴无华的车骑! 可是它装载了人类灵魂的全部美丽!
教学重难点:
重点:(1)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继续开展读书的综合性学习,学生逐步培养“以书为友”的习惯; 难点: (1)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法,并得到启发; (2)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的学生正处于刚刚跨入高段学习的时期,理解力、观察分析 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正快速发展,加强对学生理解力、观察分析能力、 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