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重阳节国旗下讲话(共5篇)
(篇一)
各位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宣传部的陈希林。
昨天是我国的传统佳节——重阳节。
重阳节已有**多年的历史,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屈原的《远游》一诗中,就有“集重阳入帝官兮”之句。
战国时代,重阳已受到人们重视,但只是在帝宫中进行的活动。
汉代,过重阳节的习俗渐渐流行。
相传汉高祖刘邦的妃子戚夫人遭到吕后的谋害,其身前一位侍女贾氏被逐出宫,嫁与贫民为妻。
贾氏便把重阳的活动带到了民间。
贾氏对人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初九日,都要佩茱萸、食篷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
从此重阳的风俗便在民间传开了。
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一些地方把夏历九月初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我国政府在1989年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老人节”,又称“敬老节”。
尊老爱幼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上个星期,我校高一、高二年级AP班的同学前往横琴的“快乐寿星·老年公寓”进行了一次志愿服务活动,与老人们亲切交流,为老人们送去温暖贴心的问候,“快乐寿星·老年公寓”是我校敬老、爱老教育实践基地,我校实践部每年会多次组织青年志愿者到老年公寓进行志愿服
务活动,活动受到了老年公寓全体老人和工作人员的热烈欢迎与高度赞扬。
老年人,他们也曾经风华正茂,也曾经挥洒热血,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应该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爱戴。
在此,我倡议我校全体同学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尊重老人、善待老人、帮助老人,让老年人感受到晚年的温暖,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继续被发扬光大。
(篇二)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
我是0806班的刘旦薇,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九九重阳,关爱久久》。
农历九月初九,也就是明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重阳节。
在古时候,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会登高山、插茱萸、饮菊花酒,以求长寿。
如今,我国将重阳节称为为老人节,是敬老、爱老、助老的日子。
我们是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呵护下长大的,是他们不怕苦累地在关心我们的一切:为我们准备可口的饭菜;准时地接送我们;半夜里为我们盖被子;帮我们洗衣服;陪我们看动画片等等。
在重阳节即将到来之际,我想在庄严的国旗下向大家发出倡议:
1、早晨起床、放学归来,都主动向长辈问好;
2、尊敬长辈,听他们的话;有好吃的,先给爷爷奶奶吃;
3、帮爷爷、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给他们捶捶背。
4、乘坐公共汽车时,主动给老年人让座位等等。
最后,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同学祝普天下的老人健康长寿,平平安安!衷心希望“敬老、爱老、助老”的中华传统美德在玉潭中小发扬光大,希望同学们个个都成为小孝星。
(篇三)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尊老、敬老、爱老、助老。
后天就是中国的又一个传统节日重阳节。
也叫九九重阳节,因为重阳节是在农历的九月九日,又因为九月九日的九与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再加上九月也是一年中收获的黄金季节,九九重阳佳节,寓意深远。
1989年,我国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此后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日子。
花无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总有一天我们也会成为老人。
同学们,我们应该发扬尊老、爱老的优良传统。
在重阳节这天,向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致以节日的问候,感谢他们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在平时,帮助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关心照顾他们,多为他们着想,少让他们做那些本来应该是我们自己做的事,把好吃让给他们,把有趣的事告诉他们。
当然,尊老敬老绝不是重阳节一天的事,应该是在日常生活中,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做他们的乖孙子。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希望我们所有的人都从现在做起,都能尊老、爱
老。
在天高云淡、秋风飒爽的季节,让我们共同祝愿天下所有的老人都能幸福、安康。
(篇四)
大家好,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
伴着金秋的凉风,丹桂的芬芳,我们刚刚欢度过伟大祖国的68周年光辉华诞,再过几天我们又将迎来一年一度的重阳节。
这是个代表九九日月相逢的节日,是个象征着长长久久的节日,是个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
老人对我们的爱,博大而无私;我们对老人的关心,渺小而稀少。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理所当然地手心向上去索取,却忽略了雨天为他们撑上一把伞,劳动后为他们递上一杯热茶,睡觉前为他们揉揉肩……
重阳这天,就让我们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共度一个温馨的重阳之夜吧!让我们轻轻抚摸无情岁月留在父辈脸上的印记,轻轻吟唱一首舒心的歌曲,驱赶他们一天的奔波带来的疲乏。
就让我们和更多的老人共度重阳节吧!乘车时,主动起身将座位让给老人;排队时,主动让老人站到自己的前面;过马路时,主动上前搀扶一把身边的老人……这简单的起身、简单的谦让、简单的搀扶,是对生命的尊重,对岁月的尊重,对崇高品质的尊重。
夕阳最美,因为那是一种告别,一种对一天辛勤耕作的告别,更是一种期待,一种蓄势待发对下个黎明的期待。
正是夕阳的逝去才托
起了明天的朝阳。
老人便是这轮美丽的夕阳,世间最美不过的是这片夕阳红!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队员们,让我们都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感谢他们为我们撑起的这片蓝天,让我们为争做一个尊老敬老的好少年而努力,让“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中华传统美德世代相传,永放光彩!
(篇五)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初一四班梁文洋。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敬老情长,爱在重阳》。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们中华民族又一个传统佳节——重阳节。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是中国传统节日。
今天的重阳节,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1989年,我国把每年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人节。
尊老敬长,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尊敬老人的家庭是和谐的家庭,尊敬老人的社会是发展的社会,尊敬老人的学校是进步的学校,尊敬老人的学生才是文明的学生。
尊老敬老绝对不是重阳节一天的事情,应该落实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天。
因此,我提议,每一位同学都要用实际行动向老人们献上我们的心意,为自己的爷爷奶奶和长辈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帮他们洗衣服,洗碗,扫地,叠被子等,多为他们着想。
在外面,乘车时,主动起
身将座位让给老人;排队时,主动让老人站到自己的前面;过马路时,主动上前搀扶一把身边的老人……这简单的起身、简单的谦让、简单的搀扶,是对生命的尊重,对岁月的尊重,对崇高品质的尊重。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一起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
我们不仅要敬老爱老,更要尊敬师长。
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和成才,都离不开老师的培养;我们的每一点进步,无不浸透了老师们的心血与汗水;我们的每一份成功,无不来源于老师们的点燃与唤醒;我们的老师,没有华丽的舞台,没有簇拥的鲜花,小小粉笔是他们耕耘的犁头;三尺讲台,是他们奉献的战场。
我们不是诗人,无法写出歌颂老师的诗篇;我们不是画家,无法画出老师渐老的容颜。
现在,只有尊敬老师,认真学习,取得好的成绩,才是我们献给老师最好的礼物。
刘禹锡在《秋词》中吟唱道“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在这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在这个美好节日即将来领之际,让我们再次向关爱我们的师长道一声“辛苦了”让我们为争做一个知礼明礼的好孩子而努力,让“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中华传统美德世代相传,永放光彩。
我的讲话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