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木脂素类

木脂素类


7' 1'
6'
4
6 3'
5'
5
4'
( 8-8’,7-2’ )
组成木脂素的单体主要有四种:
1. 桂皮酸,偶有桂皮醛
COOH
2. 桂皮醇
CH2OH
3. 丙烯苯
4. 烯丙苯
前两种γ-C原子是氧化型的,组成的 聚合体称为木脂素。后两种γ-C原子 是非氧化型的,组成的聚合体称为 新木脂素。
8' 8
β α
优西得灵
HO O
HO HOH2C O
HO
O
OO
OH OH O
O CH2OH
O OH
OCH3
猫眼草素
水飞蓟素
(九)联苯类
两个苯丙素的两个苯环3-3’直接相连而 成。
OH
OH
厚朴酚
OH OH
和厚朴酚
(十)倍半木脂素和二木脂素
分别由3和4分子苯丙素聚合而成。
HO H3CO
O
H3CO HOH2C
O
O
HO
第三节 木脂素
一、木脂素的结构类型 木脂素(liganans)是一类由苯丙素 氧化聚合而成的天然产物。
通常是指其二聚物,少数是三聚物 和四聚物。
二聚物碳架多数是由β-碳原子(8-8’) 连接而成的。
9
2
3
1
9'
8'
8 7'
7 2'
1' 6'
4
6 3'
5'
5
4'
(8-8’)
9'
9
8'
3
21 8 7 2'
O
O
O
O
O
O
单去氢
双去氢
O
O
H
O
O
O
O
O
O
O
O
O H
O H
O O
扁柏脂素
O O
桧脂素 (台湾脂素B)
O O
台湾脂素A
(三)芳基萘类
有芳基萘、芳基二氢萘和芳基四氢 萘三种结构。
H
O
HH
O
O O
奥托肉豆蔻脂素
H
O
CH2OH
O
COOglc
HH
H3CO
OCH3 OCH3
去氧鬼臼毒素-β- D葡萄糖酯苷
芳基萘类木脂素常以氧化的γ碳原子
缩合形成内脂,依内酯环合方式分
上向和下向两种。
O
1 2
4 3
O
O
43
2 1O
上向 1-苯代-2,3-萘内酯 下向 4-苯代-2,3-萘内酯
OR H
O
O
O H HO
H3CO
OCH3 OCH3
R=H 1-鬼臼毒素
R=glc 1-鬼臼毒素β- D-葡萄糖苷
(四)四氢呋喃类
O O
H3CO
H3CO O
CH2OH
H3CO O
CH2OH
OCH3
OH
拉帕酚 A
OCH3
OH
拉帕酚F
(二)木脂素的理化性质
形态:木脂素多数为无色结晶,新 木脂素不易结晶。
溶解性:游离型偏亲脂性,易溶于 有机溶剂。少数与糖结合成苷,水 溶性增大。
旋光性:大部分具有旋光性,遇酸 易异构化。
如呋喃环上的氧原子与苄基相连, 易于开环,闭环时发生构型变化。
3'
4' OMe OH
(8R,8’R)-4,4’-二羟基-3,3 ’ -二甲氧基-9-氧代-8-8’,9-9 ’ -木脂素
木脂素常见类型: (一)二芳基丁烷类
HO
H3CO
HO
H3CO
CH2OH CH2OH
OH OH
去甲二氢愈创木脂酸
OCH3 OCH3
叶下珠脂素
(二)二芳基丁内脂类
该类化合物是木脂素侧链形成内酯 结构的基本类型。
依据氧的连接位置不同,可形成7-O-7’
7-O-9’,9-O-9’三种四氢呋喃结构。
7
9'
9
O
O
O
7'
7
9'
7-O-7’ 7-O-9’
9-O-9’
O
H3CO
O
O
HO
OH O
O O
CH2OH
H O
H
O O
(-)-galbacin
OCH3 OH
O O
橄榄脂素 荜橙茄脂素
(五)双四氢呋喃类
由两个取代四氢呋喃单元形成四氢
3 3'
此外,木脂素还有一些新的类型
①苯丙素低聚体:如三聚体-倍半木脂 素,四聚体-二木脂素。
②杂木脂素:如黄酮木脂素、香豆素 木脂素等。
③去甲木脂素:这类木脂素的基本母 核只有16~17个碳原子。
木脂素的命名:大多采用俗名,也 有用系统名的。
O 9'
O9
H
H 8 8'
HO 4 3 OMe
罗汉松脂素
呋喃骈四氢呋喃结构。结构中有4个
手性碳,天然产物两个四氢呋喃以
顺式相骈。 O
O
O
O
O
O
H
H
H
H
O O
O O
O
O
(+)-芝麻脂素
(+)-细辛脂素
(六)联苯环辛烯类
此类木脂素集中存在于五味子科五
味子属和南五味子属植物中,具有
联苯环辛二烯结构。
R2O
OR1
五味子甲素
H3CO H3CO
R3O
OR4
R1=R2=R3=R4=CH3 五味子乙素 R1+R2=CH2,R3=R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CH3 五味子丙素
H3CO
C OCH3
OCH3
鬼臼毒素 λmax290~294nm (ε4400~4800)
紫外光谱可用于区别芳基四氢萘、芳 基二氢萘和芳基萘型木酯素;芳基二 氢萘B环上的双键位置以及B环上取代 羟基的位置的确定。形成长的共轭体 系,吸收峰红移,反之紫移。
(三)核磁共振谱
1.1H-NMR 芳基萘类和联苯环辛烯类木脂素氢 谱信号与结构间的关系,已获得一 些规律。
O
KMnO4 KOH
O
① KMnO4/CH3COCH3
O O
② CH2N2
山荷叶素[B]式
O
COOH
O
piperonylic acid
H3CO H3CO
COOCH3 O
O O
酮酸甲酯
(二)紫外光谱
多数木脂素的二个芳环是两个孤立 的发色团,吸收峰位相同,吸收强 度是二者之和。
OH H
O
AB
O
O H HO
O
O
O
O
H
H
O HCl
O
H
H
O
O
O
O
O
O
d-芝麻脂素
d-表芝麻脂素
具有内脂结构的木脂素,遇碱易发生异
构化。如鬼臼毒素遇碱后异构化变为苦 鬼臼毒素。
OH
2 1
O 4
3 O
NaOAc,EtOH
OH O
O
H3CO
OCH3 OCH3
鬼臼毒素
H3CO
OCH3 OCH3
苦鬼臼毒素
三、木脂素的提取分离 提取方法:通行的方法是
2. 13C –NMR 在确定木脂素碳架、平面结构及其 构型构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测定化合物的基本骨架——结 构类型、碳数、对称性。
化合物的取代基——含氧取代基、 烷基等来最后确定结构。
五、木脂素的生物活性 1. 抗肿瘤作用 2. 肝保护和抗氧化作用 3. 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4. 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作用 5. 抗病毒作用 6. 平滑肌解痉作用等
乙醇或丙酮 药材
提取
氯仿或乙醚 浸膏
氯仿或乙醚部分为
抽提
粗的游离总木脂素
分离方法
1.吸附色谱为主要方法,硅胶为吸附 剂,石油醚-乙酸乙脂、石油醚-乙醚、 氯仿-甲醇等为洗脱剂。
2.分配色谱常用纸色谱法,滤纸浸以 甲酰胺作为固定相,苯为流动相, 用盐酸重氮盐、SbCl3、SbCl5等显色。
具有内脂结构的木脂素,可以用碱 液皂化成盐后与其它脂溶性成分分 离,但具有旋光活性的木脂素易发 生异构化。
R!+R2=R3+R4=CH2
取代呋喃类木脂素
H3CO
O
OCH3
HO
OH
furoguaiadin
(七)苯骈呋喃类 苯骈呋喃及其二氢、四氢和六氢衍 生物。
OCH3
O
O
H3CO
OCH3
海风藤酮
(八)苯骈二氧六环类
两分子苯丙素通过氧桥连接,形成 二氧六环结构。
OCH3 O
H3CO
O
H3CO
OCH3
四、木脂素的结构鉴定
(一)化学反应
剧烈氧化降解反应:以碱性KMnO4或次 溴酸钠在水溶液中进行。
缓和氧化降解反应:以中性KMnO4在丙 酮中进行。
该方法可以获得保持苯环原来取代式样 的降解产物,通过波谱解析与合成对照 确定结构。
OH
O
O
O
山荷叶素[A]式
O
H3CO H3CO
OCH3 OCH3
OH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