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选修《唐诗鉴赏》第四单元《将进酒》导学案临沧市第一中学罗雪芳【导学目标】1.我们将通过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2.我们将通过解决探究问题,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3.我们将在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的基础上,背诵全诗。
【导学重点】1.领悟诗人“狂歌痛饮”豪放外表下的愤激之情。
【导学难点】背诵这首诗。
【知识(教材)梳理】李白咏酒的诗篇极能表现他的个性,长安放还以后所作的这类诗思想内容更为深沉,艺术表现更为成熟。
《将进酒》即其中代表作。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题目意译即“劝酒歌”,故古词有“将进酒,乘大白”云。
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年(752),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尝登高饮宴。
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抒发。
【导学设计】第一课时【学法指导】1.课时目标:(1)我们将通过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李白生平及其创作成就。
(2)我们将结合课下注释,翻译句子,疏通诗意,积累文言实词、虚词。
(3)我们将结合课下注释,勾画并笔记相应文化常识。
(4)我们将用圈点勾画批注的独立方法赏析诗歌,写出感悟和疑问。
2.课时重点:我们将结合课下注释,翻译句子,疏通诗意,积累文言实词、虚词。
我们将结合课下注释,勾画并笔记相应文化常识。
3.课时难点:我们将用圈点勾画批注的独立方法赏析诗歌,写出感悟和疑问。
4.易错易混点:各种文化常识。
解决措施:独立阅读课下注释,并将相应文化常识摘抄到笔记本中。
5.学法指导:诵读法;缘景明情;圈点勾画批注法;自主学习法。
【自学过程】一、导入。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生的缘分。
中国诗人大多爱喝酒。
多少诗人因酒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因酒在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因酒而丢掉面具口吐真言,因酒而成就传世佳作。
唐代的天才诗人李白尤为突出。
他是“诗仙”,又自称是“酒中仙”,时人也号之曰“酒圣”。
古时酒店都爱挂上“太白遗风”、“太白世家”的招牌。
直至现在,还有沿用的。
二、文体常识及写作背景:《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铙歌的曲调,题意为“劝酒歌”。
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
由于受到排挤,李白离开长安,开始了以东鲁、梁国为中心的第二次漫游。
当时,他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
他们登高畅饮,对酒当歌,畅抒满腔不平之情。
此作就是他咏酒抒情的佳作。
本诗作于天宝十一载(752),距诗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达八年之久。
当时,他跟友人岑勋曾多次应邀到嵩山元丹丘家里做客。
他与友人岑勋、元丹丘饮酒,借酒兴诗情写下这首《将进酒》,借题发挥,尽吐郁积在胸的不平之气,也流露了施展抱负的愿望。
三、自主学习。
1.结合课下注释,翻译句子,疏通诗意,积累文言实词、虚词。
2.结合课下注释,勾画并笔记相应文化常识。
3.用圈点勾画批注的独立方法赏析诗歌,写出感悟和疑问。
4.将诗歌分层并归纳大意。
5.组内交流。
第二课时【教法设计与学法指导】1.课时目标:(1)我们将通过解决探究问题,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2)我们将在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的基础上,背诵全诗。
【自学过程】一、预习案(答案详见课件)1.收集与酒有关的诗词名句(1),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2) ,西出阳关无故人。
(3) 欲饮琵琶马上催。
(4)酒入愁肠,。
(5),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
(6)兰陵美酒郁金香,。
,不知何处是他乡。
(7)抽刀断水水更流,。
人生在世不称意,。
(8)艰难苦恨繁霜鬓,。
(杜甫《登高》)(9),青春作伴好还乡。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0 ,怎敌它,晚来风急!(李清照《声声慢》) (11),去年天气旧亭台。
(晏殊《浣溪纱》)(12)?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13)?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2.识记字音。
(给加线的字注音)将进酒()莫使金樽空对月()烹羊宰牛且为乐()岑夫子()钟鼓馔玉()斗酒十千恣欢谑()呼儿将出换美酒()千斤散尽还复来()。
3.解释下列诗句中粗体词语。
①高堂明镜悲白发()②会须一饮三百杯()③钟鼓馔玉不足贵()④斗酒十千恣欢谑()⑤径须沽取对君酌()⑥与尔同销万古愁()二、探究案【一】自读思考:(一)填充题:1.这首诗的基调是_____。
在这首诗中,诗人感情的发展变化极快,开头四句写,一落笔就写黄河景象,有慷慨生悲之意。
“人生”以下六句写___,“钟鼓”以下六句写愤激之情,“主人”句至结尾写_____之情。
2.本诗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
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的态度。
3.李白的浪漫气质和狂放的性格充分体现在诗中对夸张的运用,如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二)问答题: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诗歌开篇的长句有什么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说说“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几个短句的作用。
4.杜甫不赞成李白饮酒过多,曾写道:“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谈谈你对李白的“痛饮狂歌”有什么看法?5.“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思?6.全文情感变化怎样?主基调是什么?7.诗中运用陈王曹植的典故的作用是什么?答:8.通读课文想想诗人为何而愁?9.起兴与夸张手法的运用是本诗颇具特色之处,请各举一例予以解说。
答:①起兴手法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夸张手法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训练案1.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C.天生我材/ 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D.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2.对第一段诗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诗人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老,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
B.“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间事,把本来短暂的人生说得更短暂。
C.“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表现了作者消极的思想:人生得意时,要尽情地寻欢作乐,别让金杯玉露,空对天上明月。
因为人生寿命如黄河之水耗入海,一去不复返,因此,应及时行乐,莫负光阴。
D.“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是诗人乐观自信的肯定自我价值的宣言,流露出怀才不遇和渴望用世的积极思想感情。
3.对全诗分析不正确的是()A.《将进酒》是一首劝酒歌,诗人借题发挥,尽吐郁积在胸中的不平之气,也鹅了施展抱负的愿望。
“钟鼓撰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两句,是诗的主旨,有统摄全诗的作用。
B.全篇诗情忽张忽翕,大起大落,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奔放跌宕。
C.诗中起兴夸张的手法运用颇具特色。
如诗篇开头的两组夸张的长句,就有抓风海雨而来之势,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
诗中屡用巨额数字“十千”、“千金裘”、“万古愁”表现了豪迈诗情,略给人空浮之感。
D.诗句以七言为主,间以三、五、十言“破”之,长短不一,参差错综,使锌快慢多变,一泻千里。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6-10题。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刚销万古愁。
4.下列粗体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烹羊宰牛且为乐且,暂且B.与君歌一曲歌,唱歌C.径须沽取对君酌取,拿取D.与尔同销万古愁销,消除5.对下面的诗句翻译正确的一项各是:①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A.可悲的是从高大厅堂的明镜里看到自己的头发已变白,早晨还像青丝一般黑,傍晚已成了雪白。
B.可叹那明镜里父母的头发已经变白,早晨还像青丝一般黑,傍晚已成了雪白。
C.可叹那明镜里父母的头发已经变白,早晨还是一根根的青丝,傍晚已成了白雪。
D.可悲的是从高大厅堂的明镜里看到自己的头发已变白,早晨还像一根根的青丝,傍晚已变成了白雪。
②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A.陈王曹植从前设宴时非常的平和与欢乐,喝一斗酒赏十千钱,纵情地欢乐。
B.陈王曹植从前设宴时非常的平和与欢乐,喝着千钱一斗的名贵酒,纵情地欢乐。
C.陈王曹植从前在平乐观设宴,喝着千钱一斗的名贵酒,纵情地欢乐。
D.陈王曹植从前在平乐观设宴,喝一斗酒赏一千钱,纵情地欢乐。
6.结合诗句谈谈夸张手法在诗中的体现。
7.拓展阅读:《行路难》说说本诗的情感变化,所表现的思想内涵。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