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海洋污染现状与防治工作

我国海洋污染现状与防治工作

河北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论文学生姓名:郑立建学号:院站:学习形式:函授层次:大本专业:环境工程题目:我国海洋污染现状与防治工作指导教师:王怀宇评阅教师:2011年 7 月2日我国海洋污染现状与防治工作摘要近期我国渤海的漏油事故及日本的核电电站爆炸,而感想到海洋的污染现在已经不是一个可以忽视的问题的了。

它需要全民的关注需要全民来爱护我们的海洋资源。

本文以我国现在海洋污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我国的的海洋治理中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海洋环境污染治理实施对策China's marine pollution status an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orkAbstractin recent China Boai oil spill and Japan's nuclear power station explosion, and feel the ocean pollution now is not a question that can be ignored. It takes people's concern all the people to protect our marine resources.this article take our country now marine pollution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existence question elaborated our country marine management measures in.[Key words] :marin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ontrol measures目录前言 (4)一、何谓“海洋污染” (4)二、我国海洋污染现状 (4)2.1洋污染的污染源多且复杂 (4)2.2洋污染有累积性及持续性强 (9)2.3扩散范围广 (10)2.4治难且危害大 (10)三、海洋污染防治工作 (12)3.1要工作 (12)3.2制污染源 (14)四、结论 (15)参考文献 (15)前言海洋面积约占地球面积的四分之三,不但资源充沛,对陆地及大气的环境也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而在未来人类的食物来源中,海洋生物资源预测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因此,海洋是孕育万物之母,人类的生存与海洋息息相关,捍卫我们赖以为生的海洋免于其遭受污染的灾难,正是二十一世纪人类的重大任务和光荣使命。

海洋环境一旦遭受污染,将直接破坏海洋的生态系统及自然平衡,并间接的影响人类的健康和海洋资源的获取。

况且地球有70%的海水覆盖,正如同空气污染物一样,海洋污染可轻易的有海流流动,将其散播余千里之外,无任何地域可以幸免。

因此,对于海洋环境的保护,以及防止海洋污染的发生,正是当前重要的世界性课题。

一、何谓“海洋污染”。

人类直接或是间接的把物品或能量引入海洋环境,其中包括海口湾,以致造成或可能造成损害生物资源和海洋生物,危害人类健康,妨碍包括捕鱼和海洋其它正常用途在内各种海洋活动,损害海洋的使用质量及减少舒适性等环境污染。

二、我国海洋污染现状。

2.1海洋污染的污染源多且复杂。

目前,我国的海洋环境,总的来看,基本上还是处于良好状态。

但在某些沿岸的海湾、河口及局部海域,如大连湾、辽河口、锦州湾、渤海湾、莱州湾和胶州湾等,环境污染比较严重;某些海洋水产资源衰落,渔获量减少,少数珍贵海产品受损,一些海洋水产资源质量受到影响;部分滩涂荒废,滨海环境遭到损害。

就海区而言,渤海沿岸污染较严重,东海和黄海次之,南海污染较轻。

2.1.1当前,污染和损害我国海洋环境的主要因素:(1)陆源污染物: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沿海地区,每年排放入海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约60亿吨。

在生活污水中,以东海沿岸的排放量最大,其次为南海沿岸和渤海沿岸,黄海沿岸最小,在工业污水中,也以东海沿岸排放量最大,占总量的50%;渤海沿岸和南海沿岸次之,黄海沿岸最少。

(2)船舶排放的污染物:我国拥有各种机动船只10多万艘,每年进入我国港口和航经我国管辖海域的外轮几万艘次,有大量含油污水排放入海。

如1979年,巴西油轮在青岛油码头作业,一次跑油380吨。

船舶在防治海洋环境污染方面负有以下的义务【3】:第一,船舶必须按照有关规定持有防止海洋环境污染的证书与文书,在进行涉及污染物排放及操作时,应当如实记录。

第二,船舶必须配置相应的防污设备和器材;运载具有污染危害性货物的船舶,其结构与设备应当能够防止或者减轻所载货物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第三,船舶应当遵守海上交通安全的规定,防止因碰撞、触礁、搁浅、火灾或者爆炸等引进的海难事故,造成海洋环境污染。

第四,进行以下活动,必须事先按照规定报经有关部门批准或者核准:船舶在港区水域内使用焚烧炉;船舶在港区水域内进行洗舱、清舱、驱气、排放压载水、残油、含油污水接收、舷外持铲及油漆等作业;船舶、码头、设施使用化学消油剂;船舶冲洗沾有污染物、有毒有害物质的甲板;船舶进行散装液体污染危害性货物的过驳作业;从事船舶水上拆解、打捞、修造和其他水上、水下船舶施工作业。

第五,所有船舶均有监视海上污染的义务,在发现海上污染事故或者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时,必须立即向就近的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报告。

(3)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污染:我国沿岸分布着几个大油田和十几个石油化工企业,跑、冒、滴、漏的石油数量很可观,每年有10多万吨石油入海。

(4)人工倾倒废物污染:过去把海洋当作大“垃圾箱”,任意倾倒废物。

如大连香炉礁海岸、葫芦岛、青岛、温州、湛江等地,把垃圾、矿渣和其他废物堆放在海边或直接倒入海中。

(5)不合理的海洋工程的兴建和海洋开发:这使一些深水港和航道淤积,局部海域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2.1.2污染物入海的主要途径我国沿海各种类型的污染源主要有200多处,渤、黄海沿岸有100多处,东、南海沿岸100处左右。

这些污染源排放入海的重要污染物,有石油烃、重金属污染物及有机物污染物、河流携带,是污染物入海的主要途径。

(1)石油污染:中国沿海油污染比较严重,石油是各种污染物中入海量最大的一种。

石油污染对海洋生物资源危害极大,油在水面容易形成薄膜,阻止海气交换,使海水中的溶解氧减少,故油污染能引起大面积的缺氧现象。

油膜、油块能粘住大量鱼卵和幼鱼,使其窒息死亡;能使卵化的幼鱼畸形,导致鱼、贝蓄积某些致癌物质。

我国沿海油污染面积约12万平方千米。

相对而言,渤海和东海油污染比较严重,分别占石油排放入海量的34%和33%;南海占19%;黄海最少,占14%。

渤海油污染面积约4万平方千米,其中:辽东湾为1.8万平方千米,油浓度(几何均值)为0.049ppm;渤海湾为0.9万平方千米,油浓度为0.050ppm;莱州湾为0.6万平方千米,油浓度0.059ppm;渤海中部海域为0.7万平方千米,油浓度0.041ppm。

可见,渤海湾和莱州湾的油污染比较严重,而辽东湾的污染面积最大。

黄海的油污染面积为2.6万平方千米,北黄海的油浓度为0.059ppm;南黄海北部油浓度为0.052ppm;南黄海南部油浓度为0.026ppm;大连湾和胶州湾分别为0.085ppm和0.062ppm。

表明北黄海污染程度较重,尤以大连湾最为突出;南黄海以胶州湾油污染较重。

东海油污染面积约3.4万平方千米,其中长江口至杭州湾一带的油浓度为0.059ppm;浙南至闽东一带油浓度为0.078ppm。

东海油污染以浙南至闽东一带较重,而污染范围则以长江口至杭州湾一带为广。

南海油污染面积约1.7万平方千米。

珠江口一带的油浓度为0.055ppm,粤西沿岸为0.052ppm。

因此,珠江口附近油污染程度略重于粤西沿岸,而粤西沿岸油污染范围较大。

(2)重金属污染:主要指汞、镉、铅污染等。

我国沿海汞的主要污染源有60多处,尤以长江、珠江、鸭绿江、五里河等,为汞的主要污染。

汞以排放入东海的量最大,其次南海和黄海,渤海最少。

但汞的平均浓度以东海最高,渤海次之,南海最低。

渤海以辽东湾汞的浓度最高,均值为0.05ppb;渤海其它海域的汞的浓度为0.01ppb左右。

锦州湾、辽河口等是渤海汞浓度较高的地区。

北黄海、南黄海北部和南部汞浓度分别为0.04、0.02和0.01ppb,大连湾和胶州湾为0.02ppb。

黄海以鸭绿江口汞浓度较高。

东海汞浓度为0.01~—0.23ppb,长江口至杭州湾一带为0.07ppb,浙南至闽东一带为0.O4ppb,南海汞浓度为0.02ppb。

我国沿海镉的主要污染源也有60多处。

镉也以河流携带入为主,珠江、长江、滦河和漠阳江所携带入的镉占总量的80%,镉以排放入南海的量为最大。

整个中国沿海,镉的浓度范围为0.02~0.45ppb,平均浓度为0.10ppb,以南海最高,东海最低。

渤海中以辽东湾和渤海湾浓度较高,黄海以大连湾较高。

我国沿海铅的主要污染源有80多处。

以流入南海的排污量最大,约占总量的60%;东海和渤海次之;黄海最少。

铅的入海途径也主要靠河流携带。

中国近海表层水中铅的深度为0.05~51.44ppb,平均值为1.60ppb。

其中:渤海铅浓度平均值为2.95ppb,黄海为1.34ppb,东海平均浓度低于分析方法的最低检出限,但浙江南部曾达10~30ppb,南海铅浓度平均为7.68ppb,珠江口高达150ppb,为中国近海铅浓度最高区,粤西沿海为4.85ppb。

(3)有机物污染:海水的有机物污染通常可用化学耗氧量(COD)衡量。

主要有机物污染源在我国沿海有150多处。

每年入海的有机物以COD计,达700多万吨。

其中,流入东海的约占50%,其余一半分别流入渤、黄、南海。

河流也是有机物排污入海的主要途径。

渤海COD的平均值较高,为1.63ppm。

其中,又以莱州湾最高,达2.08ppm;其次是辽东湾;渤海中部最低。

莱州湾沿岸、辽东湾北部和滦河口等地COD已达“标准”,有些已超标,如辽河口达1.0ppm。

黄海COD平均为1.0ppm,其中大连湾高于黄海其他海域,鸭绿江口、北黄海沿岸和江苏近海局部地区,也有超标现象。

东海COD值较低,约0.89ppm。

长江口杭州湾一带,稍高于浙南至闽东沿海。

南海COD无一超标现象,平均值最低,为0.45ppm。

总之,石油是中国近海最主要的污染物,东海近岸和渤海是油污染的两个严重区。

重金属污染,从总体来看并不严重,但在辽东湾北部、鸭绿江口入珠江口等局部海域,浓度较高,应引起注意。

至于有机物污染,在我国渤海及某些海湾,有明显反映,COD 值有自南向北增高的趋势。

2.1.3海洋污染的深层次原因(1)人口和资源对海洋的压力人类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人口的急剧增加是资源的供求量相应增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