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成长现状的调查分析
当然也有教师认为教师的成长还可以表现在待人处事、生活、家庭角色的转换和全人成长等方面。但依然有很多教师的成长着眼点还是在专业发展上,如师德、对孩子的爱心和责任心、家长工作、科研、课程规划等。
就教师个人而言,参与调研的在职教师认为其个人的成长主要表现在专业发展上,如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发展,占比分别为92.6%、88.8%、91.6%。也有教师认为其成长还表现在人文素养、个人兴趣爱好和个人审核情趣的发展上,分别占比71.2%、55.1%、42.0%。(见图4)
4.教师专业成长的条件、途径、最大障碍和困难
(1)教师专业成长的有利条件和自身准备。就幼儿园给教师专业成长提供的有利条件看,有超过70%的教师认为“校本研修”“外出观摩学习的机会”“积极向上的氛围”是其专业发展的有利的条件,也有超过50%的教师认为“赛课”“基本功竞赛等机会”“师徒结对”“国家、省、市、县区各级培训学习的机会”也是其专业发展的有利条件。由此可见,幼儿园给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多种有利条件。
(3)幼儿教师职业的最高目标、工作状态和胜任情况。关于幼儿教师个人职业发展的最高目标,有44.1%的教师目标是成为“骨干教师(如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等)”,18.3%的教师目标是成为“教育家型教师”,6.1%的教师目标是成为“教育领军人才”,说明大部分幼儿教师是有专业成长的愿望的。当然也有21.4%的教师目标就是“一般教师”。
幼儿教师成长现状的调查分析
作者:李红仙
来源:《教育界·教师培训》2019年第08期
【摘要】面对社会对幼儿教育质量的关注,区域内幼儿教师的成长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问卷对区域范围内所有公办幼儿园的在职教师进行了线上无记名问卷调查,发现无论是社会各界、幼儿园,还是幼儿教师自身都更关注幼儿教师专业成长,而忽略了其作为完整人的全面发展,也忽视对幼儿教师的全人教育。
幼儿教师个人,也比较重视自身的专业发展和人文素养发展,依次为专业能力的发展(91.8%)、专业理念与师德的发展(87.8%)、专业知识的丰富(86.2%)、人文素养的发展(75.87%)。与幼儿园、社会各界和家长相比,幼儿教师还注重个人兴趣爱好的发展(62.34%),也有50%的教师比较重视个人生活情趣的发展(49.7%)。
本调查覆盖了全区所有公办园的在职教师,样本容量比较大,确保了本调查的可信度。自制问卷考虑了四个维度:基本情况、成长表现、成长评价、成长路径尤其是专业成长路径。在题目的类型上既有封闭的单选题、多选题,又有半封闭半开放的排序题,还有开放的问答题,既有常规事实类题目,也有五点式态度类题目,以保障本调查的效度。
【关键词】在职幼儿教师;教育质量;成长分析
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幼儿教师的成长直接关乎幼儿教育的质量。当前,在社会各界和家长对幼儿教育质量高度关注的背景下,准确了解区域范围内幼儿教师成长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就成为有效促进幼儿教师发展的首要前提。本次调查采用自制问卷,利用“问卷星”线上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调查对象为苏州市吴江区区域范围内所有公办幼儿园(下面所提幼儿园均为公办幼儿园)的在职教师(包含在职在编教师、备案制教师和合同制代课教师,下面所提教师均同此要求)共1887人,在线回收有效问卷1442份,参与调查的有效率达76.4%。
就幼儿教师目前的工作状态看,有71.9%的教师认为“喜欢而富有热情”,有12.3%的教师认为“稍有倦怠”,有2.1%的教师认为“很有倦怠”或“极度倦怠”。幼儿教师的工作状态,从总体上看还是非常好的。
就当前幼教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幼儿教育工作而言,有53.1%的教师认为自己“能够胜任”,19.1%的教师认为自己“完全胜任”,24.6%的教师认为自己“基本胜任”,总体而言,目前幼儿园的在职教师基本能够胜任当下的幼儿教育工作。当然,也有3.2%的教师认为自己“有点力不从心”或“无所适从”,这和幼儿教育招生不断扩张,幼儿园招聘合同制代课教师有一定的关系。
一、在职教师的成长现状
1.教师的基本情况
(1)教师的类型。幼儿园在职教师,按其性质分为三类:在职在编教师、备案制教师和合同制代课教师,从在线回收的1442份有效问卷来看,分别占比53%、15%和32%(见图1)。由图可见,我们区域幼儿园的教师还是以在职在编教师为主体。
(2)在职教师的教龄分布。我们区域的幼儿教师上岗的年份集中在2009~2018年间,其教龄集中在不足1年到10年之间,占参与调查教师的60.8%。特别是上岗5年内的教师有548名,占参与调查教师的38.0%,这与我们近几年幼儿园招生大量扩张,幼儿教师尤其是备案制幼儿教师的大量招聘有一定的关系。而教龄11年及以上教师近515名,占参与调查教师的39.2%(见图2)。
以上数据足以说明,我们区域的幼儿教师队伍的教龄分布不太合理,大量的教师属于上岗10年以内的青年教师,相对而言,缺乏相应的幼儿教育工作经验,对自身成长也有迫切的需要和强烈的愿望,尤其是上岗5以年内的青年教师,正处于教师成长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注生存”的阶段,他们对自身的专业成长需求尤为迫切。
2.教师的成长表现
(1)对教师成长表现的个人认知。对于专业成长的需求,幼儿教师已达成共识,但在专业成长之外,幼儿教师对其成长表现的认知有很大的差异,表现也是五花八门,主要集中在师德、性格、人文修养、兴趣爱好上(见图3)。
3.对教师的成长评价
(1)幼儿园对教师的评价。幼儿园对教师的评价(见图7)主要侧重在对幼儿教师的专业评价上,依次分别为师德(92.2%)、保教质量(83.3%)、专业获奖(65.2%)、论文发表数量(57.5%),而很少评价教师的个人兴趣爱好和生活情趣的发展。
(2)幼儿教师个人成就感和自我价值的来源。有64.5%的幼儿教师认为,其个人的成就感和自我价值来源于职业劳动的专业领域(见图8),而非生活领域。
(2)幼儿园、社会各界和家长、自身对教师成长表现的关注度。幼儿园(见图5)、社会各界和家长(見图6)对教师的成长表现的关注内容较为一致,比较关注其专业发展和人文素养的发展。在专业发展上,幼儿园关注度依次为专业理念与师德(92.3%)、专业能力(89.9%)、专业知识(84.4%),而社会各界和家长关注度依次为专业能力(91.8%)、专业理念与师德(90.9%)、专业知识(86.0%),两类群体对幼儿教师成长表现的首要关注点略有差异。而两类群体对教师的个人兴趣爱好和生活情趣的发展的关注度均偏低。(见图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