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19学年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生物2.1.1练习使用显微镜同步测试一、单选题1.下列四台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视野中细胞数量最多的是()A.AB.BC.CD.D2.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光线弱应选()A. 大光圈、凹面镜B. 大光圈、平面镜C. 小光圈、平面镜D. 小光圈、凹面镜3.在光线明亮的实验室里,观察透明的口腔上皮细胞后再观察颜色较深的黑藻叶片细胞,为便于观察,此时应()A. 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B. 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C. 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D. 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4.依照显微镜的正确操作,光学显微镜只能用来直接观察()A. 一根头发B. 手指C. 绿色叶片D. 玻片标本5.某同学用10×物镜观察到视野中有8个排成一排的细胞,当他换用40×的物镜再观察时,他能观察到细胞个数为()A. 2个B. 8个C. 16个D. 32个6.使用显微镜的正确步骤是()①对光,直至得到白亮的圆形视野;②调节粗、细准焦螺旋,以便看清物像;③放置玻片标本,并用压片夹压住;④取镜、安放;⑤收镜并放回原处A. ④①③②⑤B. ⑤③①②④C. ④②①③⑤D. ①②③④⑤7.小强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后,兴奋地向同桌描述,并把显微镜轻轻挪动给同组的其他同学观察,但别人却看不清物像。
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A. 没有调节粗准焦螺旋B. 射入光线角度发生了改变C. 显微镜的物镜调换了D. 光圈大小发生了改变8.有一物像处于显微镜视野的右下方,要使该物像移至视野的正中央,玻片的移动方向是()A. 右上方B. 右下方C. 左上方D. 左下方9.下列是显微镜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应的解决办法,正确的是()A. 视野较暗﹣改用大光圈和凹面镜B. 物像偏右下方﹣向左上方移动玻片C. 物像模糊﹣调节粗准焦螺旋D. 镜头污染﹣用干净的纱布擦拭10.要将下图所示显微镜下的视野“甲”变为视野“乙”,下列操作步骤排序正确的是()①转动细准焦螺旋②转动粗准焦螺旋③移动装片④调节光圈⑤转动转换器A. ③一⑤一②一①B. ④一③一②一⑤C. ③一①一④一⑤D. ③一⑤一④一①11.在显微镜下观察,在视野内所见的图像是“上”和“6”,那么载玻片上的图形是A. “上”和“6”B. “下”和“9”C. “下”和“6”D. 以上都不对二、填空题12.常用的生物玻片标本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13.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步骤是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14.根据光学显微镜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显微镜结构的零件中,以玻璃为主制作的零部件有________ 、________ 和________ 。
(2)要使镜筒升降范围最大可旋转________ 。
(3)用来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________ 。
(4)接近观察物的镜头是________ 。
(5)与镜筒下方相连的结构是________ 。
15.(1)在“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结构”的实验时,不需要用到下列哪些器材和药品________ (填对应的数字)①载玻片②生理盐水③镊子④清水⑤酒精灯⑥滴管.(2)欲使观察到的细胞图象最大,应选用如图1中哪个________ 物镜和目镜(填对应的数字).(3)如图2甲、乙两图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情形,这表明该同学在装片制作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合要求的操作.请你任选一例指出:是哪些操作不合要求导致出现如此情形?(先说明选择的图片,再说明操作不当之处)________ .对该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对光时,应该让较小的光圈对准通光孔B.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目镜内的物像C.把低倍镜换成高倍镜进一步观察时,直接用粗准焦螺旋调节直到像变清晰为止.D.该实验最终可观察到细胞壁.细胞核和液泡等细胞结构.16.用10×的目镜和20×的物镜组合观察时,视野的放大倍数是________倍。
三、解答题17.某学生在实验时,先用一块洁净纱布擦拭镜头,再在一干净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放入一小块组织切片,小心展平后,放在显微镜载物台正中央,用压片夹夹住.然后在双眼侧视下,将物镜降至距玻片标本约1~2cm处停止.用左眼朝目镜里观察,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缓缓上升镜筒.你能指出该学生操作中不正确的地方吗?四、综合题18.利用所学的知识,回答光学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相关问题:(1)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发现目镜上有污点,应该用________擦拭镜头。
(2)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时,若是在光线很强的条件下,为了控制进光量,应选用________(填“较小”或“较大”)的光圈和________(填“凹面”或“平面”)反光镜。
(3)在低倍镜下找到物像,换用高倍镜后,若图象不清晰,应调节________(填“转换器”或“粗准焦螺旋”或“细准焦螺旋”)(4)为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择的镜头组合为_____。
(注:①、②、③表示目镜,④、⑤、⑥表示物镜。
)A. ②③B. ⑤⑥C. ①⑤D. ②④19.下图为某学习小组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的方法步骤图.请分析回答:(1)请你把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补充完整:C→________(用序号和箭头表示).(2)步骤C中,滴加的液体是________ .(3)步骤D中,撕取的是洋葱鳞片叶的________ 表皮.(4)将某同学认真制作的玻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视野中有这样几个结构:边缘很黑、较宽,里面为空白的圆形或椭圆形,用镊子轻压盖玻片会移动和变形,这个结构一定是________ .它的产生可能是步骤________ (填序号)操作不规范引起的.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C【解析】【解答】解:显微镜放大倍数与视野中细胞数目的关系: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细胞体积越大数目越少;反之,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细胞体积越小数目越多,所以显微镜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的,应该是放大倍数最小的.四个选项中的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分别是:A、5×40═200(倍),B、10×40═400(倍),C、10×4═40(倍),D、12.5×10═125(倍).其中放大倍数最小的是C即40倍,所以视野中细胞数量最多.故答案为:C。
【分析】显微镜物像的放大的倍数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显微镜的视野面积是一定的,被观察细胞放大的倍数越大,视野里的细胞数目越少,所以看到细胞数目最多的是放大倍数最小的组合。
2.【答案】A【解析】【解答】解: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因此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光线弱,应使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故选:A【分析】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小光圈通过的光线少视野暗,平面镜只能反射光线不能改变光线强弱,因此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暗;大光圈通过的光线多视野亮,凹面镜使光线汇聚,视野亮度增强,因此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亮.3.【答案】A【解析】【解答】解:观察口腔上皮细胞时,由于口腔上皮细胞透明度很高,所以视野要暗一些,因此使用平面镜和小光圈;再观察颜色较深的黑藻叶片细胞,就需要把视野调的亮一些,使用凹面镜和大光圈.故选:A.【分析】在显微镜的结构中,遮光器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上有大小光圈.当外界光线较暗时使用大光圈,当外界光线较亮时使用小光圈;反光镜能反射光线,上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个面.当外界光线较强时使用平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弱时使用凹面镜.4.【答案】D【解析】【解答】一根头发、手指、绿色叶片不透明,光线不能透过,因此若将它们放在通光孔的中央,用显微镜观察,视野一片黑暗,观察不到物像,若要观察必需制成玻片标本才能观察.玻片标本是薄而透明的,可以直接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故答案为:D.【分析】用显微镜观察时观察的生物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如果材料厚而不透光,那么光线无法透过样品,我们的视野就会一团漆黑,就无法观察.5.【答案】A【解析】【解答】解: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可以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少.因此,物镜倍数提高了4倍,视野中的细胞数目减少为原来的1/4.因此,他在低倍镜下看到视野中有8个排成一排的细胞(如图),换用高倍镜时可以观察到的细胞是8×1/4即2个.故选A【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放大倍数越大所观察范围越小,在视野中可看到细胞的数目越少;反之放大倍数越小所观察范围越大,在视野中可看到细胞的数目越多,并且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视野中可看到细胞的数目成反比例关系.6.【答案】A【解析】【解答】显微镜的使用过程分为:取镜与安放、对光、观察和整理四步。
一、取镜与安放。
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显微镜放在距实验台边缘7厘米左右处)。
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二、对光。
3.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4.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同时画图)。
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三、观察。
5.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6.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
7.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四、整理实验完毕,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
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
最后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里,送回原处。
故答案为:A【分析】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安放→对光→放置玻本标本→观察→收放.7.【答案】B【解析】【解答】用显微镜观察标本之前,首先要对光,对光时,先转动转换器,让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让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关镜,使光线正好反射到镜筒内,到达我们的眼睛,直到看清明亮的视野为止。
对好光之后,就不能再移动显微镜,如果移动显微镜,射入的光线就会发生改变,导致看不清物像。
故答案为:B【分析】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光线——反光镜——通光孔——透明标本——物镜——目镜——眼,小强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后,并把显微镜轻轻挪动给同组的其他同学观察,可能会因为光源角度改变或者围观人员阻挡光线而找不到要观察的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