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桑树的种植技术

桑树的种植技术

桑树的栽培技术时间:2008-3-27 来源:花卉网阅读数:863 网友评论:7 桑苗的繁殖1.播种繁殖(有性繁殖)。

将本地桑树上采集紫黑色的桑椹捣烂、漂洗、阴干贮藏后所得到的黄褐色饱满种子于4月下旬到6月上旬进行播种,培育出实生苗来。

2.营养繁殖(无性繁殖)。

嫁接育苗:一般是利用本地品种的种子繁殖的实生苗作砧木,利用产量高、叶质好的优良品种枝条作接穗。

在接后的10至15天检查是否成活,未活的需补接。

还要注意防病虫,摘除砧芽,及时灌水、施肥等促进新梢生长。

扦插育苗:硬枝扦插是利用春伐剪下的新梢作穗条于4月初扦插,绿枝扦插是利用夏伐剪下的新梢作穗条于 5月下旬扦插。

扦插前将枝条剪成16-20厘米长,每枝上端剪口要横截,离剪口1厘米处要有一个饱满的芽,下端的剪口要接近叶痕并剪成一个平滑的斜面,然后放在室内砂藏15-20天。

具体方法为:将砂藏后的枝条根一捆,放在50ppm浓度的ABT生根粉液浸35小时,倒竖埋入细砂铺成的露天催根池中,上盖砂15厘米,再用尼龙薄膜覆盖,经天后取出枝条栽入苗床,栽后不露芽。

桑树栽培技术1、时期:桑树春秋两季可以栽种,秋桑在桑树落叶后即可种植。

春桑在2月下旬到清明前栽种。

2、整地:种桑先要整地,春季种植,先在上年十二月或当年一月份深耕土地,经过一冬晒垡风化后,再依预定距离开沟掘穴。

3、栽法:深沟栽。

如土质粘硬,开穴要大,宽70厘米,深50厘米;土质较松或熟地的,穴宽各50厘米。

栽植深度以30厘米为宜,栽植株行距为:行距3~4尺,株距2.5~3尺,每亩500~800株。

4、水的管理满足桑树对水分的要求,是增产和改善叶质的重要措施,桑园对水的管理要掌握好两点:(1)防积水。

桑园积水后,土壤缺乏空气,根系呼吸困难,影响桑根吸收养分,光合产物减少,出现桑叶萎蔫黄落,同时产生有毒物质,桑根腐烂。

所以桑园要开好排灌沟,降低地下水位,防止桑地积水。

(2)掌握桑树发芽开叶期和夏秋期满足桑树用水。

这两个时期对水需求大,如缺水,会影响桑树的生长和降低桑叶质量,这两个时期可通过排灌沟灌跑马水满足桑树的用水要求。

肥的施用我们可根据施肥原则“上三造攻肥,重施春芽肥,下三造肥水兼施”造桑造肥做好施肥工作。

在“上三造攻肥,重施春芽肥,下三造肥水兼施”的施肥措施中,应掌握好上三造的施肥量要占总量的70%。

具体的施肥方法如下:(1)冬肥:冬肥是桑园基础肥,在桑树休眠时期开沟施下,主要作用是改良土壤,提高地力,冬肥以腐熟的家栏肥和土杂肥为主。

(2)春肥:春天桑树发芽,枝叶生长,需要大量的养分,因此,在新梢长出5~10cm时,及时重施速效肥,亩施复合肥200斤+尿素100斤+麸肥50斤。

(3)造桑造肥:2~3造亩施复合肥200斤+尿素50斤,4~6造亩施复合肥200斤。

疏芽、摘心、修剪桑树夏伐后,定芽、潜伏芽大量萌发。

由于芽量过多,强弱芽混生,消耗大量养分,导致产叶量不高。

同时,由于桑芽密生郁闭,通风透光不良,降低叶质,影响蚕体健康。

因此,疏除弱芽、过密芽,适量留芽,合理分布,养分供应集中,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利于桑芽生长,从而形成良好的丰产群体结构,对于提高当年夏秋季产叶量乃至翌年春季的产叶量具有重要意义。

桑树去芽的原则是,去弱留强,去里留外,密集处多疏少留,空隙处少疏多留。

一般分2次进行。

在桑条高7-10厘米时进行第1次疏芽,留芽量为每株目的留芽量的2倍。

以亩栽1000株湖桑32号的桑园为例,若平均每株桑树目的留条为8根,第1次疏芽则每株桑树平均留芽16个。

具体方法是:在过粗桑条(条径1厘米以上)的四周选留4-5个健壮芽,在中条(条径在1厘米左右)的四周选留2-3个健壮芽,弱条的可酌情留1个位置好的健壮芽。

第2次疏芽是结合夏秋季大蚕用叶,将细弱、横生、下垂、过密的桑条用桑剪从基部剪下喂蚕。

方法是:在过粗桑条周围选留2-3个壮条,以利长成中条,避免出现过粗条。

中条的选留1-2个壮条,弱条的根据桑树长势全部疏去或选留1个,避免再出现弱小条。

疏条程度应根据桑树品种特性、栽培株数、肥水条件、桑树长势等灵活确定留条数量、疏芽多少。

湖桑32号单株发条数多,枝条开展,可适当少留;肥水条件好、桑园长势旺的可多留,肥水管理差、长势弱的桑园应少留。

缺株现象较重的桑园在压条补株的基础上应少疏多留。

摘心摘心就是把枝条是新梢顶端的嫩头摘去,抑制其伸长生长,使原来供给嫩头生长的水分、养分集中供应到幼叶中去,促进嫩叶生长,使新梢上的叶片成熟度趋于一致,以提高实用叶比例。

摘心合理,还有增产桑叶的效果。

摘心时期和摘心程度,主要根据用桑时期来确定。

春壮蚕用桑一般在用叶前10~12天进行,摘心程度,以摘去鹊口状嫩头为度,用叶旱的可摘去一片嫩叶,用叶迟的以只摘去顶芽为宜。

在树型养成阶段采用摘心措施,能促使腋芽萌发分歧,加速养成树型。

修枝主要是对桑树上着生的细弱小枝条、密集枝、下垂枝、病虫危害枝干桩,用锐利桑剪、桑锯,修剪、锯去,以使枝条分布均匀,树体养分供应集中,减少来年病虫害发生。

修剪中要剪锯口平齐,避免剪锯不当造成新的伤疤、干桩。

修剪下的废弃物应收集烧毁。

剪梢是利用打破桑树枝条顶端生长优势的植物学原理,剪去徒长部分,使树体养分供应集中在枝条中下部分,减少冻害,提高来年春季发芽率,叶片厚大,对山桑系的桑树还可以减少桑花桑果,多长多产桑叶。

剪梢的长度要据不同的品种而定,对湖桑系统的桑树可剪去枝条上部的嫩绿部分,对花果多的山桑系统的桑树可进行重剪梢,其长度为枝条长度的1/3—1/2。

定形对未投产的小桑树应从培养目标树形为主,即在冬季按照高、中、低干桑的养成要求,分别按应有的主干、第一支干、第二支干的高度、条数,剪去多余的枝条,最后培养成树形整齐、生长潜能大的“三杈六拐十二拳”的丰产树形。

冬伐对生长势弱和老弱衰败桑树,为了恢复树势继续使用,可用“冬伐轮歇,调整养蚕季节时间”的办法来解决。

即冬季对这类桑树上的枝条从基部全部剪伐,同时做好提拳补拳工作,在肥培管理中偏吃偏喝,也不再搞夏伐,让其充分恢复生长。

对这类桑树可不养春蚕而用叶养晚春蚕或夏蚕,就能达到条粗条壮、桑叶增产。

刷白这是一项美化桑树、树体消毒的农业技术措施。

方法是用20倍的新鲜石灰水,加入2%的食盐或波美3度的石硫合剂,对主干进行均匀的刷白处理。

桑园中耕除草桑园中耕除草每年进行春、夏、秋、冬四次,尤其以冬、夏较为重要,一般中耕除草与施肥结合进行,冬耕是来年桑创高产的基础,要求冬耕深度达到15~20cm,春、夏、秋耕深度以5~10cm为宜。

桑树种植技术桑树桑科桑属又名家桑。

落叶乔木,高达16cm,胸径可达1m以上;树冠倒广卵形。

树皮灰褐色;根鲜黄色。

也卵圆形或卵形,长6~15cm.喜光,喜温暖,适应性强,耐寒,耐干旱瘠薄和水湿,在微酸性,中性土壤中能均能生长。

深根性,根系发达;萌芽性强,耐修剪,易更新。

生长快。

花雌雄异株,聚花果。

花期4月;果5~6(7)月成熟。

分布在中国中部,长江中下游,现在南北各地都有广泛栽培。

下面中国农林网的笔者就其栽培技术上作一些论述:一、桑地的选择及整理桑树是多年生的植物,其丰产年限达20年以上。

桑地应选择土质肥沃、土层深厚、地面平整,能排能灌的土地,栽桑用地必须全耕、清除杂草,按行距80~90cm开沟(深40cm、宽35cm),沟内施足基肥(每亩土杂肥3000~5000公斤,钙镁磷肥或过磷酸钙50公斤),接着回土拌肥,碎土填平,然后拉线划行,以便栽植。

二、苗木的选择和处理1.挖桑苗时要注意保护苗木的根系,按苗木大小分级,要求根颈部直径0.3cm以上,高达40cm以上,下部弱小苗不宜使用。

种植前过长、枯干、受伤、有病害的苗茎剪除,过长的根系也应在近分叉处修剪,将根部浸渍泥浆后即可栽植。

2.种植的方法按株距18~20cm、行距80~100cm,用铲插法沿划线栽踏实,每亩种5000株左右,种后淋定根水,在离地面10cm处剪去上部苗茎,如遇干旱还要淋水保苗。

3.桑园的肥培管理3.1冬肥冬肥对桑树全年生长和桑树中产量、质量有重要作用,宜在冬伐后即冬至前后结合桑园冬耕时施入,冬肥应以堆肥、厩肥、土杂肥等有机肥为主,每亩3000~5000公斤,用塘泥、沟肥泥施在行间雍桑,效果也很好。

3.2施追芽肥桑芽长至2~3片叶时施入,以施腐熟的人粪尿或尿素或复合肥等速效性氮肥为主。

用量:尿素15公斤/亩,复合肥25公斤/亩。

3.3造桑施肥即采一次叶,施一次肥。

用量:粪水50担/亩或尿素25公斤/亩,宜水肥兼顾。

在保证造桑造肥的情况下,夏伐后要增施一次有机肥。

施肥方法常用沟施,在行间开沟,施后覆土保肥,施肥应与中耕除草结合。

三、桑树育苗技术要点1.选好整好苗地是第一关,宜选土地肥沃疏松,排关方便的沙壤土作苗圃,播种前4~6天,最好用除草剂全面喷施,每亩地面还可结合撒2~3斤氯丹粉农药,然后纵横耙地,视排水条件一般起高4寸宽4尺的畦,畦面要细碎平整为佳。

2.种子尽量即买即播,每份种子混拌五份细泥土,(如土地未撒农药还应拌农药)。

按畦分斤,厚度以隐约可见畦泥为宜,复盖后即进行第一次淋水,有条件的可先催芽后播种,方法是将种子在清水中浸泡24小时,取出摊在箔内,厚度不超过1寸,上盖湿布,细叶龙竹高产栽培技术放在比较暖和(23~30℃)的地方催芽,每天洒水翻动一、二次,经常保持湿润状态,待大部分种子吐白(即露出幼根)后播种,不能让幼芽过长,以免播种时损伤。

3.播种后水份是命脉,特别是催芽种子,刚播下半个月之内,每天早晚都要淋水,经常保持土表湿润,播种后的管理是全苗壮苗的关键,当苗高1寸左右,把过密的苗木拨去,株距1寸,当苗为2~3寸时把间出的苗木补缺株,株距1~1.5寸,间苗、补苗最好在雨后或淋水后进行,保证亩苗8至15万株左右,苗长后视情况揭草。

四、桑树的的春季管理应注意的问题1.施春肥春肥能促进芽、叶生长,不仅能提高桑树春叶产量和质量而且肥效还可延续到夏秋季,促进桑树夏伐后的发芽和枝叶生长,增加全年桑叶产量。

春肥应在春蚕期和叶前25天左右施用,一般穴施,穴深、长、宽均为20厘米左右,穴位距树干25厘米,施肥量为全年总施肥量的30%左右。

施肥最好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桑树发芽时;第二次在春蚕收蚁前后。

稚蚕用叶和黏土桑园要早施。

壮蚕用叶和砂土桑园稍迟施。

春肥以速效性氮肥为主,也可配合施用腐熟的有机肥。

春季雨水较多,施后应用土盖好肥料,以防肥分损失。

2.春耕除草春耕在春季桑树发芽前进行,有进一步改善土壤结构、清除过冬杂草和防旱抚旱的作用。

间作冬绿肥的桑园,应结合绿肥埋青时浅翻,不再专门进行春耕。

春耕宜浅,避免损伤根系,一般春耕深度为10~15厘米。

3.疏芽春伐桑树会重新萌发大量新芽,当新梢长至15~25厘米或春蚕期4~5龄时进行疏芽。

疏芽应根据栽植密度、树龄、肥培水平和桑树品种等来确定单株留条数,做到去弱留强,空隙处少疏多留,密集处多疏少留,外围多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