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法》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法
学分: 2分
总学时: 30课时
适用专业 :思想政治教育
教材名称:《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教学论》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为师范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必修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了解新时期中学思想政治课以下简称“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地位和任务,了解当今中学生的思想心理特点,掌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内容、过程、原则和方法,巩固专业思想,认清思想政治课教师在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的地位和作用,为做一名优秀的思想政治课教师作准备。
二、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章中学政治课的历史沿革 [3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中学思想政治课程设置的理论基础,了解该课程的发展历程,掌握中学政治课程发展的规律与启示。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学政治课程设置的理论基础
一、哲学基础
二、心理学基础
三、社会学基础
第二节中学政治课的发展历程
一、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学政治课程
二、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学政治课程
第三节中学政治课发展的规律与启示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
二、坚持党的教育方针
三、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四、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
五、处理好坚持和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和任务 [3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地位和任务,正确认识思想政治课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纠正对中学思想政治课地位和作用的错误认识。
教学内容:
第一节课程的性质
一、认清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程性质的必要性
二、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程性质的历史考察
三、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程性质的当代阐释
第二节课程的任务
一、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程目标的含义及其作用
二、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程任务的历史考察
三、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程任务的当代阐释
第三章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程的目标与内容 [3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明确课程目标是整个课程的教学准则、是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学习完成以后所要达到的学生发展状态和水平的描述性指标。
课程内容是对教学目标的展开,了解思想政治课大纲规定的主要教学内容以利于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积
累资料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正确使用教材对教材进行再创造。
教学内容:
第一节课程的目标
一、课程目标的定位
二、课程目标的具体内容
第二节课程的内容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内容与结构
二、高中思想品德课程内容与结构
第四章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准备[3学时]
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思想政治课课程教学计划的制定掌握教材研究与了解学生的方法掌握教案编写的基本要求和方法掌握说课的意义、说课案的编写要求以及说课的基本技巧。
教学内容:
第一节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课时教学方案的准备
一、学思结合、解读教材
二、以生为本、借读学生
三、集中备课与分散备课相结合
第三节课时教学方案的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计
二、教学内容的组织设计
三、教学方法设计
四、教学过程设计
五、作业和活动设计
六、教案的编写:文字式、表格式、流程图式
七、教学设计分析
第四节宏观教学准备与教学资源开发
一、宏观教学准备与学期教学方案的制定
二、本课程的教学资源
三、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五章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施 3课时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教学实施是教师在完成教学设计后,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的真实教学过程。
明确教师需要选择一定的教学模式完成具体的教学过程,并让学生区分宏观教学模式与微观教学模式。
教学内容:
第一节教学模式
一、案例教学
二、体验式
三、情景式
四、探究式
五、合作式
一、辩论式
第一节教学过程
一、如何导入
二、如何开展课堂互动
三、如何使用材料
四、如何设问
五、如何结尾
六、如何使用板书和PPT
第六章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评价 [3学时]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节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能够在教学中科学地运用教学评价,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教学评价的基本概念
一、教学评价的分类
二、教学评价的功能和基本原则
第二节教学评价的几种方法
一、课堂评价
二、课堂即时评价
三、过程学习的成长记录袋评价
四、课后学习的表现性评价
五、考试评价
第七章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反思 [3学时]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讲授使学生了解教学反思的内含、特点、内容、方法和形式等,培养学生的反思教学能力。
教学内容:
第一节教学反思的内涵、特点及内容
一、教学反思的内含
二、教学反思的特点
三、教学反思的内容
四、反思的策略
第二节教学反思的视角、方法、形式与撰写
一、教学反思的视角
二、教学反思的方法
三、教学反思的形式
四、撰写教学反思
第三节教学反思能力培养
一、养成教学反思的习惯,提高教学水平
二、以反思促进教师成长
第八章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职业特点与角色定位 [3学时]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思想政治课教师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和职责,以及教师的职业特点。
掌握思想政治课教师履行职责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努力做一名优秀的思想政治课教师。
教学内容:
第一节职业特点
一、教师职业概述
二、政治课教师的职业特点
第二节角色定位
一、角色与教师角色
二、政治课教师的角色定位
第九章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基本素质 [3学时]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思想政治课教师需要达到的基本素质。
掌握思想政治课教师履行职责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努力做一名优秀的思想政治课教师。
教学内容:
第一节思想素质
一、职业情操
二、人文修养
三、教育理念
第二节业务素质
一、知识结构
二、职业能力
三、科研水平
第十章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专业成长 [3学时]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基础、发展阶段及发展途径。
激发政治课教师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分析能等。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专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专业发展阶段
第三节专业发展途径
三、参考书目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东北师范大学刘强主编,高教出版社,2003年12月第一版;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为锻炼学生从教技能,教学内容跟教材有区别)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
《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
《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
《中学思想政治教学法》,吴铎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论》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胡兴松著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刘强主编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邱伟光张耀灿主编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邝丽湛吴少荣主编
《新课程教学设计》辽宁师大出版社2002年版傅玉琴等编
《中学政治创新教法》学苑出版社1999年版卢书兵主编(三册)
《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思想政治课教学》(月刊)北京师范大学主办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月刊)陕西师范大学主办
四、说明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
本课程是研究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和逻辑学的原理,将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基础知识,系统地、有效地传授给学生的一门应用学科。
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因此更多采用基本理论的传授与学生试讲、相互评讲结合的教学方式。
通过教学,要使学生明确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地位和任务,掌握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规律和原则,熟悉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能初步胜任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