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宁波大学金融学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宁波大学金融学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宁波大学金融学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金融学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能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相关工作的专门人才。

二、培养基本规格与要求
学习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证券、投资、保险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相关业务的基本训练,具有金融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

通过本专业学习,学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掌握金融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 具有处理银行、证券、投资与保险等方面业务的基本能力;
3. 熟悉国家有关金融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4. 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5.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核心课程
1、学位课程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
2、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财政学、货币银行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证券投资学、保险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央银行学、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等。

四、学制与毕业要求
1、学制:4年制
2、毕业最低学分:164学分,其中4个创新创业学分为免费学分。

实行弹性学年制,四年制本科专业学生的最长学习年限为6年,特殊原因者,在校学习时间一般不超过规定学制3年。

五、授予学位及要求
经济学学士
符合《宁波大学普通全日制本科生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规定,学位课程必须达到75分以上(含75分)。

六、各类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要求
1、各类课程结构的设置说明通识教育课程42学分,学科大类课程33学分,专业教育平台课程和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包含经济大类课程10学分,管理大类课程8学分,本专业主干课程43学分。

七、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总表
注:打“★”课程为学位课程,打“◆”课程为双语教学课程(双语教学课程必须修读)。

八、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置一览
九、辅修课程、辅修专业、双专业、双学位培养计划
辅修课程设置一览
辅修专业课程设置一览
双专业课程设置一览
注:打“★”课程为学位课程。

双学位课程=双专业课程+毕业论文,51学分。

学位课程必须达到75分以上(含75分)。

十、有关说明
学生入学后,第一学年按学科大类培养;第一学年末,学生在本学科大类范围内进行专业选择,第3—5学期进行专业教育平台的课程学习;第5学期末,学生在本专业内进行专业方向模块的选择,第6学期起进入模块课程的学习,一经选定某一模块必须完成此模块中要求的课程并达到合格。

第7学期开始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工作。

选择行政管理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以不修《高等数学C2》,必须要修《政治学原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