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民经济核算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国民经济核算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4—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会计专业国民经济核算试题2005年7月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海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本题共25分,每小题1分)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法人单位不包括住户B.我国法人单位包括住户C. 住户不是机构单位的组成部分D.机构单位只包含住户2.计算中间消耗时,对投入的原材料的值应按( )进行核算。

A.实际成本价格B.历史成本价格C.现行市场价格 D. 市价与成本孰低法3.农业部门在计算总产出时,通常采用( )。

A. 工厂法B.生产法C. 产品法D. 分配法4.已知某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4000亿元,总产出为720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折旧为500亿元。

则该地区中间投入为( )亿元。

A.2700 B.3200C. 3700 D.67005.按可比价格计算中国2004年GDP为136515亿元,2003年GDP为12467亿元,则中国2004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为( )。

A.109.5%B.91.32%C.9.5%D.8.68%6.投入产出表中反映各产业部门之间技术经济联系的象限是( )。

A.第Ⅰ象限 B. 第Ⅱ象限C. 第Ⅲ象限D. 第Ⅳ象限7.若工业部门对农业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为0.132,说明( )。

A.农业部门每生产单位产品消耗工业产品的数量为0.132B. 工业部门每生产单位产品消耗农业产品的数量为0.132C. 工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一共消耗了0.132的农业产品D.农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一共消耗了0.132的工业产品8.某商店进货100万元,全部售出后得到销售收入130万元,则商业总产出为( )。

A. 30万元B. 100万元C. 130万元D.230万元9.已知某年国民可支配总收人为9.5亿元,当年固定资产折旧为o.5亿元.总消费为6.5亿元,则总储蓄为( )。

A.3亿元 B. 9亿元C.10亿元D.16亿元10.如果一部门在一时期内的经济总量如下:增加值为1000亿元,原始总收人为400亿元,可支配总收入为300亿元,总储蓄为300亿元。

根据各部门在生产、收入分配和消费中的特点判定,该部门应该是( )。

A. 政府部门B.企业部门C.非盈利性机构部门D.居民部门11.我;国某地区城镇居民在2004年的恩格尔系数为0.42,按联合国提出的恩格尔系数的数量界限,则该地区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状况为( )。

A. 绝对贫困B.勉强度日C. 小康水平D.富裕12. 各机构部门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是( )A. 财产收入B.经常转移C. 资本转移D.储蓄13.在国民经济各机构部门中,通常属于投资资金富余的主要部门是( )。

A.居民部门B.企业部门C. 金融部门D.政府部门14.金融资产的获得与处置的估价( )。

A.包括手续费和佣金,不包括金融交易税B.包括佣金和金融交易税,不包括手续费C. 包括金融交易税和金融交易税,不包括佣金D.不包括手续费、佣金和金融交易税15.国民资产负债核算的资产指( )。

A.金融资产 B. 经济资产C. 非经济资产D.既包括经济资产也包括非经济资产16.在对外经济核算中,确定货物进出口的计价是( )。

A.进口按到岸价计算,出口按离岸价计算B.进口按离岸价计算,出口按到岸价计算C. 进出口均按离岸价计算D.进出口均按到岸价计算17.从国外购买证券和向国外出口货物应分别记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 )。

A.借方 B. 前者为借方,后者为贷方C. 贷方D.前者为贷方,后者为借方18.一国国民经济是由该( )上的常住单位组成的。

A.地理领土B.政治领土C.经济领土D.全部领土19.下列账户中属于初次分配核算收入的账户是( )。

A. 生产账户B. 收入形成账户C. 收入再分配帐户D.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20.货物和服务账户中的进口和出口与( )相连结。

A. 对外经常交易账户B. 资本交易账户C.生产账户D.国民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21.国民经济短期核算是分别用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对短期内的( )进行核算,A. 国内生产总值B.国民生产总值C. 国民可支配收入D.国民总收入22.人口总数是( )。

A. 流量B. 存量C. 既是流量又是存量D.既不是流量也不是存量23.某地期初人口为400万人,期初净迁入人口为12万人,期末人口为312万人,则该地区净迁移率为( )A.1.96% B. 2.0%C. 3.12%D.3.37%24. 紧缩法的实质是间接推算编制( )综合物价指数的方法。

A. 拉氏B. 帕氏C. 理想D.超越对数25.帕氏物价指数是以( )进行加权。

A.基期价格B.基期数量C. 报告期价格D. 报告期数量二、多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至少有两项正确答案,全部选对得满分。

多选、少选或错选不得分。

本题共20分,每小题2分)1.下列哪些产业包括在我国三次产业分类的第二产业类中( )。

A.部队B.发电厂C. 建筑公司D.铁路运输E.渔业2.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中间消耗的是:( )A.支付原材料的运输费用 B. 更换一批新的钳锤等手工工具C. 职工的教育培训费用D.大型机床更新改造E.设备的普通保养3. 投入产出表中的主要平衡关系有( )A. 总投入等于总产出B.中间使用加最初投入等于总产出C. 第Ⅱ象限总计等于第Ⅲ象限总计D.每种产品行总计等于相应的列总计E. 中间投入每一列的合计等于中间产品相应行的合计4.下列项目中,属于经常转移的有( )。

A.财产税B.个人所得税C. 社会福利D.遗产税E.固定资产捐赠5.下列属于金融交易项目的有( )。

A.财政部门向民政部门拨救济款3000万元B.某户居民购买股票后年底获得分红3000元C.某户居民购买了2.5万元的国债D.某企业向银行贷款200万元E.某户居民向保险公司购买了2000元的保险6.下列需要记人资产数量其他变化账户项目的有( )。

A.某地区由于修公路占用耕地100公顷B.某地区将一批沙漠荒地建设成经济林C. 某单位因遭遇特大水灾造成重大经济损失D.某单位由于债务人破产而无法追回债务人所欠的债务E.某单位由于价格变化,使其所持有的资产增值200万元7.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属于服务贸易的有( )。

A. 金融保险B.我国向国外捐赠货物C. 运输D.通讯E. 信息服务8.在国民经济总量账户体系中,经常账户包括( )A. 货物和服务账户B.重估价账户C. 生产账产D.资产数量其他变化账户E. 收入分配和使用账户9.确定劳动力资源总数的人口条件是( )。

A. 16周岁以上B. 具有劳动能力C. 无劳动能力D.不被约束和管制E. 服刑人员10.国民经济核算中主要应用的综合指数有( )。

A. 个体指数B. 拉氏指数C. 超越对数指效D. 帕氏指数E.理想指数三、判断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每小题5分,共25分)1. 国民经济核算的生产范围只包括货物的生产。

2.工业总产出在本企业内可以重复计算。

3.国民总收入一定大于国内生产总值。

4.已知某部门期初金融资产总额为6000亿元,负债总额为7000亿元,净值2500亿元,则部门期初非金融资产总额为3500亿元。

5.对外经济核算的记账单位是本位币。

四、计算分析题(本题共30分)已知某国某年的国民经济统计资料如下:(单位:亿美元)(1)国内总产出6500(2)中间消耗3400(3)固定资本消耗570(4)劳动者报酬1400(5)对外支付的要素收入200(6)来自国外的要素收人50(?)来自国外的经常转移收入100(8)对外支付的经常转移收入40(9)最终消费1990(10)资本形成总额920(11)货物和服务出口280其中:货物出口200服务出口80(12)货物和服务进口90其中:货物出口80服务出口10要求:(1)根据以上资料可采用什么方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用你确定的方法分别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并编制该国的货物和服务账户。

(10分)(2)计算该年度的国民总收入、国民可支配总收入和国民总储蓄,并编制国民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

(10分)(3)计算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收支差额,编制局部国际收支平衡表并根据结果对国际收支情况作简要分析。

(10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4—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会计专业国民经济核算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考) 2005年7月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本题共25分,每小题1分)1.A 2.C 3.C 4.D 5.C6.A 7.B 8.A 9.A 10.B11.C 12.D 13.A 14.D 15.B16.C 17.B 18.C 19.B 20.A21.A 22.B 23.D 24.B 25.D二、多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至少有两项正确答案,全部选对得满分。

多选、少选或错选不得分,本题共20分,每小题2分)1.BC 2.ABCE 3.ACD 4.ABC 5.CDE6.ACDE 7.ACDE 8.ACE 9.ABD 10.BDE三、判断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每小题5分,共25分)1.错.国民经济核算的生产范围除包括货物的生产外,还包括服务的生产。

2.错.工业总产出是企业本期内不再进行加工的最终产品,但企业最终产品,有可能成为其它企业的中间产品。

因此,在企业内部不能重复计算,但在企业之间存在转移价值的重复计算.3.错.不一定,因为:国民总收入=GDP+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净额,所以两者的关系取决于来自国外的净收入净额.4.正确.因:(金融资产+非金融资产)—负债=净值则非金融资产=净值+负债—金融资产=2500+7000—6000=3500亿元5. 错. 对外经济核算中的国外账户的记账单位必须是本国货币,但是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账单位既可以是本国货币,也可以是外国货币,只要在表中的所有记账都折合成同一种货币就可以。

四、计算分析题(本题共30分)(1)(10分)根据资料可采用生产法和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

生产法:GDP=总产出—中间消耗=6500—3400=3100(亿美元)支出法:GDP=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1990+920+(280—90)=3100(亿美元)货物和服务账户来源使用总产出6500 中间消耗3400进口90 最终产品使用最终消费总资本形成出口3190 1990 920 280总供给7400 总需求7400 (2)(10分)国民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净额=3100+(570—200)=2950(亿美元)国民可支配总收入=国民总收入+来自国外经常转移收入净额=2950+(100—40)=3010(亿美元)国民总储蓄=国民可支配收入—最终消费=3010—1990=1020(亿美元) 国民可支配收入账户使用来源最终消费支出国民储蓄总额固定资本消耗国民储蓄净额19901020570450国民可支配总收入固定资本消耗国民可支配净收入301O5702440总供给3010 总需求3010 (3)(10分)经常项目收支差额=出口总额-进口总额=280-90=190(亿美元)国际收支平衡表(局部)项目差额借方贷方对外贸易货物服务2001207090801028020080根据计算结果经常项目收支差额大于0,即出现顺差,表明该国国际收支状况良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