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异常处理作业规范1.目的:为了规范异常处理作业流程,对品质异常及时有效处理,尽快将产品送至客户手上;并及时查明异常发生原因,以寻求解决对策,提出预防措施,避免再发,特制定本规范。
2.适用范围:凡本公司加工的模具、零配件、模锻件经检验判定不符合图纸要示或客户要求,均按本流程进行处理。
对进料检验、外协加工检验的不合格处理也可按本文件规定进行作业。
3.职责分工3.1质检:3.1.1工件检测/进料检验、外放工件的检验,异常发生后开立《品质异常处理记录表》并编号存档;3.1.2核对制造损失金额及材料损失金额;3.1.3制作异常资料的统计及分析月报表;3.1.4协助处理工段退货的异常并协助生产单位对重复异常作技术研讨;3.1.5通知主导责任单位召开重复异常的技术研讨会及作效果追踪。
3.2锻造主管:在模具/零配件进行异常处理过程中,判定模具/零配件在锻打工序时是否可以使用,如涉及烧焊或影响产品的功能、尺寸及外观时需找项目经理及技术部门判定。
3.3技术、项目(跟项目和客户直接对话者):3.3.1工件/产品进行异常处理过程中,判定工件/产品是否可以使用;3.3.2异常发生时确定处置方式并与客户协商。
3.4技术:根据异常编写加工工艺或根据工段异常重新设计图形。
需重制时,重新下料。
3.5各加工单位:3.5.1负责工段自主检查及按加工作业规范进行加工前确认;3.5.2召开异常工件检讨会,实施研讨会所拟定的对策。
3.6异常发现单位:3.6.1他工序发现异常开立《品质异常处理记录表》,填写异常现象后交质检;3.6.2自主发现和质检人员发现异常时开立《品质异常处理记录表》并判定异常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3.7责任单位:3.7.1异常发生的原因追查及拟定解决对策;3.7.2收到异常单后,责任人对异常工件进异常原因分析并制定预防对策;3.7.3责任人找锻造主管、项目、技术等相关单位人员进行异常单的处理。
收到异常单后4小时内处理完成。
3.8仓库/统计:报废工件与表单等签收。
4 作业流程图4.1品质异常处理作业流程(见附件一)4.2工件重复异常处理作业流程图(见附件二)5作业内容说明5.1异常发现及开立《品质异常处理记录表》:5.1.1制程检查发现异常:A在加工前确认发现前工段尺寸、外形不符合图面或标准要求时,填写《品质异常处理记录表》,准确填写异常现象后,交质量单位确认属实,质检判定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作异常的编号后,交给责任单位。
B加工者自检或质检人员发现工件不符合图纸或检测标准的要求时,立即开立《品质异常处理记录表》,填写异常现象并作异常处理。
5.1.2最终检查发现异常:A 加工资料异常:质检均开立《品质异常处理记录表》,通知责任单位确认并改善:加工资料异常指以下几种情形,A-1图纸、工艺卡、程序资料等污损不堪使用;A-2图纸上成型部位的尺寸、外形尺寸、精度要求高的尺寸无自检记录;A-3自检记录上所填数值的精度与量具精度不对应(如:测出来的数据是X.XXX,使用的量具是卡尺);A-4 转序卡填写不完整(含加工者、接收人、时间、工序交接问题点及处理意见等内容);A-5修补的工件无《品质异常处理记录表》;A-6模具或工件、产品已到使用或成品区域,但无检验记录、放行单。
B 工件外形异常:质检发现有以下异常时,开立《品质异常处理记录表》B-1 工件外型不符合图面要求(如工件工位做反.工位做错或部分工位未加工)。
B-2工件的成型面有倒角、磨损或工件外形有裂痕、撞伤等外观缺陷。
C加工尺寸异常:C-1质检员量测结果发现加工尺寸不符合图纸要求时,则填写《品质异常处理记录表》,然后通知责任单位作异常处理。
C-2质检员量测结果符合图面要求时,仍要与加工者的自检记录尺寸进行对比,如有下列情况应开立《品质异常处理记录表》,并通知责任单位做确认并改善。
如:未经自检虚假填写记录。
使用量具为游标卡尺,而量测尺寸为X.XXX。
类似此类问题质检应进行监控。
D 完工处理异常:质检发现报验的工件加工者未依作业规范对完工工件进行清理铁屑、去毛刺等完工处理作业,由质检将异常登录于《品质异常登录表》,并通知责任单位确认并改善。
质量部定期统计公布。
5.1.3客户抱怨异常、客户设计变更造成的异常及工艺安排、设计、下料等造成的异常。
A客户抱怨处理详细作业内容参照《客户抱怨处理作业规范》,不列入异常次数统计。
B因图纸造成工件报废或修补时,发现单位填写《品质异常处理记录表》,责任单位为结构设计单位。
C工艺排配与开料造成的异常:C-1由发现单位填写《品质异常处理记录表》依异常作业流程处理;如果工艺不合理且未造成异常,以制作过程变更方式处理。
C-2因设计人员下料时,造成材质错误、外形尺寸错误、数量错误时,发现单位开立《品质异常处理记录表》,依质管异常作业流程处理。
5.1.4进料检验异常:A进料检验《品质异常处理记录表》的开立时机:A-1仓库人员在点收时,发现厂商送错产品或包装异常时,应开立《品质异常处理记录表》。
A-2进料检验人员在进料检验时确认所检物料异常时,应开立《品质异常处理记录表》。
A-3制程质量异常处理或客户抱怨处理过程中,如确认是供应商的问题时,应开立《品质异常处理记录表》。
B异常处理:B-1质管人员收到异常单后进行编号登记,待锻造主管、项目、技术等相关单位判定处理方式,判定完后,将《品质异常处理记录表》第二联交计划科,并当天输入质量事故查询”系统中,生成《外购(外加工)件质量问题扣款单》(QPT0001 -03)。
B-2质量信息员每日从质量事故查询”系统中导出《外购(外加工)件质量问题扣款单》(QPT0001 -03),并在质量问题描述”栏位中填定异常项目及损失金额,经公司质量最高主管签核后交采购单位,同签字的电子档传财务,作为扣款的依据。
B-3采购单位在接获《外购(外加工)件质量问题扣款单》(QPT0001 -03) 后,将《外购(外加工)件质量问题扣款单》(QPT0001 -03)传给供应商。
B-4供应商收到《外购(外加工)件质量问题扣款单》(QPT0001 -03)后,在3个工作日内填写完成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并签字确认;供应如有异议,应及时与采购单位勾通处理;若供应商在 3个工作内未反馈,视为供应商认同处理方式。
B-5需要作退货处理时,由采购办理退货作业7.1.4外协加工检验异常。
外协工件检验发异常后,质检开立《品质异常处理记录表》(QPT0001 -01)交质管人员,质管收到《品质异常处理记录表》 (QPT0001 -01)后立即知会外协厂家,对于当地的外协厂家应在2个小时内指派相关人员来公司确认,对外地外协厂家,质管传送相关图片进行确认。
同时质管对《品质异常处理记录表》(QPT0001 -01)进行处理及开立《外购(外加工)件质量问题扣款单》(QPT0001 -03),具体作业方式参考“7.1.4 B'进行作业。
7.1.5对于不能满足我司标准要求的物料和外协加工工件,经判定为留用(无需修补)的,应视情况进行物品总价的5%〜20%扣款。
7.2责任判定:7.2.1若是自检发现异常,由发现人《品质异常处理记录表》后按异常作业程序处理;7.2.2部门之间委托产生的异常,由质管单位协调处理;7.2.3客户抱怨异常责任的判定参照《客户抱怨处理作业规范》(QST0001);7.3编号及登录:质管收到《品质异常处理记录表》(QPT0001 -01)后进行编号,并登录到《异常单控制台帐》(QPT0001 -05),《品质异常处理记录表》(QPT0001 -01)编号原则如下:0X XX XXX―—~u—流水号---------------- 异常发生月份异常发生年份7.4追查原因及拟定对策:质管收到《品质异常处理记录表》(QPT0001 -01)后,判定责任单位各责任人后,交责任人进行处理;责任单位收到《品质异常处理记录表》 (QPT0001 -01)后,追查异常发生的原因(异常原因代码见《品质异常原因分类表》(附件三),拟定解决对策,并经主管审核。
当责任人分析不是自己的原因时应举证,证明责任不是自己。
若 NC与编程在责任判定不清时,由工艺经理或 CAM主管判定责任归属。
7.5判定处置方式:汽车模具工件异常:责任人直接找项目经理判定处理方式;家电模具工件异常:责任人先找装配经理判定处理方式,当影响产品外观、需补焊、做镶件时应找项目经理判定处理方式。
判定处理方式应依据下列原则,并在《品质异常处理记录表》(QPT0001 -01)上单独勾选下料重制”补焊”、设计更改”留用”先用后重制”做镶件”其它”类,或同时勾选几项(此时应注明勾选项的数量等特性值)。
A下料重制:凡影响使用功能而无法修补或客户不愿意接受修补时;修补成本过高时下料重制;B 留用:凡工件异常,经装配经理/项目经理评估并不影响工件使用功能或外观时,可直接判定为留用。
留用无法判定时,由项目经理与客户勾通协商,若客户不同意,则项目经理判定为下料重制;若客户同意,贝U流向下工段;C 补焊:凡工件异常,经装配经理/项目经理判定,通过补焊的方式可以使工件满足使用要求。
对于集团外部客户的模具,补焊必须经过客户同意;D 做镶件:凡工件异常,经装配经理/项目经理判定,通过做镶件的方式可以使工件满足使用要求。
对于做镶件的模具必须经过客户同意。
7.6工艺、计划安排:判定处理方式后,责任人找工艺经理安排工艺;工艺经理收《品质异常处理记录表》(QPT0001 -01)后,填写工序及加工工时;然后由责任人找计划科安排生产计划,并把《品质异常处理记录表》(QPT0001 -01)第二联交计划科,第二联由计划科与工艺卡一同下发与工件一起流入下工序,最后由装配收集保存;7.7质管确认:《品质异常处理记录表》(QPT0001 -01)第一联交质管,由质管核对工时及填写损失金额,并根据《品质异常分类标准》(附件四)、《品质异常考核标准》(附件五)和《各工序雷区BOM》,对责任人给予相应的兑现分值,并输入质量事故查询”当损失金额超过3000元人民币时,开立《重大问题矫正及预防措施报告》(QMT0005 -02),具体作业依文件《矫正及预防作业程序》(QMT0005)进行作业。
另质管应对责任单位制定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进行评估,并对预防对策进行跟进验证。
7.8签收及排配加工:7.8.1计划科根据装配经/项目经理判定的处置方式进行处理;7.8.2若判定为下料重制则由设计人员开立《开料单》后重新排配加工;7.8.3若工件被判定为下料重制,责任单位应将报废的工件送到仓库回收,以防误用,仓库在废料签收”栏签名,同时质管将作废的加工资料一并回收销毁;7.8.4如《品质异常处理记录表》(QPT0001 -01)有关字段不够,或有相关单位的会办时,可以另外附表加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