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塑胶件PFMEA 样例

塑胶件PFMEA 样例


设计/过程责任部门 制造部 关键日期:(要求PFMEA编制完成日及预计生产开始日期) PFMEA编制预定完成日: 预计生产开始日:
严 重 度 S 6
现行过程
等 级 潜在的失效原因/机理 控制预防 发 生 度 O 7
包装箱规格使 造成产品擦伤,导致顾客投诉 用错误
未依据《作业指导书》的包 装要求执行
依据《作业指导书》实施
现行过程
等 级 潜在的失效原因/机理 控制预防 发 生 度 O 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过程
要求
潜在失效模式
潜在的失效后果
少检验 根据出货检验标准正 漏判 确判定是否可以出货 误判
不合格品进入公司 影响产品质量 不合格品流出公司 顾客投诉 合格品判为不合格, 影响纳期 顾客抱怨
7
抽样数量错误 检验员能力不够
做成抽样标准,根据标准要求数量抽 样 对检验员岗前进行培训,并进行能力 考核 对检验员岗前进行抽检方法培训,并 进行能力考核
现行过程
等 级 潜在的失效原因/机理 控制预防 发 生 度 O 3 模温监控、 成型工艺监控、 3 3 做成生产工艺卡, 根据工艺卡调机 4 3 3 根据生产工艺卡, 模温监控、 成型工艺监控 4 7 3 根据生产工艺卡, 成型工艺监控 根据生产工艺卡, 成型工艺监控 模具定期保养、维护 开机前清洗模具 按照产品《作业指导书》作业 3 3 4 4 3 7
样品 预生产 量产
零件名称/零件号/工序名称 产品编号: CFT小组成员:
严 重 度 S 6 6
设计/过程责任部门 制造部 关键日期:(要求PFMEA编制完成日及预计生产开始日期) PFMEA编制预定完成日: 预计生产开始日:
现行过程
等 级 潜在的失效原因/机理 控制预防 发 生 度 O 7 7
过程
8
领料员未依据生产任务通知 单进行实物确认 烘干箱温度不准确
对领料员、仓库管理员进行岗前教育
2
做成原材料干燥指导书
4
3、注塑烘料
烘干原材料,生产出 颜色、外观、尺寸、 性能合格的产品
产品外观不合格 烘干温度偏差 顾客抱怨
6 测温仪故障 测温仪定期外部校准 2
烘干时间偏差
产品外观不合格 顾客抱怨
6
烘干时间设定错误
6
对检查员进行教育,并考核
2
将不合格品判定为合格品,造成不良 品出货,导致顾客投诉
6
检验员能力不够
对检查员进行教育,并考核
2
产品包装数量 顾客抱怨 不正确 产品标签标识 不符合顾客要 顾客抱怨 求
4 5
作业员工作失误 作业员工作失误 包装材料质量问题
对检查员进行教育,并考核 做成《作业指导书》,根据规程作业 IQC来料检验
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 (过程FMEA)
样品 预生产 量产
零件名称/零件号/工序名称 产品编号: CFT小组成员:
严 重 度 S
设计/过程责任部门 制造部 关键日期:(要求PFMEA编制完成日及预计生产开始日期) PFMEA编制预定完成日: 预计生产开始日:
3 2
7、包装
依据产品《操作/包装 封箱不密实 指示》,对产品进行 包装封箱、打包,粘 贴标签
周转过程中包装出现破损,造成产品 伤、污影响产品质量
5
封箱方式不正确 依据产品《作业指导书》实施 作业员漏封 作业员一次填写多种产品标 签 作业员方法不正确 作业员一次写一种标签,依据产品《 作业指导书》 依据《作业指导书》实施
排气不良 6 模具表面温度过高 注射位置设置不当 注射压力小 8
*
注射速度慢 保压过高
脱模不良
5 模具表面光洁度不够 6 4 模具表面有油 操作工操作不当
产品外观不合格 顾客抱怨 产品产品碰伤 产品外观不合格 、划伤 顾客抱怨 产品表面油污
2/10
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 (过程FMEA)
O
D
PQC巡检、操作员100%检验 PQC巡检、操作员100%检验
84 84
6
72
6 PQC巡检 、FQC、操作员100%自 检
72
3 3
36 30 45 45 45 98 90
入库前包装检验
3 3
入库前包装检验 3 入库前包装检验 入库前包装检验 2 6
8/10
共 编制

FMEA 编号 FMEA 版本号 电话号码 FMEA 最新更改日期
现行过程
等 级 潜在的失效原因/机理 控制预防 发 生 度 O 2
过程
要求
潜在失效模式
潜在的失效后果
1、来料检验
少检验 漏判
不合格品进入公司 影响产品质量 不合格品进入公司 影响产品质量 合格品判为不合格,导致不能及时投 入生产影响产品纳期
7
抽样数量错误 检验员能力不够
做成抽样标准,根据标准要求数量抽 样 对检验员岗前进行培训,并进行能力 考核 对检验员岗前进行抽检方法培训,并 进行能力考核
7
2
按照检验规定进行抽 样,并正确判定来料 误判 品质
6
检验员抽样过于集中
2
7 原材料不符合 顾客不满意 要求
料粒色泽不均匀,有杂质
根据颜色样本进行检验 产品原材料属于顾客提供,根据供应 商提供材料保证书、检测报告判定
2
9
ROHS测试不合格
2
2、生产领料
根据出料单正确出料
原材料出库错 产品特性不能满足顾客要求,顾客投 误 诉
行过程
控制探测 探 测 度 D 4 开机设定确认, 首件检查、PQC巡检、自检 4 4 开机设定确认, 检验员首检、末检,对产品关键装 配尺寸进行检查 3 3 2 开机设定确认, 首件检查、PQC巡检、自检 2 2 3 4 首件检查、PQC巡检、自检 4 首件检查、PQC巡检、自检 首件检查、PQC巡检、自检 首件检查 自检 4 3 2 3 96 80 80 36 84 R P N 建议措施 责任目标/完成 采取的 日期 措施 S
最初编制日期
产开始日:
行过程
控制探测 探 测 度 D 2 R P N 建议措施 责任目标/完成 采取的 日期 措施 S
措施结果 R P N
O
D
入库前包装检验
84
9/10
共 编制

FMEA 编号 FMEA 版本号 电话号码 FMEA 最新更改日期
最初编制日期
产开始日:
行过程
控制探测 探 测 度 D 4 R P N 建议措施 责任目标/完成 采取的 日期 措施 S
4/10
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 (过程FMEA)
样品 预生产 量产
零件名称/零件号/工序名称 产品编号: CFT小组成员:
严 重 度 S
设计/过程责任部门 制造部 关键日期:(要求PFMEA编制完成日及预计生产开始日期) PFMEA编制预定完成日: 预计生产开始日:
措施结果 R P N
O
D
72 72 72 84 63 72 48 84 54 96
7/10
共 编制

FMEA 编号 FMEA 版本号 电话号码 FMEA 最新更改日期
最初编制日期
产开始日:
行过程
控制探测 探 测 度 D 2 2 R P N 建议措施 责任目标/完成 采取的 日期 措施 S
措施结果 R P N
过程
要求
潜在失效模式
潜在的失效后果
注射压力小 产品表面缩水 产品外观不合格 顾客抱怨 6 冷却时间短 模具温度高 产品尺寸偏大 与相关零件不匹配, 或偏小 使顾客不满意
7

注射压力过低或过高 冷却时间过长或过短 注塑速度快
4、注塑成型
产品外观不合格 通过注塑机和模具成 产品表面烧焦 顾客抱怨 型生产出颜色、外观 、尺寸、性能合格的 产品 产品缺胶 影响顾客装配 顾客抱怨 产品变形、拉坏 影响外观
3
标签与实物不 顾客抱怨 符 包装箱或产品 顾客抱怨 内异物
7 5
7 3
3/10
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 (过程FMEA)
样品 预生产 量产
零件名称/零件号/工序名称 产品编号:
依据产品《操作/包装 CFT 小组成员: 指示》,对产品进行 7 、包装 包装封箱、打包,粘 贴标签 过程 要求 潜在失效模式 潜在的失效后果
投料前确认、记录 验证确认供应商提供的材料证明或 第三方提供的/RoHS 测试报告
4
56
6
108
投料前确认、记录
2
32
《成型条件表》每班次点检
4
96
校准成绩书判定
2
24
《成型条件表》每班次点检
4
48
6/10
共 编制

FMEA 编号 FMEA 版本号 电话号码 FMEA 最新更改日期
最初编制日期
产开始日:
7
5/10
共 编制

FMEA 编号 FMEA 版本号 电话号码 FMEA 最新更改日期
最初编制日期
产开始日:
行过程
控制探测 探 测 度 D 4 R P N 建议措施 责任目标/完成 采取的 日期 措施 S
措施结果 R P N
O
D
检验记录表班长确认 检验记录表班长确认
56
4
56
检验记录表班长确认
4
48
8、OQC检验
7
2
6
检验员能力不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