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线介绍
GPRS系统构成:业务支持节点(SGSN) 网关业务支持节点(GGSN) 分组控制单元(PCU) 远程接入鉴权与认证服务器(RADIUS) SGSN:记录移动台的当前位置信息,完成移动分组数据的 发送和接收。 GGSN:网关作用,它可以和多种不同的数据网络连接,如 ISDN、PSPDN和LAN等。 PCU:与BSC、BTS一起完成在GPRS移动台和GPRS业务支持 节点SGSN之间传送分组数据包的功能。 RADIUS:存储用户的认证、授权信息。
2013-8-15
20
二、设计方案
(二)、基站专业 3. 弱场设备
长大隧道:主要采用光纤直放站+漏泄同轴电缆方案解决覆 盖; 中等长度(2km以下)的隧道:室外型小基站+漏泄电缆; 短隧道:无线方式。 光纤直放站远端机通过短段光缆与近端机相连。
2013-8-15
21
二、设计方案
栗家一号隧道 K149+039 236m
桥梁384座。
3
2013-8-15
二、设计方案
LAN
Modem Bank
OMC-S
GSM-R
HLR/ AuC
AC
OMC-T LAN OMC-R
BTS BTS BTS
VLR SSP 4E1/2No.7 16 E1 / DS S1 同步操控地面 节点AN
GCR MSC
56E1/14No.7 BSC1 SDH传输系统
大秦线(大同-秦皇岛)
2E1/DSS1 48E1/6No.7 BSC2
铁通太原机房 铁通PSTN(专网)
2×2M(4个环)
FAS FAS
太原调度所 铁通PSTN(公网)
无线列调 5台
电力调度 4台
FAS
大 同
FAS
秦 皇 岛
太原交换中心
公众通信网 (PSTN、PLMN)
车站台1
车站台15
大秦线GSM-R系统结构示意图
2013-8-15 15
二、设计方案
(二)、基站专业
2. 基站设置
工程规模: (1)基站:大秦线沿线共103处(不含太原1处); (2)直放站近端机:22处、远端机:51处; (3)漏泄电缆:70公里。
2013-8-15
16
二、设计方案
(二)、基站专业
2. 基站设置
BTS设置原则: (1)车站建站,利用既有的房屋、电力等配套资源; (2)区间按照机车台最小接收电平-92dB的要求布站; (3)同站址双网(部分基站同站址不同机房)。
(二)、基站专业
栗家二号隧道 K150+406 1568m
3. 弱场设备(单网示意)
西坪隧道 K151+608 298m
7/8″236m
DC
5/4″705m
DC
5/4″863m
DC DC
7/8″298m DQ22 西坪 K151+409
R
DQ22-1(05) K148+921
DQ22-2(06) K150+327 23#洞
组合 1 5 9 4 8 3 7 2 6 3 7 2 6 1 5 9 4 8
第一层网频率 1000,1004 1008,1012 1016,1001 1005,1009 1013,1000 1004,1008 1012,1016 1001,1005 1009,1013
第二层网频率 1002,1006 1010,1014 1018,1003 1007,1011 1015,1002 1006,1010 1014,1018 1003,1007 1011,1015
4s
BS1
BS2
HO
2013-8-15
19
二、设计方案
(二)、基站专业 2. 基站设置
(1)在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的城区,覆盖范围应 小于铁路车站及铁路轨道两侧2km; (2)其他地域覆盖范围应小于铁路车站及铁路轨道两侧6km; (3)边界场强参照铁道部与中国移动确定的场强值。 设计措施:使用定向天线控制覆盖边界。
2013-8-15
14
二、设计方案
(二)、基站专业 1. BSC设置(无线双网)
BSC的设置原则 工程中综合以下因素,将第一、二层网络的BSC均设置在太原: 1)便于维护; 2)异地容灾; 3)综合考虑路局其他线建设。
大秦线双网BSC均设置在太原,是考虑了1、3的因素,位于 太原交换机房便于维护,将来可以作为同蒲线GSM-R系统双网建 设的BSC;但没有考虑第2条因素,缺点是不能异地容灾,而且 增加了太原-大同的传输通道数量。
GSM-R第二层网SDH 622M传输系统; 2根光缆:大同-秦皇岛间铁通既有8芯光缆已无空余光纤; 本工程新建20芯光缆中。 利用铁通公司大同-秦皇岛间既有8芯光缆中两芯新建开通SDH 2.5G传输链路,在10个节点新设STM-16 ADM 设备,在该10个节点通 过622M光口与第一层网和第二层网的SDH 622M传输系统设备互连,形 成9个保护环。
2013-8-15
13
二、设计方案
(二)、基站专业
1.
BSC设置 BSC的设置原则(侧重于单网)
设置地点:铁路干线和没有MSC的地区BSC可单独设置,位置在 大通信站; 数量:根据BSC的容量确定设置的数量(设备不同容量不同); 减少跨BSC切换:各BSC控制的基站其地理位置应相对集中; 负荷均等:各BSC控制的基站总负荷应尽可能均匀; 预留余量:高话务密度的BSC负荷不应过满,应留出网络优化时 调整的余量。
2013-8-15
36
(三)、传输系统及光缆线路
2、传输系统网络设计
大秦线无线双网分别建设一套622系统,均利 用工程新建干线光缆构成系统。
2013-8-15
37
(三)、传输系统及光缆线路
3、网络保护
大秦线环路保护(未实施): 3套系统:大同-秦皇岛间已有的SDH 2.5G传输系统链路;
GSM-R第一层网SDH 622M传输系统;
2013-8-15
31
二、设计方案
(二)、基站专业 基站站型
实施无线双网后,大秦线的基本站型为
O2+O2,个别站型为O3+O1、O3+O2、S2/2+S1/1、
S3/3+S1/1,
2013-8-15
32
(二)、基站专业
5、BTS与BSC的组网方案 3-5个BTS环形组网,构成与BSC的链接。 每个环使用2个2M传输通道。
2013-8-15 30
二、设计方案
分组 第一层网 第二层网 1 1000 1002 2 1001 1003
(二)、基站专业 4、频率配置
3 1004 1006 4 1005 1007 5 1008 1010 6 1009 1011 7 1012 1014 8 1013 1015 9 1016 1018
2013-8-15
33
(三)、传输系统及光缆线路
1、光缆线路设计
(1)干线光缆: 为了满足大秦线两亿吨扩能改造工程对光缆 线路的需求,本工程建设一条覆盖大秦线大同- 韩家岭-柳村南铁路、亘长747公里的20芯干线 光缆,并建设一套光纤监测系统,在线监测干线 光缆。 光缆的敷设原则为尽量与既有8芯光缆异侧。 太原—大同利用路局既有光缆。
2013-8-15 38
(三)、传输系统及光缆线路
3、网络保护
太原-大同-秦皇岛-北京-太原环路保护: 同时租用铁通公司秦皇岛-北京-太原-大同的通道,形成大 同-大同南-秦皇岛-北京-太原-大同的保护环路。 本工程基站至基站控制器间通道采用环形组网,主用通道 为基站节点至大同至太原,备用通道为基站节点至秦皇岛至太 原至大同。
2013-8-15
17
二、设计方案
(二)、基站专业
2. 基站设置 无线覆盖
2013-8-15
18
二、设计方案
(二)、基站专业
2. 基站设置 小区重叠距离的计算
小区重叠距离=列车最高时速×1/2次切换时间(4-8S)
大秦线:80×(1000m)/h×8s/3600s=267m 应按照覆盖较差的一层网络计算交叠区长度。
2013-8-15 11
一、交换及基站
(一)交换专业 2. 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网络设计方案
根据大秦线机车台、尾部风压系统数量,并 考虑一些具有数据业务设备的数量,测算GPRS的 用户容量为1000用户。
2013-8-15
12
一、交换及基站
(一)交换专业
大秦线未设置智能网设备,智能业务通过IWF 实现; 双网不是交换侧的双网,只设置了太原1套交换机。
3250
6000
网管室
值班室
2250
6000
300
1500
二、设计方案
(一)交换专业
1. GSM-R移动业务本地网设计方案
MSC用户容量为5000用户。 MSC与外网的互联
(1)铁通PSTN专网
(2)机车同步操控地面应用节点 (3)FAS系统
2013-8-15 10
二、设计方案
(一)交换专业 2. 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网络设计方案
2013-8-15
39
(三)、传输系统及光缆线路
2013-8-15
29
二、设计方案
(二)、基站专业
4、频率配置 本工程频率配置的原则为: (1)同站址的两个基站视为同一个基站进行规划,满足载频间隔 不小于400KHz要求;相邻基站载频间隔不小于400KHz; (2)对于业务较多的大型站,首先保证第一层网络性能,第二层 网络的O2站重点考虑BCCH,对于TCH所在载频,在无线参数设计时 将其信道分配等级降为最低,只有当第二层网络基站的BCCH所在 载频的时隙分配完后,再考虑分配TCH所在载频的时隙。 无线双网建成后,第一层网络BSC共控制103个BTS,234个载频; 第二层网络BSC控制103个BTS,203个载频。工程完工后,应根据 系统开通情况,进行网络优化,调整频率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