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期
根据各地质时代间存在的不整合接触、研浆侵入关系以及同位素年龄资料,并考虑其分布范围,划分为12个构造期。
迁西期迁西期的时限为2900±Ma以前。
期末的构造运动,在河北称为迁西运动,在内蒙古称为兴和运动。
阜平期阜平期的时限为2900±—2600Ma。
期末的构造运动称为阜平运动又称为铁堡运动。
五台期五台期的时限为2600±—2500Ma。
期末的构造运动称为五台运动,在黑龙江称为麻山运动。
吕梁期吕梁期的时限为2500±—1800±Ma。
期末的构造运动称为吕梁运动,又称中条运动,在黑龙江称为兴东运动,在安徽称为凤阳运动。
四堡期四堡期的时限为1800±—1000Ma。
期末的构造运动称为四堡运动,在湖南称为武陵运动,在贵州称为梵净山运动,在黑龙江成为黑龙江运动。
在安徽称为皖南运动。
晋宁期晋宁期的时限为1000—850Ma。
期末的构造运动称为晋宁运动,在新疆称为塔里木运动。
震旦期震旦期的时限为850—600Ma。
期末的构造运动,在黑龙江称为张广才岭运动,在河南称为少林运动,在安徽称为霍丘运动,在湖北称为惠亭运动,在宁夏称为兴凯运动。
加里东期加里东期的时限为600—405±5Ma。
包括寒武纪至志留纪,其间的构造运动称为加里东运动。
华力西期华力西期的时限为405±5—250Ma,包括泥盆纪至二叠纪。
其间的构造运动称为华力西运动。
印支期印支期的时限为250—205Ma,仅含三叠纪。
其间的构造运动称为印支运动。
燕山期燕山期的时限为205—66±2Ma。
包括侏罗纪和白垩纪。
其间的构造运动称为燕山运动。
喜马拉雅
期喜马拉雅期的时限从66±2Ma起,包括第三纪和第四纪,发生的构造运动称为喜马拉雅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