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让学生找到快乐写作源泉

让学生找到快乐写作源泉

让学生找到快乐写作的源泉
写作是检验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和个人素质的重要手段与依据,是凭借语言文字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一项富有创造性的心智活动。

它综合了信息的搜集处理、材料的分析综合、思维的联想想象、语言的整合表达等多种能力。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努力和成功的喜悦,促进学生积累作文素材。

一、在写作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大多数学生的现状是谈“写”色变,没什么兴趣可言。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你应当努力使学生自己体会到自己的劳动成就——这件事本身就是兴趣最重要的源泉之一”。

所以在作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在写作中体会到努力和成功的喜悦,
激发写作兴趣,让每个学生都有自由平等的机会来表现自己的才能,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

学生在“心理兴奋”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写出最真实、最优美的文章。

让学生有感而发,有话可写。

每次写作时,多提供题目,稍加限定或不限定范围,或者只提要求,由学生自己命题,尽力贴近他们的生活,让学生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绩。

“文章不是无情物”,只有作者有真情实感时,才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让学生在写作中体会成功的喜悦,还可多
组织开展一些活动。

如先进人物事迹报告,郊游野炊,歌咏晚会,运动会等活动;朗读比赛,演讲比赛,各学科竞赛等赛事;大小字、书画、作业等展览。

要求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同时注意观察活动中的人物及情节发展,在活动中培养兴趣与情感。

让学生思有源,写有材,说有话,从而体会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在活动中动脑、动口、动手、动感情,这样学生想得到,写得出,材料就在眼前,学生写作也就水到渠成,柳暗花明了。

二、积累写作素材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让学生直接或间接地深入生活,阅览神奇美丽的大千世界,领略人类历史和社会面貌的沧桑巨变,纵观国际风云的变幻,感悟多姿多彩的生活,体验喜怒哀乐及酸甜苦辣的五味人生。

有了这些生活积淀,学生还会搜肠刮肚,鹦鹉学舌,难为无米之炊?
新课标要求:“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要积累写作素材,必须教会学生善于观察。

让学生留心周围事物,接触自然,深入社会,关注现实,扩展学生的生活空间,让奇异的自然景物,沸腾的社会生活深深地印入学生脑海,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开拓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阅历。

给学生观察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学生观察能力增强了,从生活中获取更多更好的写作素材,脑子就不会空荡荡的,也不会因为没有东西写而发愁苦恼了。

观察和形象思维是写作必不可少的前提,只有留心观察和形象思维,才能用自己的语言写出自己的感受。

记真情叙真事,写真人抒真情,写出的文章才能给人以真实感,而真实才是文章的灵魂,才能扣
人心弦,具有感染力。

只要学生具备了浓郁的写作兴趣,高昂的创作激情,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积淀下厚重的写作素材,学生就会找到快乐写作的源泉。

作者单位:安徽省灵璧县向阳乡汤庙小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