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如何远离毒品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因此,我们青少年应该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良好的生活习惯,珍爱自己的生命,拒绝吸食毒品。
一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自觉保护自己。
只要我们认真学习有关毒品知识,了解毒品的危害,就知道吸毒成瘾,难以戒断,我们就能做到心中有底,就能树立起坚固的思想防线。
二善于识别,慎交朋友。
如果你交上好的朋友,将会互相进步,互相鼓励、学习进步、乐于助人。
这类朋友将对自己人生产生良好的影响。
如交上不爱学习、思想落后、吸烟、喝酒甚至道德败坏行为不轨的人,你就会学坏。
因此,这类朋友交不得,而要尽量避开这种人的纠缠,这样,才能保护自己不受影响。
三树立防毒意识
毒贩引诱少年儿童吸毒往往不择手段引你上钩。
比如在递给你的香烟中,可能掺入了毒品,在送给你的饮料中,也许也放进了毒品。
毒贩们就是用这种方式袭击少年儿童的。
只要我们熟悉了他们的伎俩,就不会染上毒品。
四远离毒品做到“十不要”。
一不要因为遇到不顺心的事而以吸毒消愁解闷,要勇敢面对失学、失恋等人生挫折。
二不要放任好奇心。
如果因好奇心而以身试毒,一试必付出惨痛代价。
三不要抱侥幸心理。
吸毒极易成瘾,试一下将会悔恨终生。
四不要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
遇有亲友吸毒,一要劝阻,二要回避,三要举报。
五不要在吸毒场所停留。
身处毒雾缭绕的地方实际是不自觉吸毒,万万不可停留。
六不要听信吸毒是“高级享受”的谣言,吸毒一口,痛苦一生。
七不要接受吸毒人员的香烟和饮料,因为他们可能会诱骗你吸毒。
八不要听信毒品能治病的谎言,吸毒摧残身体,根本不能治病。
九不要虚荣,以为有钱人才吸得起毒。
吸毒是一种愚昧可耻的行为。
十不要盲目仿效吸毒者,也不要崇拜吸毒的“偶像”,这种赶时髦的心理既幼稚又糊涂。
《案例分析》
16岁的男孩小华(化名)虽然从小好动爱玩,但学习成绩很不错。
这样年纪的小孩子都喜欢打游戏机,小华也不例外。
一次,在游戏机房里,小华认识了一群“哥们儿”。
他们掏出一种白色粉末,围坐在一起吸食,一副“飘飘欲仙”的样子,一下子就引起了小华的好奇心。
当“哥们儿”怂恿他尝一口时,小华毫不犹豫地伸出了手。
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
后来,为了弄钱吸毒,小华开始学会了说谎,学也没心思上了,甚至骗低年级同学的钱,最后走上了偷窃的道路。
在看守所里看到这个小小年纪的“瘾君子”让我们叹息之余,更为他们对毒品的不设防而痛心。
毒品作为政府、社区、家长明令禁止青少年接触的物质,这一特性本身就决定了它能引起青少年强烈的好奇心。
因为,绝大多数青少年都没有亲眼见过吸毒的真实情景,即使知道一点也是通过别人的传言获得的。
青少年对毒品的疑问和想象持续一段时间后,就有可能对毒品产生强烈的好奇心理,使之产生一种不亲身体会就不痛快的强烈欲望。
他们总是想通过直接或间接地手段千方百计地靠近毒品,观察毒品,甚至目睹吸毒者的现实行为。
正是在这种好奇心的驱使下,一些青少年抱着体会吸毒是什么样的感觉,玩一玩的心理和毒品发生了实质性的接触。
从而一发不可收拾,被毒品死死缠住而不能自拔。
因好奇心而染上毒瘾的青少年占青少年吸毒总数的7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