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届高考生物核心突破:图表题之曲线图

2018届高考生物核心突破:图表题之曲线图

2018考前90天突破——高考核心考点生物图表题之曲线图1.下列曲线图分别表示不同的生物学现象,对其描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A.甲图曲线表明随光照强度递增,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减弱B.乙图B 点时害虫种群抗药性个体所占百分比大于A 点时的比C.生产上用一定浓度生长素类似物除去单子叶植物中的双子叶杂草, 丙图中⑴表示单子叶植物D.丁图中动物乙表示恒温动物 2.右图表示植物光合作用曲线,请指出炎热夏季一天中光合作用变化的曲线是 A .曲线A B .曲线B C .曲线C D .曲线D3. 研究表明,植物的向光性与光能量(受光照强度、时间等影响)有关,其关系如右图所示。

下列分析中明显错误的一项是A .植物在光照下不一定向光生长B .一定强度的光照会使生长素分解C .不同能量光照可能会影响生长素运输方向D .植物的根可能会出现背光生长特性4.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

下图表示该植物在25℃时光合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若将温度提高到30℃的条件下(原光照强度和CO 2浓度等不变),从理论上,图中相应点的移动应该是A .a 点上移,b 点左移,m 值增加B .a 点不移,b 点左移,m 值不变C .a 点下移,b 点右移,m 值下降D .a 点下移,b 点不移,m 值上升5.右图中的曲线表示生物学中某些现象,有关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 .该曲线可用来表示叶片年龄与其叶绿素含量的关系B .若曲线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的生产力随时间发生的变化,则b 点表示环境出现剧烈变化C .若曲线表示青霉菌生长曲线,则c 点是提取青霉素的最佳时间D .若曲线表示一个国家人口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则a 一b 段该国老年人数量比例较小6.下图所示某阳生植物细胞在夏季晴天的某一天内,其光合作用过程中C 3、C 5化合物的数量变化。

若第二天中午天气由光照强烈转向阴天时,叶绿体中C 3含量的变化、C 5含量的变化分别相当于曲线中的A .c-d 段(X),b-c 段(Y)B .d-e 段(X),d-e 段(Y)C .d-e 段(Y),c-d 段(X)D .b-c 段(Y),b-c 段(X)7.下列甲乙丙丁四个图分别表示有关生物学过程,对曲线变化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甲图B 点时若为茎背光面的生长素浓度,则C 点不可能为茎向光面的光合作用效率日升 日落生长浓度B.乙图A点时,害虫不存在抗药性个体,而B点时害虫存在抗药性个体C.丙图表示肠脂肪酶的活性受pH影响的示意图D.丁图曲线A点时,人的胰岛A细胞兴奋性增强,胰岛B细胞兴奋性随后增8.在实验条件下,测试某种恒温动物离体细胞的呼吸作用强度(E)受温度变化的影响,结果是图2-29.影响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外界因素有光照强度、CO2的含量、温度等,内部因素有酶的活性、色素的数量、五碳化合物的含量等。

根据上述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分析右图,其中不正确是A.当x代表温度时,能够表示净光合速率的曲线是dB.当x代表CO2含量时,若a曲线表示水稻,则b曲线表示玉米C.当x代表CO2含量时,能表示水稻在不同光照强度下CO2浓度对植物光合速率影响的曲线是a、b、eD.当x代表光照强度时,若a曲线表示阳生植物,则c曲线最可能代表阴生植物10.下列对各曲线所表示的生物意义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甲图可表示二氧化碳含量与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B.乙图可表示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C.丙图可表示呼吸作用中氧气浓度与二氧化碳生成量的关系D.丁图可表示细胞中氧气浓度与ATP生成量的关系11.据图所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图表明,种群中具有抗药基因害虫比例B点比A点高B.若乙图的片段能与RNA聚合酶结合,则该片段为基因的编码区C.丙图表明,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与呼吸作用放出的CO2的量均随温度的上升而上升D.丁图可以表示人体经抗原刺激后,体内抗体量随时间的变化12.下图表示20℃玉米吸收的二氧化碳与光照强度关系的曲线,对于曲线的下列说法最恰当的是A .b 点的位置不会随环境温度的改变而移动B .在a 点叶肉细胞产生ATP 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C .当植物缺镁时b 点的位置将右移D .当环境温度升高时c 点的位置将向左上方移动13.将某种绿色植物的叶片,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其有10℃、20℃的温度条件下,分别置于5klx 、10klx 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结果如下图所示。

据图所作的下列推测,正确的是A .该叶片呼吸速率与温度和光照时间均成正比B .该叶片在5klx 光照下,10℃时积累的有机物比20℃时少C .该叶片在10℃、5klx 的光照下,每小时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量是3mgD .该叶片在20℃、10klx 的光照下,每小时光合作用固定的CO 2量约是8.25mg14.对右图所示的坐标曲线描述正确的是①表示酶的活性与pH 之间的关系②表示工业乳酸发酵时,乳酸生成量与时间之间的关系③表示细胞中氧气含量与ATP 生成量之间的关系④由南极→赤道→北极的各群落中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趋势A .①②B .②④C .③④D .①④15率的关系。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光照强度小于P 点时,光合作 第14题 B .当温度大于20℃时,a 点会往上移动 C .在30℃时,人参的光合速率比小麦高D .在30℃时,提高CO 2浓度b 点不变16.下图示植物根细胞在一定时间内吸收K +与某些条件之间的 关系(纵坐标表示吸收的速率,横坐标表示某个条件,假定其他条件均为理想状态)。

则a 、b 、c 三幅图的横坐标表示的条件正确的一组是A .载体数量、温度变化、氧气浓度B .氧气浓度、温度变化、载体数量C .载体数量、氧气浓度、温度变化D .温度变化、载体数量、氧气浓度17.b 、c 生命现象: ①生长素的浓度对根和 茎生长速率的影响; ②恒温动物、变温动物体温变化与温度的关系; ③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 变量:Ⅰ:CO 2的吸收量(释放量); Ⅱ:温度 Ⅲ :生长速率下列关于甲、乙、丙所表示的生命现象及a 、b 、c 所表示的变量组合正确的一组为:A.甲为① a 为Ⅲ; 乙为③ b 为Ⅲ; 丙为② c 为ⅠB.甲为② a 为Ⅱ; 乙为③ b 为Ⅲ; 丙为① c 为ⅠC.甲为③ a 为Ⅰ; 乙为① b 为Ⅲ; 丙为② c 为Ⅱ 甲 c 丙 PD .甲为① a 为Ⅲ; 乙为③ b 为Ⅰ; 丙为② c 为Ⅱ18.用2 mol ·L -1的乙二醇溶液和2 mol ·L -1的蔗糖溶液分别浸浴某种植物细胞,观察质壁分离现象,得到其原生质体积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 .该细胞不可能是根尖分生区的细AB .段曲线表明细胞浓度在逐渐增大C .BC 段表明该细胞开始因失水过多而逐渐死亡D .用一定浓度的KNO 3溶液代替乙二醇溶液,可得到类似的结果19.某同学通过对四条不同曲线的分析,得到以下几种说法,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①通过甲曲线分析可知所得到这种细菌的产物是次级代谢产物②乙曲线中处于b③丙曲线中处于c ④丁曲线中处于d 点时,植物生长素仍能够促进芽的生长 A .②④ B .①④ C .①③ D .③④20.测定某种植物种子在适宜萌发的条件下鲜重 增加变化如图所示, 据图判断,关于种子萌发过程中A .从种子中有机物的种类变化,显著增加,第Ⅱ阶段变化很小B .从细胞分化来看:在第I、第Ⅲ 阶段分化显著C .从种子的干重变化看:在第很小,第Ⅲ阶段显著减少D .吸水方式来看,在第I阶段主要为吸胀作用, 第Ⅲ阶段主要为渗透作用21.图示不同二氧化碳浓度下温度对光合作用速率影响曲线。

分析曲线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光合作用同时受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B .曲线a 在20度和45度左右时光合作用速率相近的原因相同C .温度对曲线a 影响大的原因是较高二氧化碳浓度有利于暗反应进行D .适宜光照和温度下曲线b 的主要限制因素是二氧化碳浓度22.一位在南极科学考察站工作的科学家,当他由温暖的室内来到寒冷的户外时,其下列各项生理变化与右图变化趋势相符的是 ①甲状腺激素分泌量的变化 ②酶活性的变化 ③身体耗氧量的变化 ④汗腺分泌量的变化 ⑤抗利尿激素分泌量的变化 第21题A .①③B .①③⑤C .②③④⑤D .①②③23.一年生植物的种子数目已知,现将它们以不同的比例混合在一起,并在春天种于5小块土地上。

植物经过生长、开花并结果。

研究发现,尽管收获的种子的总数目和种植时的数目一致,但 乙甲 丙丁50 100鲜重增加(%)萌发时间(h)收获的种子中X 和Y 两种种子的比例和种植时的常常不一致,它们的关系如图(注:sp.X 指的是种子X 占总数的比例)。

数据表明了物种X 和特物种Y 的什么生态关系?A .当X 种子数所占比例小时,二者是互助的B .当X 种子数所占比例大时,二者是互助的C .当X 和Y 都存在时二者是竞争关系D .当Y 很少时,X 寄生于Y 上24.右图为某一区域M 、N 两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

从图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 .曲线不重叠时,M 与N 不存在竞争B .b 越大,生物适应环境能力越弱C .d 越小,M 与N 种间竞争越激烈D .M 、N 两物种存在捕食关系25.右图表示某农田生态系统在实施害虫防治过程中,害虫种群密度变化情况示意图(经济阈值是指害虫种群密度影响农田经济效益的最低值)。

在A 、B 、C 、D 、E 点进行了农药防治或引入了天敌进行生物防治。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在农药的作用下,害虫的抗药性基因突变率在D 点显著高于B 点B .A 、E 点是生物防治,B 、C 、D 点是药物防治。

A 点的治虫效果好于B 点C .在F 、G 、H 、I 、J 点,还必须引入天敌才能控制虫害D .在E 点的防治措施中,常利用生物的种间关系26.某研究所对一条河流生态系统进行了几年的跟踪调查,发现某种鱼迁入此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的变化呈现如右图所示曲线。

则在t 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和能反映鱼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分别是A .衰退型和①B .增长型和②C .衰退型和③D .增长型和④27.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下列有关曲线表示正确的是:A B C D28.如图所示,甲图表示植物的淀粉酶与人的淀粉酶活性受pH 影响的情况,乙图表示3种脱氢酶(A 、B 、C )的活性受温度影响的情况。

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pH =5时,植物淀粉酶的活性最高 ②若细胞质由中性变为酸性,人的淀粉酶的活性渐渐升高 ③乙中,适宜温度范围最广的酶是B④乙中,无法确认C 酶活性的最适温度A .①②B .①③C .①④D .②29.下图是一温带地区在初生演替过程中两种量值的曲线,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什么A .A 表示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B 表示整个植被的生物数量B .A 表示整个种群的生物数量,B 表示草本植物的数量C .A 表示土壤中腐殖质量,B 表示整个植被中的种类数量D .A 表示食肉类的数量,B 表示食肉类的生物总量30.下图曲线I 代表抵抗力稳定性,曲线Ⅱ代表恢复力稳定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