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街体量估算参考
PART 5
项目物业体量建议——行业常规经验依据
行业常规经验依据
1
PART 5
项目物业体量建议——行业常规经验依据
商业街类型界定
1 2
指城市周边和居民区内的小型商业街,主要由中小型商店构成,顾客来源以周边居民为主,服务人
近邻型
口1~3万人左右,以销售日常生活用品(食品、杂货、小型发廊、洗衣店等)为主,以步行或自行车 (助动车)的接驳形式为主 指大中城市中的中型规模商业街,以服务某区域内,参与生产生活的市民为主,服务人口约
二层商铺高度
如果考虑到区位的经济因素,那么视平线上方a=55°是最大的仰视角,由此确定的视野内 最大经济建筑高度为H=h+W/2tg55°,即H=8.85m,这也就是二层商铺的总高度。
5
PART 5
项目物业体量建议——行业常规经验依据
商业街业态对于面宽、进深的要求各有不同,考虑到未来商业街可能入住的业态商家,对于进 深的要求,建议不低于15米,面宽可根据具体入住商家进行分割,一般在6~12米较适宜
广域型
700~1000m,一般 800m左右为宜
80%~90%
一是,覆盖市域内所有客群,价格 定位广发,二是,只针对市域内某 种需求的,一类店铺的集聚
核心店,为国际或全国知名的连锁品
牌,旗舰店,或者主力店等,包括, 百货,超市等
超广域型
1000~1500m及1500m 以上,但较少见
以耐用品销售为主,类似于广域型
地域型
3~10万,日用品店及耐用品店相混杂,且具有一定量的知名品牌主力店,此类商业街一般位于交 通可达性较强的位置,以公共汽车、私家车、自行车为主要接驳工具,部分区域内紧邻居民可步行
指地方中心城市中较大型的商业街,城市地位较强的商业街,顾客群以服务本市域级居民为主,
3
4
广域型
服务人群达数十万计以上,主要目标群体15~20万人左右,一般每月1~2次,目标性到此消费,商
90%~100% 商业街,但规模,级别,在广域型 的基础上,均有所升级突破
会出现国际型品牌门店作为核心店存
在,旗舰店较多汇集,亦有国内知名 品牌的连锁店,百货店等
考虑到华润自持一部分的商业体量,可售型商业体量不宜过大,另外,商业街
的长度不能太长,超过600米,消费者就可能产生疲劳、厌倦的感觉
3
PART 5
服装鞋帽
日化用品
40~300㎡
40~150㎡
6
PART 5
项目物业体量建议——行业常规经验依据
本项目商业物业体量建议——沿街商业
01
从商业街的普遍规律看,商业街的一般经 常长度会做到500—1000米左右,但考略 到本商业街非城市级主要商业街,以作为 配套服务功能为主,因此CRIC建议不要做 太长,总长度控制在500-600m左右。
业街内业态丰富,以耐用品销售为主。此类商业街,一般分布在城市中心区域,交通便利,聚客
能力较强,以公交、私家车、地铁等工具出行接驳为主
指位于大型城市的中心商业区,以具有巨大聚客能力的超大型商业街,如东京涉谷,上海南京路,
超广域型
北京王府井等,商圈人口20万人以上,服务人口庞大,集合百货及大型商场的,综合性商业街。客户
04
以时尚商业街区为主要形态,设计上应
考虑到两面商业的有效互动,避免距离
7
55° 65° 上方55°,下方65°。正常人的视力范 围要比视野小一些,视力范围是要求能 迅速地看清目标细节的范围 I. 1.5°~3.0° II. 18° III. 25°
二、人体视力范围理论:
I. II. 中心视力范围,视角1.5°到3°,物体视觉效果最清晰; 瞬间视力范围,视角18°,通过眼球转动获得物体的清晰形象; 方有足够的清晰视觉。
项目物业体量建议——行业常规经验依据
商业街宽度一般不超过20米,从消费者逛街舒适度角度出发,结合实地调研的地块情况,本项 目商业街宽度在12米较为合适
一、商业街宽度理论:
商业街的理想气氛应该是使人觉得亲切、放松、平易近人、有人情味,使人有愉悦的消费心情,而不是单纯的行走空间, 人们在其中流连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体验和休闲。所以购物者所关注的纵向范围主要集中在建筑一层,对一层以上的范围几 乎是“视而不见”。而横向关注范围一般也就在7.5米——15米之间,超过20米宽的商业街,行人很可能只关注街道一侧的 店铺,不会在超20米宽的范围内“之”字前行。因此,对于本项目而言,“公共距离”的舒适宽度约12米左右。
4
PART 5
项目物业体量建议——行业常规经验依据
从消费者逛街时有效的视力范围角度考虑,一层商铺的层高在4.5米为宜,一、二层商铺的总层 高可控制在8.85米以内,根据具体物业排布以二层商铺为主,考虑到整体建筑造型的起伏变化, 局部位置可考虑三层
现代研究认为,人体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野水平方向约
180°,垂直方向约120°,其中视平线
A.亲密距离(约0.15~0.45m) 在这种距离内可进行爱抚、格斗、安慰、保护等行为动作的发生
B.个人距离(约0.45~1.20m) 在这种距离内能看清对方表情等,可获取交流信息
C.社会距离(约1.20~7.50m) 在这种距离内有社会交往的意向
D.公共距离(约7.50以上) 在这种距离使人们享受公共空间
02
根据鲁能领秀城内街商业的单间面宽5-6 米,进深8-10米,而根据本项目属性
沿街商业体量 21600-32400㎡
(兼具旅游、居住办公等多重城市功能) 其商业街的业态应更为丰富,因此建议 进深可做到12~15m。
03
本项目的沿街商业定位为地域型偏广域 型,建筑密度可达90%,一般为2层设 计。 过远,以及过多车行道的穿入。
面积需求
50~120㎡ 200~300㎡
层高需求
一般不低于2.8m 一般不低于3.5m
面宽及进深需求
一般面宽4~7m,进深, 8~10m 进深10~15m 无特别要求,面宽一般 不低于4m 一般面宽要求12m及以 上,进深15m左右 进深一般不可低于15m
食杂店
连锁快餐 普通餐饮
50㎡~200㎡
200~500㎡ 商务型:150~800㎡ 大中型:80~200㎡
III. 有效视力范围,视角25°,利用头部和眼球的转动,在该区域内注视物体时,必须集中注意力
一层商铺高度
最大适宜建筑高度H=h+W/2tga,其中h为人眼的高度,这里取较高人体地区男子正立时 眼的高度1.68m另加鞋厚度0.02m为1.7m;a为仰视角,为求得建筑主要视力范围内的最 大高度,这里取为30°;W取为12m, W/2表示人走在中间的宽带区内。可知,H=4.5m, 这也就是一层商铺的高度。
长度
一般在100~200m,以
近邻型
密度
业态构成
以日常用品为主,亦有少量耐用品, 及生活服务配套,例如理发店,快 餐店,小型五金店等,以服务平时 居住为主,重视实用性,实惠型
店铺构成
核心店铺,一般为地方性连锁店,超 市为主,一般数量不多,仅1~2家
200m左右较为常见,最 50%~80% 长一般不易超过300m
可能业态
便利店 超市(小型)
行业描述
一般指24小时服务便利店,例如7-11, 快客,全家等 知名品牌下的小型超市,例如联华, 农工商超市 以食品出售为主的专门店,代表品牌 有杏花村,第一食品商店等 具有知名品牌的连锁快餐类店代表品 牌,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 大众餐厅,或商务型餐厅,服务范围 较广,类型较多 以大众消费为主,中等规模,例如小 肥羊等 例如,茶坊、酒吧、咖啡厅,西式饼 店等 —— 以服装、鞋帽类商品为主要经营的专 门店(不包括大型旗舰店) 以化妆品,洗护用品等为主要经营的
一般为300~600m,常
地域型 见长度在500m左右,一 70%~90% 般建议不超过600m
耐用品结合日常用品,顾客层分布
和价格定位、较为广泛,业态较为 丰富,服务周边居民生活 以耐用品为主,一般有两种方向,
品质感、个性形象与亲切感并存,核
心店,主力店较多,以全国知名品牌 店,地方百货,超市等为主
利用铁路、地铁等交通该工具,不定期来此购物,此类商业街在流动人口多,交通便利,聚客能
力强,具有传统特色的地区,且主要限于大型城市
CRIC认为,本项目距离城市商业中心较远,需要地域型商业作为周边居住、
休闲的配套,交通便捷性和旅游地产规划能使商业街向广域型靠拢
2
PART 5
商业街特征
项目物业体量建议——行业常规经验依据
一般不低于2.8m
建议不低于4.5m 一般首层不低于3.5m
火锅店
西式简餐 美容美发
120~600㎡
50~400㎡ 300~600㎡
一般首层不低于4m
建议不低于3m 一般不低于3m 一般不低于2.8m, 3.5m及以上更适宜 一般不低于2.8m, 3.5m及以上更适宜
进深一般不可低于15m
进深一般不低于12m 一般无具体要求,但品 牌店更倾向于大开间 知名品牌店,倾向于大 开间店面,进深一般无 特别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