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林德二氧化碳有限公司 10 万吨年食品级二氧化碳项目

上海林德二氧化碳有限公司 10 万吨年食品级二氧化碳项目

可公开版本上海林德二氧化碳有限公司10万吨/年食品级二氧化碳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建设单位:上海林德二氧化碳有限公司编制单位:上海寰球石油化学工程有限公司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二O一一年七月1 说明本文本内容由上海寰球石油化学工程有限公司、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编制,并经上海林德二氧化碳有限公司确认同意提供给环保主管部门作上海林德二氧化碳有限公司10万吨/年食品级二氧化碳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受理信息公开。

上海林德二氧化碳有限公司、上海寰球石油化学工程有限公司、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对文本内容的真实性、一致性负责。

2 建设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上海林德二氧化碳有限公司10万吨/年食品级二氧化碳项目(2)建设单位:上海林德二氧化碳有限公司(3)建设地点:上海林德二氧化碳有限公司一分厂(龙吴路4600号上海吴泾化工有限公司界区内)(4)项目性质:改扩建项目(5)建设内容:主要建设内容为拆除原有闲置的国产3.5万吨/年二氧化碳装置,全套引进丹麦由宁工程公司工艺装置,年生产食品级二氧化碳约10万吨。

气源来自上海焦化有限公司1#工程和即将上马的4#工程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尾气。

3 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1)环境功能区划根据《上海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沪府(2003)92号),本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应该达到二类功能区要求。

根据《上海市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划》(上海市环境保护局,2008 年6月1日起生效),本项目所在吴泾工业区声环境应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3类功能区要求。

(2)声环境质量根据2009年夏季环境空气现状监测表明,项目区域SO2、NO2的单项指数均小于1,低于评价标准值,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3095-1996)二级环境空气质量要求;项目区域CO、PM10有超过《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3095-1996)二级环境空气质量要求的点位。

本项目选址所在地位于吴泾工业区上海吴泾化工有限公司界区内,属厂中厂。

监测表明,上海吴泾化工有限公司东、西厂界夜间,北厂界昼夜均出现超标;上海林德二氧化碳有限公司界区内声环境现状较好。

4 评价范围(1) 环境空气评价:以本项目为中心,直径为6km的区域范围内。

(2) 水环境评价:废水纳管排放,评价范围为厂区及废水纳管处。

(3) 声环境评价:厂界附近无敏感目标,厂界外1m。

5 评价工作重点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重点如下。

(1)项目工程分析及达标排放调查分析项目拟建生产线的生产工艺技术、原辅材料及公用工程消耗、污染物排放源强及排污特征,核定项目污染源产生及排放源强,评述污染物的排放是否符合法律法规、标准的相关要求。

(2)项目环境影响分析根据工程分析中掌握项目污染物排放源强及排污特征,以环境空气影响为重点,分析项目投入运营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及可接受性,提出相应的污染防治对策。

(3)污染控制对策论证对本项目采取的污染治理措施进行评述,重点为废气治理措施分析、危险废物处置措施的分析,提出污染物消减措施和总量控制建议。

(4)环境风险评价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及突发事件,分析事故带来的环境影响,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6 主要环境敏感目标以项目为中心,评价范围内涉及吴泾镇、浦江镇,环境敏感目标见下表。

表6-1 敏感目标一览表环境要素序号敏感目标距敏感目标距离1)(m)与本项目相对位置性质保护要求大气环境1# 吴泾一村800 西南(WS)居民小区二类功能区2# 双溪村1200 西(W)自然村3# 车沟村(动迁中) 1300 西北偏北(WNN)自然村4# 爱国村(动迁中) 2000 西北(NE)自然村5# 梅陇镇3500 西北(WN)镇区6# 塘口村1600 东北(N)自然村7# 跃农村1300 东北偏北面(NNE)自然村8# 丁连村2800 东北偏北(ENN)自然村9# 丰收村2300 东南(EN)自然村10# 吴泾镇3000 南(S)镇区水环境1# 黄浦江300 东(E)地表水准水源保护区,Ⅲ类水体7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分析(1)工程分析①生产工艺本项目使用上海焦化1#工程与即将上马的4#工程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尾气经净化后生产食品级二氧化碳。

本项目采用低压法工艺,主要工艺过程包括升压鼓风、预冷、CO2压缩、脱硫前冷却、活性炭脱硫、微粒过滤、CO2洗涤塔洗涤(介质为后续工序的低温纯液态CO2)、COS过滤(活性炭)、冷却、CO2提纯塔(蒸馏塔)、冷却、NO X 过滤、微粒过滤等工序。

②资源能源消耗项目生产生活使用水、电等资源。

项目建成后全厂水、电使用量预计为28500m3/a、190.05×105kWh/a。

③污染物产生环节及治理措施二氧化碳冷凝器顶部的不凝气体。

主要组分包括CO2、CO、氧气、氩气、氢气、氮气、甲烷,以及微量SO2、H2S、乙烷、乙烯等,送吴泾公司火炬系统焚烧。

本项目无工艺废水,本项目废水主要包括生活污水与循环冷却水排污。

生活污水纳入吴泾公司污水处理中心,经处理达《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DB 31/445-2009后纳入北排管网,排入白龙港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尾水最终排入长江。

冷却塔排污水属清净下水,送吴泾公司清下水系统,吴泾公司清下水部分回用,部分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本项目生产中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废活性炭滤芯、NO X过滤废滤芯、CO2洗涤废液。

上述固废均为危险废物,委托有资质单位焚烧处置。

生活垃圾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理。

拟建项目噪声主要来源于升压鼓风机、CO2压缩机、冷却塔、冷冻机组等。

除冷却塔位于室外,其余设备均布置在室内,拟通过选用低噪设备,采用减震、隔声等措施,合理平面布局(2)水、气、声、固废、生态、辐射等环境影响①环境空气影响分析本项目利用上海焦化的放空CO2尾气生产食品级二氧化碳,属废气综合利用。

本项目共可减少所在区域CO2排放量约10万t/a,另减少CO排放量约2202t/a、减少甲醇排放量约52.05t/a、减少H2S排放量0.462t/a、减少SO2排放量0.1674t/a,并可同时减少原料气中含有的乙醇、HCN、丙酮等其它污染物排放,总体看来,本项目建设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具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评价采用导则推荐的估算模式进行预测,根据上海焦化4#工程污染物削减量预测可知,本项目投产后CO落地浓度最大削减4.051mg/m3,占标准值的40.51%,甲醇落地浓度最大削减0.096mg/m3,占标准值的3.2%。

②水环境影响分析项目竣工投产后生产废水不会直接排入地表水,本项目工艺中无废水产生,项目废水主要生活污水、冷却塔排污水,生活污水送至吴泾公司污水处理中心处理,处理后排入白龙港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尾水最终排入长江。

冷却塔排污水属清净下水,排入吴泾公司清下水系统,部分回用,部分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不会对周围地表水造成污染。

③声环境影响分析经预测,项目建成投产后,吴泾公司东、南、西、北厂界噪声增加值很小,最大仅为0.2dB(A),但由于吴泾公司厂界噪声本底超标,叠加本底噪声值后西厂界、东厂界、北厂界超标。

总之,本项目建设不会改变区域声环境功能现状,由于吴泾公司厂界附近无环境敏感点,噪声超标不造成扰民。

(3)环境风险本项目原料气所含组分中氰化氢、磷化氢、NO2属剧毒物质,硫化氢、氨属一般毒性物质,一氧化碳、甲烷、甲硫醚属易燃气体,丙酮、甲醇、乙醇属易燃液体,无爆炸性物质。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林德公司(上海)有限公司全厂罐区、生产车间各风险单元均未构成重大危险源。

根据全厂最大可信事故现有CO2储罐泄露的预测结果表明:CO2储罐发生泄漏后,储罐区周围一定范围内的环境中CO2落地浓度超过IDLH浓度,超过IDLH 浓度的距离范围仍在吴泾公司界区范围内。

上海林德二氧化碳有限公司的设计、施工、运行及维护的全过程中都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成熟可靠的抗风险措施,项目的安全性将得到有效保证。

因此,从已采取的安全措施来看,本项目是相对安全的,只要采取必要的预防、应急响应措施,加强风险管理,环境风险小于可接受水平。

8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分析(1)水、气、声、固废、生态、辐射等污染防治措施①废气本项目CO2经提纯塔净化后的不凝气中含有约29.4%的CO、约1%的甲烷、51%的CO2、8.1%的H2、8.2%的N2、2.1%的氩气(均为体积比),以及微量的SO2、H2S、COS、乙烷、乙烯等,由于废气可燃成分含量较高,拟送至吴泾公司火炬系统焚烧,焚烧后主要污染物为微量NO X、SO2,本项目废气治理措施是可行的,污染物能达标排放。

②废水本项目工艺中不产生废水,项目废水主要包括生活污水、冷却塔排污水。

生活污水纳入吴泾公司污水处理中心,经处理达《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DB 31/445-2009后纳入北排管网,排入白龙港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尾水最终排入长江。

冷却塔排污水属清净下水,送吴泾公司清下水系统排放,吴泾公司清下水部分回用,部分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③废液、固废本项目生产中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废活性炭滤芯、NOX 过滤废滤芯、CO2洗涤废液。

上述固废均为危险废物,委托有资质单位焚烧处置。

生活垃圾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理。

本项目废物均得到合理处置,在收集、储存、运输、处置过程中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④噪声选用低噪声设备;高噪声设备应安置在室内;采用隔声、减振、加装消音器、距离衰减等方法,确保厂界噪声达标。

(2)风险控制本项目生产涉及危险化学品,厂区总图布置和建筑安全等设计要求应符合国家有关的法规、标准。

应针对危险性物质性质要求,在危险化学品储存使用过程中采取必须的风险防范措施。

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相关风险物质的气体探测仪。

同时应注意避免化学品泄漏对地表水体的影响,在硬件与管理制度上完善相关防范措施。

(3)总量控制据国家与上海市的总量控制要求,本项目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因子为NO X、SO2,控制总量为分别为NO X 0.313 t/a、SO2 0.0061t/a,本项目建设后区域污染物总量有所削减。

建议新增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在区域平衡。

本项目废水排入吴泾公司污水处理中心处理,处理后排入白龙港污水处理厂处理。

由于项目废水排入吴泾公司污水处理中心处理,因此,本项目排放的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应纳入吴泾公司污水处理中心的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中统筹安排。

固体废物的总量控制因子为工业固废排放量,本项目产生的固废经有资质单位处置或综合利用后,工业固废排放量为0。

9 公众参与及各方面意见采纳情况本项目公众参与按照国家和上海市的规定进行,本评价在确定承担报告书编制任务7日内、报告书编制完成后分别在上海环境热线网站()进行公示,公示的内容按“指导意见”确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