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力学院拟申报2018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燃煤烟气多污染物高效协同控制与检测关键技术
推荐单位:上海电力学院
一、项目简介
本项目所属科学技术领域为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控制,研究成果主要用于火电厂烟气多污染物的协同高效治理。
主要技术创新内容如下:1、创新形成了多污染物协同高效减排技术。
率先研究多污染物梯级、协同减排规律,揭示了三项主要污染物及多种非常规污染物(SO3、PM2.5、Hg、CPM等)在烟气全流程中的迁移规律及污控效果,开展工艺与设计优化,建成了国家首批环保升级改造示范工程,成功实现节能、多污染物协同超低排放。
成功完成飞灰基汞吸附剂研发应用。
工程技术水平与排放浓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首创烟囱雨监测评估方法形成了烟囱雨减排关键技术。
创新形成全流程烟囱雨控制技术,分段提出控制要点与技术措施,实施高温干烟气排放消除石膏雨、有色烟羽,有效降低地面污染浓度;首次揭示了≥100μm液滴,主要是300μm以上液滴是烟囱雨控制的关键;创新建立烟囱雨监测评估方法,应用于上海所有燃煤机组烟囱雨监测评估;首创了自动烟囱雨沉降量测试仪,成功实现烟囱雨沉降质量、计数浓度与粒径分布的自动测量。
3、开发了高效防腐蚀防积灰的低低温换热器系统,提出了一套低低温除尘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法,完成了我国首台应用于百万机组的低低温电除尘系统示范工程。
以低低温电除尘系统为核心,形成燃煤电站锅炉超低排放环保工艺路线。
完成低低温电除尘系统的选型计算程序与设计基准等一整套系统优化设计方法,填补国内百万级机组低低温电除尘无法自主设计、供货的空白。
4、创建了完整的非常规污染物检测技术体系。
开发了烟气汞脱除效果评价系统与装置;发明了气溶胶态与气态等多形态SO3检测技术,研制专用采集器;揭示了燃煤烟气SO3是可凝结颗粒物的主要组分,研发了烟气SO3-可凝结颗粒物联合测试技术及仪器;创新建立高湿低温烟气中低浓度颗粒物检测技术;在国内较早、较完整形成洁净烟气检测技术并通过电力行业与环保专家评审,具有创新性。
在本项目的执行过程中,授权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发表论文30篇。
本研究成果目前已经在多家电厂实现工程应用,近三年来累计产值16.73亿元,新增利润3.64亿元。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有力地推动了行业发展。
该技术在国内外市场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二、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
1. 上海电力学院
作为本成果的第一完成单位,上海电力学院是从事电力技术研究的高等院校,在电力
技术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研究与实验设备等方面具有强大的实力。
在烟气污染控制技术
研究领域,上海电力学院具有良好的研究基础。
上海电力学院主要承担燃煤烟气过污染物
联合减排技术的基础性研究及理论分析,在超低排放关键设备(如低低温电除尘技术、湿
烟气防腐蚀技术、全流程多污染物协同脱除研究等)方面通过试验台架及现场实验开展了
深入的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并参与了现场测试工作。
2. 上海明华电力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明华电力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技术应用性研究单位,立足于上海电力股份有
限公司,在超低排放技术及工艺优化、定量设计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
作为本成果的主
要完成单位之一,创建了烟囱雨监测评估方法及非常规污染物的检测体系,参与工艺路线
制定与工艺路线优化,并参与了上海电力学院的部分实验室工作。
3. 上海电气电站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电气电站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是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为。
在火电厂污染物控制技术
领域内具有丰富的开发、建设和运行经验。
作为本成果的主要完成单位之一,主要负责燃
煤电厂烟气污染物现场实验研究、成套技术优化、工程安装调试等方面的研究,并参与了
上海电力学院的部分实验室工作。
三、推广应用情况
本研究成果目前已经在多家电厂实现工程应用,近三年来累计产值16.73亿元,新增利润3.64亿元。
本研究成果目前已经在多家电厂实现工程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有力地推动了行业发展。
该技术在国内外市场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五、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