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
本科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电子系统仿真实验
学院(系):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与信息工程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2014年月日
一、 实验目的和要求
使用电路分析软件,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晶体管混频器。
要求输入频率为10MHz ,本振频率为16.485MHz 左右,输出频率为6.485MHz 。
本振电路为LC 振荡电路。
二、实验原理和内容
混频电路是一种频率变换电路,是时变参量线性电路的一种典型应用。
如一个振幅较大的振荡电压(使器件跨导随此频率的电压作周期变化)与幅度较小的差频或和频,完成变频作用。
它是一个线性频率谱搬电路。
图2.1是其组成模型框图。
中频
图2.1
本地振荡器产生稳定的振荡信号(设其频率为L f )通过晶体管混频电路和输入的高频调幅波信号(设其频率为s f ),由于晶体管的非线性特性,两个信号混合后会产生L f +s
f L f -s f 频率的信号,然后通过中频滤波网络,取出L f -s f 频率的信号,调节好L f -s f 的大
小使其差为中频频率,即所需要的中频输出信号。
图 2.2调幅前后的频谱图。
图2.2
本次试验本振电路采用LC 振荡电路。
其等效原理图为西勒振荡电路,如图2.3所示。
本振电路
非线性器件
输入
中频滤波
输出
图2.3
混频器采用晶体混频电路,其等效电路图如图2.4。
图2.4
三、主要仪器设备
名称型号主要性能参数
电子计算机宏碁V-531,Windows 7 AMD A10-4600M 2.3GHz,2GB
内存
电路分析软件 Multisim.12 多种电路元件,多种虚拟仪
器多种分析方法
表3.1
四、实验步骤及操作方法
1、设计本振电路。
(1)、本振电路图
图4.1.1
(2)、电路中使用器件:
仪器及器件名称组库属性电阻R1 Basic RESISTOR 20KΩ电阻R2 Basic RESISTOR 27KΩ电阻R3 Basic RESISTOR 50Ω
电阻R4 Basic RESISTOR 4.3KΩ电阻R5 Basic RESISTOR 1KΩ
可调电阻R6 Basic POTENTIOMETER 0-10KΩ电容C1 Basic CAPACIYOR 440pF 电容C2 Basic CAPACIYOR 6pF
电容C3 Basic CAPACIYOR
43pF 可调电容C4 Basic V ARIABLE_CAPACITOR 0-100pF 可调电容C5
Basic
V ARIABLE_CAPACITOR
0-10pF
电容C6 Basic CAPACIYOR 1nF 电容C7 Basic CAPACIYOR
10uF 可调电容C8 Basic VARIABLE_CAPACITOR 0-350pF 电感1
Basic INDUVTOR
10uH 直流稳压电源VCC Sources
POWER_SOURCES
5V 晶体管2N222(1) Transistors TRANSISTORS_VIRTUAL 晶体管2N222(2) Transistors TRANSISTORS_VIRTUAL
表4.1
(3)、调整本振电路元器件的值使得AF>1,使之输出频率为16.454MHz 的正弦波信号。
i.调整C8为65%,则C8=227.5pF, 1
8
3C C C F +==0.61
ii.调整电阻R6为48%,则R6=4.8K Ω,得到合适的静态工作点,以及合适的电压增益。
图4.1.2
iii.调整电容C4为51%,则C4=51pF ,调整电容C5为37%,则C5=3.7pF,最后得到振荡频率为))542(12/(1C C C L Pi f ++==16.8MHz
图4.1.3
(4)、振荡器最后输出波形
图4.1.4 2、设计晶体管混频电路。
(1)、混频电路图
图4.2.1
(2)、电路中使用器件:
仪器及器件名称
组 库
属性
可调电阻R8 Basic POTENTIOMETER 0-300K Ω 电阻R9 Basic RESISTOR 20K Ω 电阻R10 Basic RESISTOR 450Ω 电阻R11 Basic RESISTOR 20.0K Ω 可调电阻R12 Basic POTENTIOMETER 0-100K Ω 电阻R13 Basic RESISTOR
40K Ω 可调电容C9 Basic VARIABLE_CAPACITOR 0-30pF 电容C10 Basic CAPACIYOR 1.5nF 电容C11 Basic CAPACIYOR 910nF 电容C12 Basic CAPACIYOR 1nF 电容C13 Basic CAPACIYOR 10uF 电容C14 Basic CAPACIYOR 56pF 电感L2
Basic INDUVTOR
100uH 稳压电压源VCC1 Sources
POWER_SOURCES
12V 晶体管2N222(3) Transistors TRANSISTORS_VIRTUAL
表4.2
(3)、调整本振电路元器件的值
i.调整电阻R8为70%,则R8=210K Ω,得到合适的静态工作点。
图4.2.2
ii.调整电容C9为0%,则C9=0,谐振频率为))9142(12/(1C C C L Pi f ++==6.45MHz
iii.输入信号Us 调整为f=10MHz,,V=50mV ,移向为0.
(4)、中频滤波输出(上波形为中频输出,下波形为V2输入)。
图4.2.3
中频输出频率:
图4.2.4
3、交流分析
图4.3.1
图4.3.2
4、瞬态分析
图4.4.1
图4.4.2
5、失真分析
图4.5.1
图4.5.2
6、噪声分析
图4.6.1
图4.6.2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本次试验,总体上是成功的,达到了所要求输入频率为10MHz,本振频率为16.485MHz 左右,输出频率为6.485MHz。
(一)、频率分析
振荡器输入频率为16.484MHz,输入信号频率为10.00MHz,最后中频输出频率为6.484MHz.由于LC振荡器产生频率不够稳定,频率波动在16.484MHz左右,不容易找到晶体管3最合适的非线性区域,最后导致输出频率不稳定,波动在6.484MHz左右。
图5.1.1振荡器频率图5.1.2中频输出频率
(二)波形分析
振荡器波形有些失真(图5.2.1),失真原因可能是因为晶体管的静态工作点没有调整到适合的点,靠手动慢慢调到合适的工作点非常困难。
解决方法是设计输出波形更稳定的振荡电路,例如设计石英晶体振荡电路,会有更稳定的频率输出。
虽然本振电路输出波形失真,但对最后中频输出没有影响,中频输出波形基本没有失真(图5.2.2)。
图5.2.1 本振电路振荡波形
图5.2.2 混频器输入与输出波形(上为输出,下为输入)(三)、混频电路静态工作点
理论上静态工作点Ieqq应该在0.3-1.0mA最为合适,但实际得到的为48.3uA,与
理论值有很大差距。
晶体管特性不一样,所以得到的静态工作点不一样。
图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