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服装色彩设计

服装色彩设计

布置作业
P89: 1、2、3
教学反思
服装设计教案
使用教材
中等职业教育服装类专业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
高等教育出版社《服装美术设计基础》 第四版 编著丁杏子
课 题
第五章 服装色彩
第二节 色彩的调制方法
课时安排
8课时(理论与技能教学4课时,实训4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色彩的基本调制方法
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是中职二年级学生,该阶段学生感知比较丰富,能够根据教学案例进行学习和探索,技法演示是教学中的必要手段,也是学生最渴望得到的基本技能。
教学方法
讲授法、归纳法、演示法、作品分析法、实训法等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设计说明
复习
1、作业点评
2、提问:色彩三属性是那些?
3、教师归纳:色相、明度、纯度
二、色彩的情感表现
1、色彩的冷暖感
色彩的冷暖感——相貌决定
2、色彩的分量感
色彩的分量感——明度决定
3、色彩的华丽与质朴感
色彩的华丽与质朴——纯度决定
播放PPT(30分钟)
实训辅导
1、准备2种色调的印花布各1块,大小(10cm×10cm),将色彩成分和组合关系用色块表现出来。
2、临摹一幅彩色图片上的色彩,将图片上的色彩成分和组合关系用30张2c㎡的小色块概括的表现出来。
第三节 服装的搭配方法
课时安排
8课时(理论与技能教学4课时,实训4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服装色彩的组合规律
(2)掌握服装色彩的组合方法
(3)能独立完成服装色彩设计。
2、情感、价值观
(1)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对服装设计的学习热情。
(2)培养正确的色彩审美情趣和色彩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服装色彩的特性
4课时
实训点评
1、优点、 2、不足、3、改进方法
课堂小结
色彩的调制是技能,学会调色不是目的,最终是要学会用色彩语言表达情感和理念。
布置作业
P90 1、2、3
教学反思
服装设计教案
使用教材
中等职业教育服装类专业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
高等教育出版社《服装美术设计基础》 第四版 编著丁杏子
课 题
第五章 服装色彩
2、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对服装设计的学习热情。
(2)体会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认识理解问题的成就感,激发进一步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1、色相环的制作
2、明度色标、纯度色标的制作。
教学难点
色彩的视错规律
教材分析
教学过程中应围绕基础知识,特别是色彩的基本属性要讲解生动,形象,理解色彩的感情效应,充分拓展学生的思维,学会运用、创新。
1、运用同类色进行配色练习
2、运用对比色进行配色练习
4课时
实训点评
1、优点、 2、不足、3、改进方法
课堂小结
人们在欣赏和创造色彩美的长期实践中,总结出许多配色美的规律,这是我们掌握色彩搭配技能的根本规律,要遵循这些规律又要有所创新和突破。希望同学们大胆尝试,勇于实践,用最美的配色表达自己的情感。
布置作业
3、光的三原色、颜料的三原色
分析:
晚上一束白光照射白色物体呈现什么颜色?
晚上一束红光照到白色物体呈现什么颜色?
晚上一束红光照到红色物体呈现什么颜色?
春、夏、秋、冬的色彩是什么颜色?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0分钟)
导入新课
第五章 服装色彩
第一节 色彩的基本属性
新课讲授
一、色相
1、概念:
色相:色彩的相貌
教学难点
服装色彩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教材分析
教材理论系统详实,不足之处是设计案例比较滞后,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适当增加教学实例,充分拓展学生的思维,教会学生学会运用、创新。
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是中职二年级学生,该阶段学生感知比较丰富,能够通过教学案例和技能示范,学会色彩设计的原则,掌握色彩设计的方法。
教学方法
3、均衡:色彩的均衡是指色彩组合后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平衡状态,是审美追求之一。
注意:必须处理好色彩之间的明度、纯度,面积比例、位置排列等关系。在一般情况下,上轻下重,左右分量相近使人感到平衡,纯度高的颜色所占面积较纯度低的颜色所占面积小也使人感到平衡。
4、强调:当多种色彩组合在一起时,因差异太小会很呆板,可以将一种差异很大的色彩加入进来,使整体配色效果活泼起来,这就是强调。
(3)能根据命题需要独立完成服装色彩设计。
2、情感、价值观
(1)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对服装设计的学习热情。
(2)培养正确的色彩审美情趣和色彩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服装色彩的特性
教学难点
服装色彩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教材分析
教材比较空洞,没有设计实例可参考,不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会运用、创新。教师要收集大量资料充实教学实例,完成教学。
(2)能根据图片调制色彩
(3)理解色彩的感情效应。
2、情感、价值观
(1)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对服装设计的学习热情。
(2)培养正确的色彩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色彩的情感表现
2、色彩的调制方法。
教学难点
色彩的冷暖感
教材分析
教材实用性强,由浅入深,讲解详实,是色彩基础教学中的基本技能。教学过程中应围绕调色的技巧和调色的基本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是中职二年级学生,该阶段学生对色彩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色彩基础知识模糊,动手能力差,教师要注重双基训练,耐心讲解,完成色彩调制技术传授。
教学方法
讲授法、归纳法、演示法、作品分析法、实训法等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设计说明
相关知识链接
色彩的产生:光的反射原理
1、光的本质和光谱
2、吸收光和反射光
示范:3课时
四|、色彩的视错(示范)
1、色相视错:
2、明度视错:
3、纯度视错:
实训课
1、色相环的绘制方法
2、明度色标的绘制方法
3、纯度色标的绘制方法
4课时
实训点评
1、优点、 2、不足、3、改进方法
课堂小结
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是色彩的基本属性,要比较准确的认识和区别色彩,必须以这三个属性为依据。色彩的视错规律是我们运用色彩设计的法宝,希望同学们多思考多实践。
服装设计教案
使用教材
中等职业教育服装类专业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
高等教育出版社《服装美术设计基础》 第四版 编著丁杏子
课 题
第五章 服装色彩
第一节 色彩的基本属性
课时安排
8课时(理论与技能教学4课时,实训4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色彩的基本属性,了解三原色。
(2)能调制24色色相环
(3)理解同类色、邻近色、对比色或互补色的概念。
温故而知新
10分钟
导入新课
第五章 服装色彩
第四节 服装色彩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新课讲授
一、服装色彩的特性
1、装饰性:A对服装本身的装饰
B对穿衣人的装饰
2、实用性:
标识作用是实用的另一种表现
3、民族性:
传统文化和审美追求的延续性还会让各民族的服装有自己喜爱的基本色
4、流行性:一些新的服装色彩受到人们的喜爱,这种现象就是流行性表现。
注意:A要让组合在一起的色彩给人美的感觉,必须让组合在一起的色彩表现出统一的色调。
B在整体统一中还要注意运用对比手法使色彩的组合保持适当的变化。
C需要运用调和手法减弱色彩间的对比,使整体趋向统一,实现协调美。
2、比例:各种色彩在组合中所占面积的大小对整体配色效果有很大的影响,直接关系到配色美的表现。只有将组合在一起的颜色的面积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维护好整体中的主次关系,才能组合出美的配色。
色相环:是人们研究色彩相貌的工具
三原色:红、黄、蓝
2、同类色、邻近色、对比色的概念
3、同类色、邻近色、对比色的区别
二、明度
1、明度:色彩的明暗程度,又叫黑白程度
2、明度色标:研究色彩明度的工具
三、纯度
1、概念:色彩的艳丽程度
2、纯度色标:研究色彩明度的工具
播放ppt
35分钟
色相环、明度色标、纯度色标的绘制方法(示范)
A季节特征:
B地区特征:
C周期性变化
备注:在所有与造型有关的艺术产品中,服装色彩的流行周期最短,变化最快。
5、服装色彩的表现力受服装材料影响
A色彩的情感受材料影响
B色彩的运用过程受材料影响
设计案例分析
(35分钟)
二、服装色彩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1、服装的色彩必须与服装整体风格协调
2、服装的色彩必须与服装的实用功能协调
讲授法、归纳法、演示法、作品分析法、实训法等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设计说明
复习
1、作业点评:
2、提问:色彩的冷暖感是由什么决定?色彩的分量感是由什么决定?
温故而知新
10分钟
导入新课
第五章 服装色彩
第三节 色彩的搭配方法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新课讲授
一、色彩的组合规律
1、统一与变化:是配色美的基本规律,是检验配色美不美的标准,实现这一标准的手法是对比与调和。
注意注意:用于强调整体效果的颜色与其他色彩对比不宜过度,过度的对比可能破坏整体配色协调。用于强调的色在整体中所占面积要相对较小,否则,喧宾夺主,也就失去强调的意义了。
5、律动:当多色组合时,让色彩的属性或面积处于一种有规律的变化中,能产生音乐般的韵律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