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张桂梅事迹心得体会多篇张桂梅被被评选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她现任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院长。
今天作者整理了2020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张桂梅事迹心得体会5篇,大家共同阅读吧!2020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张桂梅事迹心得体会1偶然间在微信朋友圈刷到一篇记录张桂梅事迹的文章,在读的过程中我被深深的感动,同时也感受到了强大的力量。
是什么力量支持这位看起来饱经沧桑女士愿意为了山里的女孩们能够上学付出自己的一切。
同时她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成功创建了全免费的女子高中,并且让1600多名女孩成功走进了大学,改变了一生的命运,其中不乏全国顶级的大学,有浙大、武大、川大等。
事迹的来源是央视的《面对面》,在节目中主持人对张桂梅做了采访。
先来看一下张桂梅其人(以下内容来自百度百科),女,满族,1957年6月出生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丽江市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兼儿童之家院长,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
这些内容是她众多人生经历中的一小部分,但这是最令我感动的历程。
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是全国惟一一家全免费的女子高中,这里招收的学生全部是华坪县农村贫困家庭的孩子。
据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全校共有118人参加高考,600分以上有10人,一本上线48人,本科以上有109人,综合上线率达100%。
建校12年以来,有1645名女孩从这里走出了大山,多名毕业生进入名牌大学。
这是一份多么伟大的成绩,但每一个伟大的成绩背后都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付出。
张桂梅在华坪中学任教过程中,时不时就会有女孩在课堂上消失,在家访之后她发现,这些十几岁的女孩都被家里嫁人了。
2001年张桂梅担任儿童福利院院长,她发现一些健康的女孩被丢弃在福利院门口。
这些经历让她萌生了建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的想法,因为帮助一个女孩可以挽救三代人。
于是从2002开始她四处奔走,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四处募捐,然而社会往往是现实的,用了5年时间仅筹到了1万元。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2007年作为党的17大代表参加党代会期间,一名记者在她裤子的破洞上发现了她的愿望,发表了一篇名为《我有一个梦想》的报道。
从此她想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的愿望得到了党和政府的支持,政府出资200万元创办了华坪女子高中。
高中创办之后也不是一番风顺,条件艰苦,师资落后,多名老师因无法接受这个工作条件而辞职。
剩下的老师在张桂梅的带领下,凭着作为共产党员的信念才坚持下来,并取得了不凡的成绩。
任何伟大的事业背后的过程都是艰难的,张桂梅甚至没有自己的生活,她说:“也不是不想有自己生活,只是一天做着做着,就把时间做没了。
忘了,把生活忘了”。
是什么支撑张桂梅走了下来?在采访的最后,记者问道:“您觉得您这辈子的价值在哪?”,张桂梅回答:“不管怎么着,我救了一代人,不管是多还是少,毕竟她们后面走的比我好,比我幸福就足够了,这对我是最大的安慰”。
我在这句话中找到了答案,就是她找到了人生的使命,是使命的力量支撑她坚持下来,并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做到了这一切。
使命是什么,在当代的企业管理中,使命、愿景、价值观是经常被提到的三个词汇,企业的使命就是你的企业存在的目的是什么。
对于个人来讲又何尝不是如此,一个找到自己使命的人和一个没有使命的人,能够做到的程度是绝对不一样的。
张桂梅就是因为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也就有了支撑自己走下去的信念,在这个过程中她可以不记荣辱,不记得失,真心诚意的为自己的使命去奋斗,进而取得了一般人难以企及的成绩。
张桂梅的事迹给我了很大的启发,“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在2020年这个特殊的年份,疫情肆虐,国际形式波谲云诡,但所有的危机又都是机遇,从此时此刻起认真的梳理自己,挖掘自己的人生使命,并为自己的人生使命而奋斗。
在疫情之下,我们的党和政府表现出了强大的执政能力,以极快的速度控制住了疫情,是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唯一能保持经济正增长的国家。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珍惜当下的大好环境,为了自己的人生使命而努力奋斗。
张桂梅在采访中也提到:“我希望她们出来不需要感谢张桂梅,不需要感谢女子高中,我希望她们感谢我们的党和政府就足够了”。
这正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心声。
2020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张桂梅事迹心得体会2爱托起贫困山区孩子读书梦“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群众对我的支持。
”丽江市华坪女子高中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桂梅,一腔热血情洒贫困山区教育事业,创办了华坪女子高中,圆了山区女孩的读书梦,用心血和汗水为华坪教育谱写出新的篇章。
张桂梅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十佳精神文明人物”“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云南省优秀共产党员”“云岭楷模”等荣誉。
创办女高圆山区女孩读书梦初秋的华坪县城凉意沁人。
凌晨5点,天空还一片漆黑,位于华坪县“儿童之家”孤儿院内,张桂梅宿舍的窗子已经发出微弱的灯光。
20余分钟后,灯光熄灭,随着一声关门声响,她匆匆出门,前往相隔几里远的华坪女子高中,开始一天的工作。
十几年来,无论严寒与酷暑,张桂梅的这一习惯始终未曾改变。
15岁时,张桂梅随支边的姐姐从黑龙江来到云南,随后在丽江教育学院(现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读书,毕业后与丈夫一起到大理任教。
丈夫突然病故后,她孤身一人来到华坪县民族中学,成为一名普通老师。
教书育人过程中,张桂梅渐渐发现,当地重男轻女思想严重。
有一次,她去家访的途中,认识了一个十几岁的女孩。
由于家里贫困,女孩想继续求学,但父母却打算让她嫁人。
听了小女孩的话,张桂梅心如刀绞。
“你们只要把孩子交给我就行,学费、生活费都不用你们承担。
”“不行,彩礼钱我们收了,再说女孩子读那么多书干吗?”张桂梅的努力劝说并没有打动孩子的父母,这件事成了她的心病。
此后,她萌生了创办女子学校的想法。
张桂梅说,她想让山里的女孩子都能免费接受高中教育,让她们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但要创办学校十分艰难。
回顾学校成立之初的场景,华坪女子高中老师罗梦华至今难忘。
据罗梦华介绍,一栋孤零零的房子矗立在一块四周长满荒草的空地上,这就是最初的华坪女子高中。
为了筹集办学资金,曾经身患重病的张桂梅,每到寒暑假就拖着虚弱的身体四处募捐。
有一次,她去企业募捐,人家就放狗追她。
筹集资金建学校的过程中,张桂梅常常委屈地哭,但哭完了又继续咬牙坚持。
2008年,在省、市、县三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女子高中终于建了起来,教学楼的墙上贴满了每一笔捐款的来源。
学生的课本、住宿、校服都是免费的,张桂梅的愿望得以实现。
用爱浇灌一腔热血育新苗陶行知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
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它的校长。
”作为华坪女子高中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桂梅心中有“大家”,唯独没有自己。
1997年4月,张桂梅被查出患有严重的疾病,腹腔迅速膨胀,疼痛难忍,几次晕倒在讲台上,可从来没有请过一天病事假。
十几年来,她做了两次大手术,但当她额头前的包块需要做手术时,她怕影响记忆无法工作而拒绝了。
“县长,我想求您一件事可以吗?”2017年,生病住院的张桂梅躺在病床上,对前来探望她的华坪县县长庞新秀问道,“您能不能先把我的安葬费提前批给我?我要在活着的时候,看着这些钱都用在孩子们身上。
”张桂梅的请求让庞新秀鼻子直发酸。
少年丧母、青年丧父、中年丧夫、老来无子,张桂梅孑然一身,笑对自己的一切不幸,把全部的爱都奉献给了山区的孩子们。
为了保障学校的教学设施设备,她毅然将自己获“兴滇人才奖”所得的30万元奖金捐出;她把自己的工资卡交给学校财务,让财务在学校支出方面该怎么花就怎么花。
在她的感染带动下,女高老师们也纷纷效仿,学校放假时,他们自愿护送偏远山区的学生平安回家……虽一直疾病缠身,可是张桂梅依然坚持家访。
10年来,她走遍了丽江市的一区四县,行程近10万公里,探访了768名学生的家庭。
常年走在艰险的山路上,张桂梅摔断过肋骨、迷过路、发过高烧,还险些掉下悬崖,也有次旧病复发晕倒在路上。
在家访过程中,张桂梅还多次将自己的衣服、钱物送给学生家长,并向山区群众宣传党的政策,为学生安心学习提供了有力保障。
“作为一名党员,我对自己的要求就是对女高的每一名学生负责。
我送出去一个女高学生就是实现了一次教育扶贫。
”张桂梅说。
张桂梅在教室内向学生了解学习情况赤子情怀书写校园新篇章在华坪女子高中的校园里,到处充满着红色文化。
“中国共产党,顶天立地代代相传”“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做党的好女儿”……各种口号标语遍布学校的每一个角落。
“这样做主要是让老师和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红色教育。
”张桂梅解释。
不仅如此,学校每周还组织老师和学生开展一次重温入党和入团誓词。
“人对了,世界就对了。
”张桂梅始终把教学生做人和品德培养放在重要位置。
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教育,在华坪女子高中的教学中占很大的比例。
张桂梅告诉记者,学校就是要通过感恩教育,让学生们懂得感恩、懂得回报社会,报效国家。
“自从两个女儿当上教师以后,家里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一届女高学生周云丽姐妹,同时考上了大学并圆了教师梦。
周云丽父亲说,孩子如今自立了还可以贴补家里,家里生活也变得好起来。
尽管送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但张桂梅从不允许毕业生回学校看望。
“我不要她们对我和学校感恩,她们要感恩党和政府、社会各界。
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是我的责任,我尽到这个阶段的培养责任就行。
”张桂梅说。
在张桂梅以及女高所有老师的艰辛努力下,华坪女子高中捷报频传。
2020年6月,首届参加高考的96名学生全部考上大学,综合上线率达100%,在丽江市当年的高考综合成绩中排名第一。
此后,华坪女子高中的教学成绩更是大幅提升。
2019年高考取得了本科上线率99%、综合上线率100%的好成绩,最近3年全市排名始终保持在第1名。
2020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张桂梅事迹心得体会3坚守初心,对党忠诚一辈子张桂梅同志命运坎坷,但无论身心如何困苦、处境如何艰难,她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信仰,饱含着对党、对人民、对贫困山区的无限深情,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1998年4月,她在党旗下庄严宣誓:“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入党20多年来,她始终爱党、护党,忠诚于党。
她对党忠诚!熟悉张桂梅的人都知道,任何人都不可以在她面前说党委政府的不好、说共产党的不是。
她反复说:“你们可以说某个干部不行,但绝不可以说共产党不好。
如果没有共产党,哪儿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这样一句话,她讲了22年,不知有多少遍,她说还要继续讲下去。
她对党感恩!2000年,在领取劳模的5000元奖金后,她考虑到自己重病在身,随时可能撒手人寰,把奖金一次性交了党费。
2015年,她将自己的十七大党代表证、五一劳动奖章、奥运火炬和毕生获得的荣誉证书,毫无保留地交给了党组织,全部保留在县档案馆里。